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情人節怎麽了?明顯單身更有錢途!

又到一年情人節,甜蜜愛情如常點燃消費。

在這一天談經濟,可能畫風是這樣的:前不久,淘寶全平台鮮花消費訂單勁增69%,其中玫瑰訂單大漲220%。而從去年情人節至今,已有超1200萬對愛侶綁定了淘寶親情账號,用買買買來表達愛意。

閱讀場景是這樣的:單身者獨自喝著82年的雪碧閱讀著國是直通車的文章,背景音樂是“我應該在車底,不應該在車裡,看到他們有多甜蜜”。

然而事實上,在消費領域,單身人群雖然不在車裡,但也絕對不在車底。甚至他們中的很多人能夠“速度七十邁,心情是自由自在”。

國金消費研究中心表示,年輕的單身群體是未來中國消費趨勢變化的重要風向標。

單身人群很能花

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單身人群達2.2億人。2.2億人散發著單身的“清香”,從規模來看,就已經十分龐大。

年輕單身群體之所以被看作消費風向標,一方面是他們有得花,另一方面是願意花。

研報《單身經濟崛起,消費新勢力抬頭》數據顯示,29.7%和26.4%的單身青年居住在一線以及新一線城市。從所在行業來看,也有一定的聚集效應。25%的單身男性和16%的單身女性集中在TMT(科技、媒體和通信)相關行業。

這樣的地理和行業分布也表現出了一定的收入水準。研報認為一線城市新一代消費者月收入在1萬至2萬元之間,而考慮到城市因素,月收入6千至8千是年輕單身者的普遍收入狀況。

不用給女朋友買包,不用給男朋友買遊戲皮膚,更加沒有結婚後的一系列生活成本。單身人士在消費的方面顯示出更多的自由和自主。

國金消費研究團隊認為,單身群體在消費過程中以自我意願為主導,以自我滿足為優先。這個群體的成長與崛起更能展現出中國未來消費的趨勢。

單身催生新業態

單身經濟這個概念在中國或許還算比較新鮮,但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它已經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數據顯示,在日本5300萬戶家庭中,有超過三分之一都是單身戶,已經超過了由父母和孩子構成的二代同堂家庭的比例。而獨居家庭比例到2040年預計升至40%。

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選擇單身生活,這一社會現象催生出了更多的消費需求。所以在日本街頭,會有用小隔板隔出單個座位的拉麵店。“一人卡拉OK”也已經發展出了連鎖品牌。

而在如今的中國,滿足單身人群的新業態也在逐步發展。適應“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的產品和服務應運而生。

不管是選擇單身還是組建家庭,日用家電都是必需品,但是一些電器對於單身獨居人士來說,確實不太“友好”。所以“一人份”家電產品一經推出就迎來增長。

去年11月,天貓發布的“小報告”榜單顯示,一人份量的商品迅速躥紅。迷你微波爐和迷你洗衣機的購買人數增長最快,在一年間分別增長了970%和630%。甚至迷你款的銷售增速比普通款還要高出15個百分點。

只能洗2.5公斤衣物的小洗衣機,只能蒸出兩碗飯的電飯煲等產品的銷量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單身貴族們對於生活的講究。

與小家電配合的是小包裝食品。天貓數據顯示,100克裝大米、200毫升紅酒在同類單品中銷量增速最快。

天貓快消事業部總監王丹曾表示:“單身群體是拉動消費更新的主力大軍,這個趨勢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商品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細分,是眼下我們正在經歷的時代的縮影。”

“一人食”餐廳,偶爾落單的已婚人士也能去,小廚具或許也有不常做飯的小夫妻購買。然而有一個市場,是一定由單身人士來消費的,那就是婚戀交友市場。

喜歡單身的單身人士花錢享受生活,而不喜歡單身的單身人士,也能花錢購買服務以求擺脫單身。

23-33歲的單身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與此相關的行業發展。如今,直播相親APP,交友速配小程式等與傳統意義上的婚介機構有所區別的平台表現出更多的互聯網基因。

國是直通車記者日前就體驗了這樣一個戀愛交友小程式。這款微信小程式通過用戶填寫的性格、愛好、要求等資訊進行匿名速配,幫助用戶戀愛交友。免費功能即“一切隨緣”,用戶也可以通過付費購買會員獲得查看其他用戶資訊的權利。

艾瑞谘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市場營收為40億元,預計到2020年網絡婚戀市場總營收超50億。

日本消費社會學家三浦展認為,一個人住的獨居者,正成為商業市場的主流消費者。在中國,單身經濟也在催生新產品,新業態。它們或許也傳達著一個資訊:“兩個人”固然美好,但在人生旅程中,你也可以選擇瀟灑獨行。

來源:國是直通車

作者:陳穎

編輯:楊佳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