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好消息!市中醫營養科為您量身定製月子餐食譜

坐月子歷史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稱之「月內」,是產後必須的儀式性行為。「月子」實際上是現代醫學上所指的產褥期,即從分娩結束到產婦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的一段時間(產後六周)。坐月子即通過特別的護理、合理調養等促進產婦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

國人十分重視「月子」中的營養,雖然這是從食物匱乏的年代延續下來的一種習慣,但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那麼對物質生活非常充裕的現代產婦,飲食上除了數量適當、搭配合理、烹調得當,營養上還有什麼樣的特殊需求呢?

順產與剖腹產略有不同

順產和剖腹產後一周的飲食通常會有所不同。正常分娩產後第一天可以給予適量、易消化、溫熱的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剖腹產和有撕裂傷的產婦產後一周適宜吃無渣、低纖維的飲食。因出血多及傷口恢復的需要,應多吃補鐵食物和優質蛋白食品。

階段性食補

新媽媽消化吸收還不順暢,攝食過多的養分反而造成「虛不受補」——產後肥胖或產後更虛弱,所以產後飲食按照四個階段規劃,才能循序漸進順利康復。

第一階段(產後第一周):開胃排毒 本周新媽媽身體虛弱,胃口較差,飲食的重點在於開胃,不應急於進補。第一周是產後恢復的關鍵時刻,宜通過補氣、補血、營養均衡的適當食譜,強化身體的修復能力,預防產後各種後遺症的發生。

第二階段(產後第二周):收縮內臟、補血補鈣 新媽媽在經過一周的調養,體力慢慢恢復,胃口也有所好轉,惡露顏色由深轉淺。本周需要調理氣血,可適當吃些補氣血的食物,但由於惡露還未全部排凈,本周仍不宜大補。

第三階段(產後第三周):滋養進補、下奶催奶 本周是媽媽進補的關鍵時期,寶寶的食量增大了,哺乳媽媽也需要進補更多,在飲食上要多吃些高蛋白食物,還要吃些催乳食物,提高乳汁品質。

第四階段(產後第四周):調理滋補、恢復元氣 本周是新媽媽體質恢復的重要時期,子宮及各臟器逐漸恢復到產前狀態,可以按照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飲食原則循序漸進進補了。

辨體施膳

體質是在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變化下,人體氣血陰陽、臟腑津液、神志七情盛衰轉化的相對穩定的綜合表現形式。體質是人體基本功能狀態和人體對外界致病反應狀態的整體表現。體質學說符合形神一體觀、人與社會一體觀、人與自然一體的整體思想。中醫體質辨識是對人體的形體、素質、心理、生理狀態的綜合的判斷。

中醫研究表明,平和質是產後缺乳、產後出血、產後子宮復舊不良、產後尿漪留的保護因素。產前平和質在產後三天可能改變為其他體質,其中陰虛質最多,其次氣虛質、氣鬱質,血瘀質……氣鬱質更容易導致產後缺乳,血瘀質傾嚮導致產後出血,氣虛質可能容易導致子宮復舊不良。對產婦的體質進行辨證分型,並根據其體質分型合理調整用膳,對促進產婦快速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母乳餵養與人工餵養區別對待

產後一周內,新媽媽就會開始分泌乳汁,進入哺乳期。餵養方式不同,膳食營養要求就會不同。完全母乳餵養的媽媽,營養素要求遵循乳母的標準;人工餵養的媽媽,能量和各種營養素攝入同正常人即可;混合(母乳配合配方奶)餵養的媽媽,營養攝入要求介於兩者之間。

乳母的能量參考攝入量比一般女性約增加了500 千卡,相當於食用量增加20%~30%,蛋白質約增加了20 克,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如鈣、鉀、碘、鋅、硒、維生素A 等參考攝入量都增加了50%~100%。

  • 乳母的膳食原則是品種多、數量足、營養價值高。

  • 食物的種類要齊全,主食粗細搭配、副食多樣。

  • 要有充足的優質蛋白,如雞、魚、奶、大豆。

  • 食用含鈣豐富的食品,如乳製品、貝殼類、綠菜。

  • 注意烹調方法,多採用清燉、煨湯、少鹽。少量多餐,4~6餐為宜。

綜上所述,月子食譜因人而異。如果月子餐能夠合理安排,新媽媽在產後就能很好地恢復體力,強健體質,順利哺乳,同時體型也不會發胖走型。這才是現代女性嚮往的幸福生育體驗。深圳市中醫院營養科推出個體化月子餐食譜,為您和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深圳市中醫院營養科門診時間:

周三上午(8:00-12:00)

周五下午(14:30-17:30)


自動回復指引:歡迎關注【營養醫師曾瑤池】微信公眾號!回復:腎病、糖尿病、腫瘤、精神疾病、痛風、節氣養生、減肥、體重管理、兒童營養、婦幼營養、大眾營養、食品安全、講座,即可獲得對應專題文章。 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