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年人長壽的秘訣

古人說的好:「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長生不老只是夢想,人固有一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如何延長壽命?如何面對死亡?臨終老人的心理反應是什麼?等問題,是發展心理學家們關注的課題。

隨著醫療條件和生活品質的提高,目前長壽老人越來越多。研究者探討了百歲壽星的長壽奧秘,概括出長壽的「十大經驗」:(1)心胸開闊,待人寬厚,性情溫和,知足常樂;(2)飲食以五穀雜糧為主,不偏食,不暴食;(3)無不良習慣,少喝酒吸煙,適量飲茶;(4)一生熱愛勞動,勤快好動;(5)生活起居有規律,堅持早起早睡;(6)家庭和睦,與子女和孫子女的關係融洽,受到晚輩的敬重和無微不至的照顧(物質上關心,精神上慰藉);(7)鄰裡團結,樂善好施,深受人們的敬重和愛戴,置身於友善、和睦的人際關係中;(8)居住環境好,無汙染,空氣新鮮,飲水清潔;(9)一生中沒患過大的疾病,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10)家族長壽並且本人出生胎次與長壽有著正相關關係,即胎次越靠前,長壽優勢越明顯。

在影響健康長壽的諸因素中,心理因素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古今中外關於長壽秘訣的探索早就肯定了這一點。我國古代南朝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聽,莫強食飲,莫大醉,莫大愁憂,莫大哀思,此所謂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這裡提到養性「五莫」中有「兩莫」屬心理因素。國外有人概括長壽的十條「秘訣」中,有五條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1)退休後應繼續做點兒工作;(2)建立起各種業餘愛好;(3)不要談論衰老,避開那些為衰老而憂愁的人;(4)避免各種令人煩惱的事,至少應懂得如何對待、處理這些事;(5)不要為孩子們擔憂。

近現代心理學研究和對長壽老人的觀察、分析表明,大多數長壽老人一般都具有如下主要心理特點。

熱愛生活長壽者一個顯著的心理特點是: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事業。熱愛生活,朝氣蓬勃,可以常葆心理上的青春;熱愛勞動,能從勞動中得到樂趣;熱愛事業,可從事業的執著追求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凡此種種,都有益於健康長壽。相反,厭倦生活,自暴自棄,憂心忡忡,則降低人體功能,削弱人體的抵抗力,容易患病、早衰。現實生活一再證明:熱愛生活者多長壽,生活空虛的人多早天。

心情愉快巴甫洛夫揭示了愉快、樂觀情緒與健康長壽之間的內在聯繫。一個心情舒暢、時常樂觀的人,由於生理功能處於穩定和諧的狀態,能增強人體抵抗力,不易被內外致病因素所衝擊,有益於健康長壽。相反,「一切頑固沉重的憂悒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現實生活一再表明,「軒雙眉,無憂愁」,「知足常樂」,是所有長壽老人的共同秘訣。

性格開朗性格和健康長壽的關係也十分密切。不良的性格對健康的危害極大。有關長壽老人的調查材料表明,心胸坦蕩、性格開朗,是長壽老人的共同心理特點。研究指出,性格開朗、樂觀,性情溫和,知足常樂,淡泊名利,不煩惱,不憂鬱的老人,更加健康長壽。

個體對死亡的認知或死亡觀的形成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始於兒童期,但直到成年晚期仍未能完全解決。對死亡的最早關心始於學步兒童,他們很可能認為一個人也許會在某一時刻死亡,但會在另一時刻「活過來」。心理學家研究指出,3-5歲兒童並不知道死亡是一個常見的、人生最後的一個階段,他們以為這只是在另一個環境下存在的繼續。5-9歲兒童把死亡看成是鬼怪把人帶走了。到9-10歲,兒童才認識到死亡是人生最終的結束。

兒童早在3歲時便有對死亡的恐懼。當一個3歲的孩子失去了爺爺(奶奶)或者是一隻寵物而要求父母作出解釋時,他真正的恐懼是在沒有表白出來的內心衝突之中:「這是我引起的嗎?」「我也會碰到這個問題嗎?」父母的任務是說服孩子:他對這個是沒有責任的,死者並不是因為不同意或敵視而離開他的,還要使他相信父母是不會很快死去的,以消除他的恐懼。

