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退休的清朝官員,在官場還有話語權嗎?

清朝自入關以後,便開始推行官員的退休制度,以及相應福利待遇。只不過,清朝初期,朝廷確認,對於官員退休,仍有許多限制。順治年間曾規定,官員如果在六十歲以下退休,就無法享受應有退休待遇。

這個辦法並未推行太久,隨著時局穩定,科舉順利進行,招收官員途徑增加,清朝更看重官員的質量。鼓勵官員退休,淘汰那些昏庸無能,精力、體力不濟的官員,就成為一種新趨勢。

久而久之,退休官員在清朝社會中的數量日漸增多,成為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跟一般群體不同,這些人久居官場,社會人脈深厚,再加上朝廷的種種特殊待遇,即便告老還鄉,仍屬鄉紳士大夫,有一定威望,在民間號召力較強。如何安置這些官員,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這並非簡單的發放退休俸祿那麽簡單,朝廷希望他們不會在退休後仍過多乾預政事,保持穩定,又能發揮余熱,繼續為朝廷效力。所以,清朝給退休官員話語權的時候,會格外小心。退休官員擁有的話語群大小並不固定。具體而言,仍是跟官員的身份有很大關係。

官階品級是官員身份的一大象徵。清朝的時候,官員品級分為九品。官員在退休以前,無論品級,都要主動上書告病。只不過,三品以上官員的退休辭呈,必須直接交給皇帝,由皇帝批準。而三品以下文官的辭呈,直接交由吏部處理。

吏部會根據官員在任政績考核,將考核結果直接交給皇帝。皇帝一般會根據吏部意見處理。武將由兵部負責,具體流程類似。六品以下官員,直接交由部院處理即可,無需經過皇帝批準。

由皇帝批準的官員,有可能會被皇帝留任。官員到年齡退休屬於沿用慣例,只有皇帝可以打破這一慣例。皇帝會留任一部分官員。如果官員已經無力處理太多繁雜公務,皇帝會酌情,把官員留在京城,充當顧問。這種情況下,官員退休後,話語權依然很大。再加上他們已經退出現有朝局,牽扯較少,皇帝對於這些官員的意見,也較為重視。

能夠被留在京城的官員,畢竟是少數。這些官員除了少數情況下可以再次入京,或者被重新啟用,大部分情況下,都會在家鄉終老。

他們在官場的話語權,主要取決於兩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跟朝廷中樞有直接對話的機會。這種機會,自然不是所有官員都可以擁有。

一般而言,只有高級退休官員,或者是跟朝廷有特殊關係的人,才可以獲得這種權限。退休官員的意見,是否被采納,還是看他們自身的能力。

晚清時,中國首位派往外國的使臣郭嵩燾,晚年退休回鄉後,仍經常給朝廷寫信,對時局的變化提出建議,尤其是外交上的政策,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被朝廷采納。

這不僅是因為郭嵩燾在任時的工作經歷,更因為他跟李鴻章的關係,尤為親密。當年郭嵩燾第一次到外國擔任使臣時,朝廷內那些固步自封的大臣對他極力嘲諷。後來又把他評價為“漢奸”,進行道德攻擊。

當時正是李鴻章站出來庇護郭嵩燾。郭嵩燾也憑著自己的學識,對當時清朝展開的洋務運動,提出許多建議,認為不該隻學外國人的堅船利炮,要多方面的學習,比如發展工商業等。洋務運動初期,正是只求船堅炮利,到後期才改為“求富”,發展民用實業。

所以,郭嵩燾意見得到采納,並證明是一條新出路。正是郭嵩燾在任期上的種種不俗表現,以及朝中有人支持,在退休後,可以有很大的話語權。

不過,對於退休在家的官員來說,他們在官場的分量,跟地方官有一定關係。清朝有規例,對於退休回鄉的官員,地方官照例要進行探望。探望過程中,地方官往往會谘詢一些關於地方政策的推行。

這些人都是久歷官場,有更為充足的經驗。一些退休的官員,還可能會被地方官聘請為幕僚顧問。這些情況下,如果退休官員受到重視,仍有極大的話語權。

但仍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郭嵩燾雖然可以給朝廷上奏,寫李鴻章寫信。但是,很多保守派的地方官都認為他在外面擔任期間,賣國求榮(實際並非如此)。

對郭嵩燾冷眼相待。巡撫以下的官員,都對郭嵩燾傲慢無禮。這種情況下,郭嵩燾在地方官場,自然就很難有太大的發言權。

這並非意味著碌碌無為。郭嵩燾即便在地方遇到這樣的待遇,仍在家鄉開辦禁煙官,宣傳禁煙。總結而言,退休官員的話語權不管多大,最多只能起到充當顧問谘詢的作用。

他們可以給建議,卻無法做到具體的決議。清朝擔心退休官員過多乾預朝政,退而不休,影響朝局的原因,一種暫時平衡的辦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