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攝護腺做穿刺風險大嗎

攝護腺癌穿刺的目的,一般來說是為了確定是不是攝護腺癌。攝護腺癌多數是發生在老年人,如果年輕人,多數是不需要進行攝護腺癌穿刺的。如果是45歲以下的男性,告知你需要攝護腺穿刺,那麼多半醫院處理有待商榷(除了個別患者確實需要)。

攝護腺癌在世界範圍內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美國發病人數男性第一。在中國目前在大城市已經排到男性惡性腫瘤的第6位左右,超過了腎癌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癌症。

好在攝護腺癌多數惡性程度不高,如果早期發現,10年生存率都可以達到95%以上,即使晚期,發現的時候已經有轉移,有很多病人也還可以活5年以上。我經常告訴病人,如果你是肺癌,肝癌發生骨轉移了,那麼確實治療意義不大,但是攝護腺癌骨轉移了,經過治療長期存活還是有不小的機會的。

攝護腺癌的診斷靠什麼?篩查依靠查血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具體檢查靠核磁共振,骨掃描,確診一般需要靠攝護腺穿刺。

攝護腺癌穿刺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穿刺方法有兩種,經過會陰部穿刺和經過直腸穿刺。

總體風險來說不是很大。經會陰的穿刺準備工作更少,幾乎可以門診進行,穿刺完就可以回家。經直腸的稍微複雜一點,準備時間和觀察時間稍長。主要的風險是:

1、出血。穿刺的出血常見,一般表現是穿刺完血尿,血便等,但多數人不會很嚴重,2-3天后自行就消失了。

2、感染。這是最大的風險,尤其是經直腸的穿刺,發生率會高一些,但都在5%以下,一般來說感染的表現是發熱,尿頻尿痛等,多數人都是輕微的,抗感染後就好轉了。個別有嚴重感染,甚至「敗血症」的,但是在做好預防措施的情況下,並沒有太大幾率並且治療及時也不會有太大後果。我參與或者看見的攝護腺穿刺幾千例,嚴重感染也就發生過2例並且最後都治療好轉了。

攝護腺穿刺的風險主要是以上兩個,其他的比如麻醉藥過敏、穿刺假陰性等等。

有人說,根據核磁共振、PSA、骨掃描等結果,幾乎已經確診攝護腺癌了,為什麼還要穿刺?

對於一些老年人,如果PSA指標很高,核磁共振和骨掃描都考慮攝護腺癌,那麼基本上是可以確診的。但是我們一般還是建議穿刺,目的是為了得到腫瘤的更詳細資訊。

攝護腺癌很多惡性程度不高,可以長期存活,但是少部分也很厲害,發展很快。

攝護腺癌病理分級分為5組,Gleason評分2-10分。如果是6分以下的,又是早期的話,那麼甚至是可以不進行手術、藥物等治療的。如果是最高的10分,那麼可以預見短期內可能就會有很快的發展。所以穿刺的目的除了確診,還有一個主要的目的,是對腫瘤的治療和預後提供參考意見。患者和家屬可以根據腫瘤的惡性程度,患者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自身經濟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

所以綜合以上,我的建議是,攝護腺穿刺的風險相對來說是很小的,除了醫生評估身體條件不適合做攝護腺穿刺活檢的,其他病人如果考慮攝護腺癌,都應該做正規的攝護腺穿刺活檢,用於診斷疾病,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