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職媽媽回歸職場困境——失效的學歷優勢,過時的職場技能

  意見領袖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編者按

  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表現如何?家庭責任(婚姻、生育、照料)如何影響女性的就業、職業選擇和收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博士後楊一純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社會研究中心教授謝宇對此展開研究。

  該研究著眼於女性生育之後就業軌跡的變化:從生育前兩年到生育後十八年(孩子成年),女性的工作如何變化,比如退出就業、變成兼職、轉為自雇等;以及生育之後多久能重新回到勞動力市場。該研究利用大型社會調查數據作樣本,放進建國後勞動力市場的關鍵轉型期,縱向觀察對比。

  研究發現,隨著時代發展,國內全職媽媽數量在持續增加,回歸意願和難度也隨之成正比。女性的學歷優勢逐漸失效,社會對於女性承擔生育職責的觀念始終是一種束縛與其探究目前類似廣東“媽媽崗”一類政策能否解決困境,不如先回答為何女性會在求職中面臨困境。

  (以下根據於嘉的講述和論文整理)

  全職媽媽回歸職場越來越難

  這兩年,一個很明顯的情況就是找工作不容易,而且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生育後重返職場變得越來越難。

  我們通過歷年大數據,把1964年後出生、中國市場轉型成熟期就業的職業女性作為當下的參照,與建國初期、市場轉型初期就業的兩代人做了對比,觀察她們從第一個孩子出生到成年,這18年裡的就業狀態。能看出生育後沒能回歸職場的媽媽比重在增加。

  我最早是在博士期間做性別比較相關的研究,當時研究的是女性生育之後的收入變化,發現女性成為母親後,如果沒有退出勞動力市場,收入會下降。後來我們觀察到,中國的全職媽媽越來越多,就做了現在這個研究。

  年輕世代的全職媽媽未回歸職場的比重在增加。

  從縱向來看,以前的部門製是終生就業,你休完產假回來上班就行。但國企改革之後,年輕世代的全職媽媽不就業的比例很快上升了。

  教育對女性就業的保護作用降低,這可能是整個社會文憑貶值和女性教育迅速擴張帶來的。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都不好找工作,同樣的教育水準,雇主自然不會選擇需要照顧孩子的母親。

  生育後的女性在體力精力上本就處於劣勢。產後不太能拉重物、可能會腹直肌分離,很多體力工作做不了。很多媽媽下班後還需要花大量時間照顧孩子,晚上睡不好,白天就很難集中做一些耗費精力的工作。

  無法回到原本崗位,是當下全職媽媽重返職場時首先面臨的問題。技能貶值是最直接的原因。程序員掌握的技術會落伍,策劃的技能從圖片升級到視頻,職業中斷了幾年,全職媽媽們總需要重新學習一些技能。所以在家時間越長,遠離社會越久,回歸職場的難度就越大。

  什麽時候回歸,這個問題一般和孩子年齡有關。一個集中的時間點是孩子3歲的時候,上幼兒園後不再需要那麽密集的照料,大概有一半母親回歸就業。另一個是6歲上小學。有些母親在家照料得久一些,比如等到孩子上大學,但這種中斷了那麽久,就很難再就業了。拖的時間越長就越不容易回歸。

  不同世代出生的母親,在回歸職場的時間上,都呈現出時間越長越難回歸的問題。

  東亞的年齡歧視觀念擺在這兒,全職媽媽回歸的時候可能已經30多歲了,哪怕是沒當媽的人,到了35都不得不考慮工作的問題。全職媽媽作為競爭力不是特別強的群體,自然是難上加難。

  要兼顧母親身份,就意味著就業面受限。996的工作就不太可能了,工作時間短又穩定的工作最適合,但她們沒辦法達到門檻,所以很多人選擇非正式就業。我們依據調查數據計算發現,年輕世代的女性在初次生育之後,會越來越多地選擇非正式就業或者自雇就業等靈活的就業方式,這個數量有明顯增加趨勢。而且生育後,回歸時間越晚的女性,選擇(靈活方式)的比重往往越高。

  相比更年長的女性,當今女性選擇非正式/自雇就業的比重越來越高。

  哪怕全職回歸職場,很多媽媽從事的也是一些行政類的文員工作,沒有特別大的晉升空間,也不會承擔很多繁重的工作。我們通常把這種“善意歧視”叫做“母職懲罰”。意思是說,女性成為母親後,相比於沒成為母親的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待遇會遭遇困境。部門打著“為你好”的幌子“照顧”你,但這會讓母親在職場中的發展受阻。

