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潘向東:穩汽車、家電消費政策未必能改變低迷趨勢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上周表示,今年將制定頒布穩住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使消費進一步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這兩個行業都在從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變,在經濟低迷期特別是房地產下行周期,

需求管理政策對汽車和家電消費的促進作用有限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汽車銷售2808.1萬輛,同比下降2.8%,這是中國汽車全年銷量28年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跌。2018年1-11月,中國家電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8.3%,增速較2017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

潘向東指出,導致汽車銷售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前幾年的消費刺激政策透支了需求,名義GDP增速下行壓製汽車消費,去杠杆政策下信用收縮,以及汽車進口關稅調整對消費者預期產生影響。

鑒於過去的經驗,未來可能頒布的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主要有降低購置稅、汽車下鄉、節能補貼等。但潘向東表示,這些政策大都從需求端出發,效用會邊際遞減。自2017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開始進入到普及後期,這個階段的增量需求(首購)佔比會逐漸減少,存量需求(置換)佔比提升,總體上汽車消費需求難大幅擴張。

對於家電銷量的下滑,潘向東認為主要原因是商品住宅銷售增速從2017年1-11月的5.4%降至2018年同期的2.1%。未來可能有新一輪家電下鄉的政策頒布,這也符合鄉村振興的大方向,但由於刺激政策效應邊際遞減以及地產處於下行周期,家電消費增速或難顯著回升。

“由於收入增速下滑、消費意願下降、地產周期下行、信用擴張需要時間,消費增速趨於下行,在經濟走向低迷期的時候,逆周期政策只能起到對衝作用,而不能改變趨勢。”潘向東說。

他進一步指出,目前製約中國消費的有三大因素:收入、房地產與供給不足。寧吉喆上周在接受官方媒體採訪時談到,要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破除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準入的體制障礙,這是從收入和供給方面打破消費的製約,但還有一個問題是房地產對消費的製約。

潘向東表示,對廣大中低收入階層居民而言,快速上漲的房價意味著要耗費更多的杠杆空間來滿足基本的購房需求。在中國,更多時候居民杠杆率對消費是抑製作用,2010-2017年,中國居民杠杆率增速與消費支出增速相關係數在-40%左右。對中國而言,居民加杠杆最主要目的是買房,由於房價上漲過快,而購房成本不計算入居民消費支出,此時加杠杆對消費是抑製作用,而一旦居民加杠杆購房得到限制,居民杠杆率增速和消費支出增速將會同步下降,就像2017年那樣。

因此,他認為,需要有效遏製房價的過快上漲,快速推出共有產權房、租賃房等,遏製地方政府坐莊土地的行為,那麽房地產對消費的抑製也將得到緩解,再進一步打破一些製約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性障礙,加快城鎮化進程來啟動我國的內需市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