兒童對死亡的概念同他們的認知發展水準是密切相關的。一般來說,前運算階段的兒童把死亡看作生命的繼續,像睡眠、挨餓一樣,只不過換了一個環境;處於具體運算階段早期的孩子(6-9歲)往往把死亡看作生命的結束,但又是可以再生的;具體運算階段後期的兒童才把死亡作為確定的事實接受下來。

調查指出,大多數青少年能在思想上把死亡同自己目前的存在區別開來,但也有約15%的青少年(往往宗教信仰較濃厚)試圖用與現實相距很遠的目標和體驗來設想自己的生命。青少年看重的似乎是生命的品質而不是生命的長度,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自殺在青少年死亡原因中僅次於事故和兇殺而排在第三位。但是,死亡的前景對思想迷茫的青少年來說是一種威脅,比起成年人來,青少年或許更有理由害怕死亡。

在成年中期,人們認識到自己已經活了大半輩子,隨著父母和老年親屬的相繼去世,死亡的主題變得越來越具體。中年人對社會、工作、配偶、孩子、朋友等具有義務、承諾和責任,死亡意味著與這一切聯繫的突然的、完全的斷開,死亡使中年人懼怕。但是,中年人日益增強的自我效能感和仍然旺盛的生命力降低了死亡的威脅。中年人所獲得的創造性成就通常使中年人認為其影響力即使在自己死後仍會繼續被人所感覺到。

到了成年晚期,許多人繼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還沒有做好準備去迎接死亡,且不認為死亡已近在眼前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自己經歷的一生的反省、回顧日益頻繁,對自我的探索仍在繼續之中,對死亡的自我關注反而減少了。由於老年人見多識廣,目睹大量生生死死的事實,認識到生和死都是整個人生的自然組成部分,死亡不再對個人的價值、成就的可能性以及影響他人生活的願望構成威脅,因而不會因為自己生命的終結而感到沮喪。但這並不表明老年人有想死的願望,而只是表示他們對死亡這一事實的認可或接納。事實表明,老年人需要很大的勇氣來面對死亡,同時還要充滿樂觀和熱情來度過生命中的每天,盡情地頤養天年。

當老年人意識到死亡必將降臨或面臨死亡時,一般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反應呢?我國古人早就指出:「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意思是說:鳥在即將死亡的時候,常常哀鳴;人在面臨死亡之際,則語詞和善,對一生的某些失意或過失時常表現出一種懺悔的心情。關於人在瀕臨死亡時的體驗或情緒反應,屈布勒-羅斯的研究最有代表性。通過對臨死病人的長期跟蹤觀察發現,他們在臨終時的心理或精神狀態一般要經過如下五個階段,雖然這些階段也可能互相交叉或重疊。(1)否認。患者或者認為有關死亡的消息是不真實的,或者認為死亡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患者家屬與親友必須充分理解患者的這種心情,同時給予儘可能多的同情和體諒。(2)憤怒。患者開始承認死亡,但充滿怒氣而難以控制,時常憤怒地質問:「為什麼我現在必須死呢?」「為什麼死亡偏偏降臨到我的頭上?」這種憤怒如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加速患者死亡的到來。患者及其家屬都必須儘快過度到平靜、寬容的狀態。(3)交易,也可稱為「討價還價」。患者往往表現得特別隨和,他們通常與醫生甚至命運、死神進行交易,取得同情、諒解和幫助,以延長壽命,多活些時日。親屬和周圍的人要儘可能給患者以幫助。(4)抑鬱。患者面對即將與親人永訣,即將拋棄財產及他所擁有的一切,因而表現出嘆息、悲觀、沮喪等抑鬱情緒。患者親屬給予勸慰,試圖使他儘快恢復內心的平靜和安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用語不當,反而會激怒患者,使他處於更加憤怒、焦慮、抑鬱的狀態之中。(5)承受。患者聽從或承受命運的擺布,不得不接受死亡的嚴峻現實,死亡即將來臨。

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如何讓個體在臨終前消除負面情緒,體會到溫馨和關懷,是每一位家屬、每一位臨床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臨終關懷既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又是一個久遠的話題,需要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付出。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關心理學方面的煩惱和疑惑,歡迎一起學習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