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漢凡谷財務造假 或為實際控制人減持打掩護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紅周刊》特約作者 付梓欽

  3月6日,主營產品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器件的武漢凡谷發布了關於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北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披露中國證監會湖北監管局對武漢凡谷資訊披露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審理一事,就武漢凡谷在2016年半年報及2016年三季度報告所存在的虛假資訊披露行為進行了處理。對這一起看似普通的財務造假行為,筆者在梳理相關公開資訊時發現,上市公司此次財務造假的目的並不單純,或為控股股東在2016年四季度的大額減持打掩護。

  造假導致單季虧損過億

  《行政處罰決定書》披露的內容顯示,武漢凡谷在2016年4月至6月少計自製半成品的領用,由此導致公司2016年半年度報告合並報表虛增營業利潤1559.59萬元,虛增存貨1559.59萬元,虛增的營業利潤佔當期披露營業利潤的51.17%;在2016年4月至9月少計自製半成品的領用,由此導致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合並報表虛增營業利潤約3810.65萬元,虛增存貨5370.23萬元,公司虛增的營業利潤佔當期披露營業利潤的115.09%。

  鑒於武漢凡谷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六十三條關於“發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資訊,必須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資訊披露義務人所披露的資訊有虛假記載”所述行為,監管部門對武漢凡谷給予了警告,並處以30萬元的罰款;同時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孟凡博、王志松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5萬元的罰款,對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范志輝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的罰款。

  僅從《行政處罰決定書》披露的資訊來看,本次公布的武漢凡谷財務造假流程相比此前被監管部門公布的雅百特、保千里等財務造假案例明顯簡單,其僅是單純地通過少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同時虛增存貨的單一步驟進行造假,也即將2016年前三季度的合計5000萬元以上的成本結轉未入账,導致虛增利潤合計5000餘萬元。

  從監管部門的調查結論來看,武漢凡谷針對2016年度全年財務數據,並不存在虛增利潤、虛增存貨的行為,這也就對應著該公司將2016年前三季度少計的營業成本,在2016年第4季度中被全部予以結轉,體現在財務數據方面則是武漢凡谷在2016年第4季度盈利數據的異常波動。當季該公司在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9億元的同時,結轉主營業務成本4.58億元,毛利率為負數。在此之前,該公司2016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毛利率還分別為14.69%和10.27%。如此的操作,進而導致武漢凡谷在2016年第4季度出現業績變臉,單季度虧損過億元。

  或為控股股東減持打掩護

  2016年10月28日,武漢凡谷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預計2016年度淨利潤-4000萬元至-3000萬元,考慮到該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6246.99萬元,對應著該公司預計2016年第4季度將出現數千萬元的單季度盈利。巧合的是,也就在2016年10月下旬,二級市場中武漢凡谷股價也“恰好”地創下了21元的階段性高點。

  隨後,武漢凡谷在2017年2月24日發布了《2016年度業績快報》,披露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6032778.93元,仍然處於三季報時對年度業績預測範圍內。但是武漢凡谷隨後在2017年3月25日又發布了《關於2016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公布擬對部分資產科目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合計3342.73萬元,這其中就包括了此前虛增的5000餘萬元存貨,如此舉措進而導致該公司在同日發布了《2016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將2016年虧損金額由業績快報披露的-36032778.93元增加至-165262878.50元。

  事後來看,武漢凡谷財務造假的苗頭早有跡象,其在2016年半年報中的存貨-自製半成品科目餘額的變化上就已經存在著異常波動的跡象。

  筆者發現,在2013年至2015年間,武漢凡谷的“存貨-自製半成品”科目餘額分別為0.35億元、0.6億元和0.78億元,同期該公司的存貨整體餘額分別為3.52億元、5.77億元和7.12億元,“存貨-自製半成品”科目餘額佔同期存貨整體餘額的比重穩定在10%左右,波動幅度極小。然而在2016年半年報中,武漢凡谷的“存貨-自製半成品”科目餘額為1.56億元,佔同期存貨整體餘額7.75億元的比重高達20%,相比以前年度的比重翻了一番,這對於一家主營業務結構和生產流程均未發生變化的生產型企業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常見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從武漢凡谷二級市場股價走勢來看,其自2016年10月下旬創下21元階段性高點之後,股價便一路下跌到2017年3月下旬的11元左右,區間跌幅接近50%。而就在2016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之間,武漢凡谷的實際控制人出現了大額減持行為。

  2016年10月26日,武漢凡谷發布了《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的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孟慶南先生、王麗麗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孟凡博先生、王凱先生、王莉萍女士合計持有公司股份387311801股,計劃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和協定轉讓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460.23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5860%”。

  11月2日,武漢凡谷再次發布《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的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孟慶南先生、王麗麗女士及其一致行動人孟凡博先生因個人資金使用安排需要,於2016年10月31日、2016年11月1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494.98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0.8766%”。

  結合前文財務造假時間點,武漢凡谷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財務造假行為,以及三季報和2016年業績快報中針對全年業績的樂觀預計的安排,實在令人懷疑其造假的目的或是為實際控制人順利減持創造條件,以便其賣出更好的價格。

責任編輯:徐彩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