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婦感冒很「煎熬」,一定要硬扛麽?

最近幾天,氣溫下降的有點快,很多人都被「感冒」纏上了,孕媽媽當然也不能避免。

孕媽一旦感冒了,要不要吃藥是最糾結的問題:吃吧,擔心對胎兒的發育不好;不吃吧,準媽媽又會很「煎熬」,而且如果病情加重了,還有可能會傷害到肚子裡的寶寶。

所以孕期感冒了,孕媽們就一定要硬抗麽?今天馨妹就來跟大家好好說說。

孕婦感冒對胎兒有什麼影響呢?

在妊娠早期,由於胎兒各個器官尚未發育完整,一旦孕婦感冒了,細菌、病毒可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的器官發育,可能會造成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兔唇、小頭畸形、無腦和腦積水等嚴重後果。

在妊娠晚期,雖然這時胎兒基本上已發育完全,感冒對胎兒造成的影響減少,但感冒造成的高熱和代謝紊亂產生的毒素,會刺激孕婦子宮收縮,容易造成早產,也會增加新生兒的死亡率。

由於感冒對胎兒有如此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要預防感冒的發生。

預防的關鍵:懷孕期間的你,應該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加強營養,保持良好心境,並適當鍛煉,增加身體抵抗力。

在疾病流行期間,注意個人衛生,不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場所,儘可能不與感冒患者接觸;冷氣機房間可以住,但要保持溫、濕度適宜,常常通風換氣。

準媽媽生病了,一定要硬扛麽?

首先,要知道準媽媽的身體狀況與胎兒的健康密切相連。所以一般不建議準媽媽生病時一味地採取「硬扛」的做法。

如果準媽媽發燒到39~40°C,不及時服用退熱葯降溫的話,準媽媽身體代謝會隨著體溫的升高而加快,與此同時,體內各種活性物質,比如酶會被破壞,這會對胎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可能出現先兆流產。

當然,如果準媽媽僅僅是有輕微的咳嗽、鼻塞等感冒癥狀,往往通過多喝水、多休息就能得到很好的緩解,這種情況自然就沒有必要喝葯了。

因此,孕期要不要用藥,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這需要根據準媽媽的具體病情來決定。

孕期用藥有安全等級劃分

考慮到孕期用藥安全問題,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根據藥物的安全性,將其劃分為A、B、C、D、X這5個等級:

A級藥物:經過臨床對照研究,對胎兒傷害可能性較小,是最安全的一類,比如說適量的維生素;

B級藥物:在動物實驗中沒有發現對動物胎兒有損害,是相對安全的一類藥物,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比如說青黴素、頭孢、胰島素等;

C級藥物: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對動物胎兒有不良影響,但沒有臨床對照研究,不確定是否對人類胎兒產生損害,需要謹慎使用,比如說常用的止痛藥阿司匹林在孕6個月之前就屬於C級藥物,治療哮喘的沙丁胺醇也是C級;

D級藥物:已經有一定的臨床研究,確實對胎兒有損害,通常不建議在孕期使用,前面提到的阿司匹林在孕晚期則被列為D級藥物,常見的含有布洛芬的退燒藥物也不建議孕晚期的準媽媽使用;

X級藥物:在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中明確證實會造成胎兒畸形,理論上孕期是禁用的。

不過,醫生在決定是否用藥前,都會根據準媽媽的病情,權衡藥物對準媽媽的益處,以及對胎兒的影響,並考慮是否有替代藥物,最後才會做出相對更安全的治療方案,來保證準媽媽和胎兒的健康。

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上註明藥品等級,因此,為了保險起見,準媽媽在用藥前,一定要顧問醫生,尤其是孕早期,更要小心謹慎。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如果準媽媽因為身體不適看了內科、口腔科等其他專科,即便醫生是在已經了解你是孕婦的前提下開具的藥單,還是建議準媽媽帶著藥單去顧問專業的婦產科醫生,來確認服用這種藥物是否會對胎兒產生不良的影響。

懷孕期間能喝中藥嗎?

聽到這裡,可能有些準媽媽會問,既然懷孕時吃西藥有風險,那是不是喝中藥相對來說就更安全呢?

事實上,根據藥物對胎兒的損害程度,中藥也進行了相應的分級,比如孕婦慎用或孕婦禁用。所以,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準媽媽都不要擅自用藥,一定要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用藥,儘可能地保證自己和胎兒的安全。

眾所周知,「是葯三分毒」,所以孕婦還是盡量的避免吃藥哦。如果實在「煎熬」那就去醫院,找專業的醫生幫你。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如果對你有幫助,可以點贊、收藏或分享給身邊的人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