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做到這幾點|糖尿病也不可怕

做到這幾點|糖尿病也不可怕

北京東直門醫院/韓麗蓓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們會發現身邊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那麼究竟什麼是糖尿病呢?糖尿病真的那麼可怕嗎?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內分泌疾病。它的發病原理是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或伴有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的紊亂。最明顯的特點是持續性高血糖,主要臨床表現為血糖非正常升高、煩渴、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疲乏等。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會產生多種併發症,導致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令人談之色變。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冠心病、高血壓、眼部併發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腦梗死等。

對於糖尿病患者合理的治療與調養是提高其生活品質,防止併發症的重要手段。得了糖尿病該怎麼辦?

1.及時監測血糖

如果您出現了多飲、多尿、多食、乏力、體重下降等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應當儘早就醫,及時監測血糖,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出現了多飲、多食、多尿或伴體重減輕等癥狀,而且空腹血糖≥ 7.0mmol/L或餐後 2 小時血糖≥ 11.1mmol/L 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

2. 西醫治療不可少

西醫在降糖藥物的選擇方面,包括口服降糖葯,如磺脲類、格列奈類、雙胍類等,也可注射胰島素。通常從小劑量用藥開始,逐漸加大劑量,直至達到有效劑量。

每種藥物的適宜人群不同,具體用藥方案需聽從醫生建議。1 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2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糖尿病患者在用藥的同時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3. 輔助中醫療效好

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在治療方面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等優勢,通過辨證論治,選用滋陰生津、活血化瘀、益氣養陰等方法治療。常用的單味葯有山藥、黃精、枸杞、桑葉、人蔘等。常用的方劑有消渴丸、六味地黃丸、玉女煎等。

4. 飲食控制要牢記

糖尿病患者必須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熱量攝入標準。三大營養素攝入應均衡,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多吃低糖、低脂肪、優質蛋白、高纖維素的食物,減少鹽、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可多吃有益於糖尿病的食物如蕎麥、燕麥、海帶等高纖維食物,冬菇、蘑菇、紫菜、芝麻等含鎂食物,芹菜、空心菜、苦瓜、大蒜等降血糖食物。

5. 堅持運動好處多

長期堅持運動對糖尿病的防治非常有利,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運動消耗葡萄糖來降低血糖、減輕體重、降低胰島素抵抗、增強心血管功能等。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參加較劇烈的運動,運動量也不宜太大,否則容易讓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引起血糖增高。糖尿病患者在用藥期間最適合做有氧運動,如慢跑、跳舞、游泳、散步、打太極拳等。

6. 四時保養很重要

春季防流感。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一旦感冒不易治癒,還可能引發感染,導致血糖控制難度加大,故應注意保暖,外出記得帶上口罩。夏季氣象炎熱,要及時補充水分,要做到不渴而飲,不可為了減少尿量而少喝水,否則可能會因脫水而造成糖尿病高滲性昏迷。含糖多的飲料要少喝。秋冬要注意保暖,避免凍傷,防止出現肢體感染。

7. 情緒管理要注意

生活的壓力會讓我們產生種種不良情緒,如煩躁、失望、嫉妒等,這些不良情緒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其害處不容小覷。對於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緒易誘發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注重情志調養,樂觀待病,減少情志刺激因素。患者可通過養鳥餵魚、去公園散步、聽舒緩的音樂等方法調控情緒。《黃帝內經》也說過:「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糖尿病雖然是一種終身性的疾病,但通過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合理運動以及提高患者自身的保健意識,我們也可以與糖尿病和諧共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轉載、摘錄請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葯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