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同樣是維生素C 價格竟相差25倍!

同樣是維生素C,100元的保健品維C,和4元的藥品維C,價格相差25倍,專業藥師看來,兩款葯本質上並無差別。

網路配圖

「貴的」是否等於「對的」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記者以購葯者身份前往多家藥店,當明確表示打算購買維C藥品時,卻被銷售人員頻頻推薦價格更高的保健品維C。

對此,藥店解釋到:保健品維C療效好、副作用小。

同時,藥品維C在藥店的「身影難覓」,而保健品維C則往往擺放顯著位置,促銷活動較多。

而這並非個例,在記者走訪的6家藥店中,每家藥店的保健品維C品牌均在5種以上,但令人頗感意外的是,6家藥店中,有3家藥店工作人員不約而同地向記者首先推薦了同一款保健品。

那麼,價格和「待遇」均相差懸殊的保健品維C與藥品維C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相差又有多大呢?100元的保健品維C真的比4元的藥品維C更好嗎?

網路配圖

專業藥師:並無本質差別

是否真如藥店從業人員所說,主打天然提取的保健品維C在療效和安全性上均優於人工化學合成的藥品維生素C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說藥品經過嚴格的上市監測更為安全,如果是處方葯需要醫囑,而保健品則服用更具隨意性。

問藥師團隊主管藥師梅昕對記者直言,提取方式在醫學上意義不大。

至於安全性方面,梅昕表示,實際上藥品維生素C更值得信賴。因為藥品要通過國家葯監局註冊上市,其含量、標準、溶質、雜質都有嚴格的要求,是經過法律由藥典來認定的。

而保健品中維生素C的標示量、純度都是廠家自定的,國家並沒有明確標準,更具寬泛性,準確性實際也更值得懷疑。

而對於許多保健品主打的純天然等提取方式,梅昕表示,提取方式在醫學上意義不大。

因為說到底兩者都是維生素C,天然提取的化合物中,也會有其他雜質。而藥品的雜質在允許的範圍內對人體也都是安全的,脫離了劑量談毒性都是沒有意義的。

「對於一些缺鐵性人群,需要長期補鐵,同時使用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我們一般就會推薦患者使用小白片的維生素藥品。包括4~6個月大的嬰幼兒中,缺鐵的寶寶是很常見的,也是讓孩子使用"小白片"就可以了,主要成分是維生素C的藥品更讓我信賴。反而一些保健品還有其他並不清楚的物質,所以我要打一個問號。」

對於有藥店工作人員表示藥品維生素C主要用於治療壞血病,而保健品則更具提高免疫力、美白淡斑等功效,梅昕坦言,既然都是維生素C在發揮效果,兩者功效沒有區別。

「都是維生素C在發揮效果,也都是維生素C結構式上的強還原性基團在起作用,維生素C發揮作用和來源沒有關係,而是和結構有關係。」

談及維生素C的美白功能等觀點,梅昕表示,維生素C容易被氧化,在氧化過程中就起到一個臨時性的美白作用。「比如我們敷過維C之後臉很白,但這個白是臨時性的,馬上就會回去的。

醫學上沒有說維生素一定能美白,更多是化妝品或者美容界給維生素C這樣的定義。」他說。

對於上述不能長時間使用藥品維生素C的說法,梅昕表示,保健品和藥品兩者維生素C成分是相同的,使用中實際上不存在誰能用時間短、誰能用時間長的優劣之分。

區別在於,通常建議使用者在醫務人員指導下服用藥品維C,而保健品則沒有明確要求去規定時間,所以時間的使用上其實更具隨意性。

網路配圖

老葯換新瓶,價格翻不停

葡萄糖注射液與轉化糖注射液,同樣劑型和有效成分,後者價格是前者的約10倍。

維生素B2磷酸鈉與維生素B2注射液兩種葯本質相同,前者價格是後者的幾十倍。

生活中接觸到的類似案例還有很多,同一種葯,一樣的有效成分,為什麼成品製劑相差價格這麼大?低價葯也很難買到呢?

網路配圖

藥店:每月有業績考核,保健品利潤遠高於藥品

溝通藥店表示無奈,其實,這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一方面低價葯利潤微薄、難以支撐藥店經營,每月背負業績考核當然會推薦高價葯,同時服用上保健品更具隨意性;另一方面,低價葯企業近年來隨著原料葯成本的不斷上漲,斷貨也時有發生。

可以說,藥店的非藥品銷售業績早已遠高出藥品銷售是不爭的事實,保健品也已成為藥店銷售的主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