  職業的性別隔離也是存在的。生育前,你可能從事比較需要精力和技能的職業,比如金融行業、醫生、律師等,工資和聲望都比較高;成為母親之後,可能就會更多地進入到一些收入和聲望比較低的“女性職業”(女性比較集中的職業),比如護士、幼兒園老師。

  哪怕很多母親並不會因為家庭照料影響工作,工作部門也會認為你有很多照料責任,不能把管理類的、經常出差的、需要很多精力和時間投入的工作交給你。但成為父親後,男性則會獲得“父職紅利”,更容易就業、晉升,收入也更高。因為老闆會覺得他更穩重了,為了養家會更努力工作,不會說辭職就辭職。這是社會觀念帶來的歧視:哪怕有能力,但因為你是媽媽,就覺得你“不行”。

  “被動的主動”

  社會總是要求母親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照顧孩子上,把孩子交給保姆就說明你不是稱職的媽媽。剛生了孩子,如果沒有專心照料,或者很早就斷了母乳,家人、社會都會對你有些指責,說你怎麽剛生了孩子就去工作了?這種要求在社會學裡叫做“密集母職”。

  在女性解放運動早期,女性不就業會被認為是不好的事情。當時不存在全職媽媽,大家都要去就業,形成了鼓勵女性就業的文化。但這種鼓勵文化在慢慢衰退,“密集母職”的要求讓女性被視作照顧孩子的主力。

  有些小學面試的時候會問你的爸爸媽媽是幹什麽的,希望父母有一方可以全職照顧孩子,可以陪伴孩子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那一般就是母親了。甚至很多家庭會競爭,比如你能送孩子去暑假遊學,但我可以直接陪著孩子過去,那我可能就是更稱職的媽媽,形成家長之間的內卷。

  過往的經驗研究顯示,在中外家庭中,全職媽媽身份都會讓女性陷入弱勢地位。沒有獨立收入,在家庭之內就沒有話語權。你可以乾活,但是你沒有決定權。關於主觀感受和幸福感的研究也發現,一個曾經優秀的女性被困在家庭中,原本對自我的認知和實際情況不一致,可能就會影響心理健康。也會喪失很多社會連接——朋友沒有了,同事沒有了,社會網絡消失了。這種作用是隱形的,一旦你需要借助社會資本辦事,求助於他人,作用才會顯現。

  之前也有一些機構調研,數據顯示有九成的全職媽媽想要重返職場,但同時我們也能從數據上看到,中國全職媽媽的比例還是在持續增加。

  2020年中國不同代際媽媽全職比例情況圖

  一個是經濟因素的考慮。很多時候,雇一個育兒嫂的市場價格非常高,支出可能和很多母親的收入差不多。但如果是母親自己養育孩子,就不需要付出經濟成本。也就是說母親在家庭中的付出會被貶低,之前也有新聞案例——女性當全職主婦做了很多家務,結果離婚的時候隻賠了一萬塊。

  還有精力上的安排。現在很多家庭生的孩子少,母親願意投入大量精力在這一個孩子身上,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養育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更多。過去部門製的時候,上班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到部門的幼兒園。市場化改革之後,國家在育兒照料上的承擔也隨之撤出了。

  那些經濟收入不高、工作沒那麽好、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其實會容易退出勞動力市場。一方面要做經濟與就業的考量,看怎麽才能對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更劃算,畢竟很多家庭只能看到眼前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要承受來自丈夫、公婆、父母的壓力,我們之前做過關於居住安排對生育女性影響的研究,會發現和“從夫居”(和男方父母一起住)相比,“從妻居”(和女方父母一起住)對於生育後女性的就業幾乎沒什麽影響。

  而且這類女性往往不了解失業後會失去醫保、養老保險等福利保障。有學者發現很多從事非腦力勞動的女性懷孕之後會主動辭職,覺得自己勝任不了工作。但她們意識不到自己可以享有生育津貼、產假,這是法律教育的缺失。

  權衡之下,女性往往會把全職媽媽看作自己主動的選擇,說育兒嫂的市場定價高,所以自己想為了家庭而主動做出犧牲。但所謂的“主動”其實是“被動的主動”,看似自由的個人選擇並不自由,背後是社會結構的推動。掌握社會資源少的女性處於弱勢地位,在經濟和觀念的雙重壓迫下沒有選擇的余地。

  等之後重回職場,她們又會同樣面臨經濟與觀念雙重枷鎖。比如孩子要上補習班,家裡開銷大,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低價值工作或者兼職工作,想給家裡提供一些經濟扶持;社會觀念又要求她肩負大量育兒責任,承擔“母親本分”。既工作,又照顧孩子,母親是非常不容易的。

  意願與現實之間

  我們近期在做實驗,研究哪種婚育狀態的女性在就業中受到的歧視最嚴重。我們創設了一個虛擬情境,在同樣的教育背景、年齡和工作條件下,給應聘者設置了不同婚育狀況和不同性別的條件,發現已婚未育的女性最難找到工作。

  這就揭露了一個更複雜的困境,生育是影響女性就業最重要的因素。不論是成為全職媽媽,還是重返職場,女性在生育、家庭和職場之間的掙扎,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根本原因是長久以來將育兒視作母親責任的社會觀念。

  社會變化非常快,幾十年前,女性的教育水準不高。但現在,中國女性的高等教育比例已經超過男性,扯下了教育這塊就業不公的遮羞布。人們就會開始質疑:受過很好教育的女性,為什麽在就業市場上比不過男性?這就是社會觀念塑造的:整個社會都認為育兒是母親應該承擔的責任。

  男女教育水準年代對比圖

  在家裡,難免遇到內部的觀念衝突。很多丈夫會不理解,說我的收入可以承擔整個家庭,你為什麽要出去工作?在家照顧孩子不就挺好的?其他親戚可能也會有微詞。

  在職場上同樣如此。哪怕很多女性不想生孩子,但你怎麽證明這件事呢?只要你是女性身份,社會就會認為你最終是要生孩子、養孩子的。不光是育兒責任,結婚之後還要承擔很多家務責任。當女性了解到自己結婚和生育之後會面臨這些,很多人就會從理性計算的角度出發,選擇乾脆放棄。這樣,整個社會的結婚率和生育率就會有問題。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北歐的女性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現在爸爸帶孩子在他們的社會中是非常普遍的事。因為他們很早出現低生育率現象,政府意識到問題後就推行了家庭友好、女性友好的福利政策,再加上北歐沒有很強的社會性別分工文化,女性的整體社會經濟地位很快提升。

  在中國,大家其實已經開始能夠接受這種狀態了。人的想象力是有局限的,能不能接受新的現象和觀念,有時候取決你有沒有看到,像《小歡喜》這種包含全職爸爸元素的作品其實會給大眾帶來更多元的認知。

  我們研究了不同女性在生育之後長期的就業軌跡,發現中國女性生育之後的路徑越來越複雜和多樣,有不少成為自雇就業者,也就是個體戶、企業家這種。還有的會找一些兼職工作,一天花個幾小時打打零工。或者自己做點小生意,不用坐班,看孩子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機回復消息,對於媽媽身份來說會更兼容。

  六種就業軌跡比重圖

  國家從政策層面上當然也想改善女性生育後的情況,但有些措施可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負效應。比如開放生育之後說要給女性延長產假。但之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的劉暢老師研究發現,其實產假越長,雇主成本越高,女性可能越不好找工作。大家找不到工作,缺少穩定的經濟基礎,自然也不會想要生育了。

  最近廣東推行“媽媽崗”,本質是好的,想幫助女性平衡家庭和事業,但它最大的問題是政府扶持的力度和舉措能不能持續?誰來承擔平衡企業用人負擔的責任?這是我比較關注的點。企業雇傭男性和女性的負擔是不同的,畢竟男性不休產假,不需要產檢,這是客觀事實。我看到廣東的媽媽崗政府是給每個月補貼400元,究竟夠不夠?會不會有企業鑽空子申請?這就是政策可持續性的問題。

  就政策本身來講,我覺得不需要單獨設置媽媽崗。這仿佛就是說,成為媽媽就天然需要少做一些工作,那長期以往,是不是所有媽媽找工作,部門就自動把你歸到媽媽崗?是不是媽媽就只能應聘那些技術含量不高、上升空間不大、工資也不是很高的媽媽崗了?

  回歸意願和回歸現實之間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說明全職媽媽正處於受困的狀態。所以個人可以做的其實非常有限,用人部門能做的也很有限,應該從國家層面,在輿論、觀念、資金投入上提出舉措,問題的解決才會有效果。

  參考文獻:楊一純、於嘉、謝宇 2023. 中國女性初育後的長期就業軌跡——基於序列分析的探索[J] 《社會》,即將刊出。

  (本文作者介紹:作為北大工商管理教育的主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是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