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隻吃蔬果為啥體內還是「濕氣」重

夏天潮濕悶熱,人的身體容易出現濕氣重的情況。很多人為了少生濕,從個人的飲食方面著手:不吃油膩的食物、不吃肉,隻吃容易消化吸收的蔬菜水果,認為這樣胃腸道中就會乾凈些,不會讓自己的身體內部積攢太多的濕氣。

但即便這樣做,中醫大夫看他們的舌苔依舊很膩,答大便還是粘馬桶,身體內「濕氣重」的兩個標誌一直還在,這又是為什麼呢?

蔬果不健脾生「濕」根本是脾虛

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產生濕氣的根本原因是脾虛,蔬菜水果雖然比肉好消化,但它們並不能健脾。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是人身體的「清潔工」。如果脾虛,也就意味著身體運化能力降低,不能及時清理體內的「垃圾」,這個「垃圾」在中醫裡被稱為「濕」。

濕氣重,是因為脾虛導致的「垃圾」在身體裡堆積越來越多的結果。因此,脾虛和濕重往往同時存在,脾虛是本,濕氣重是標。

隻吃蔬果不吃糧食同樣也生「濕」

生濕的原因,除脾虛的根本原因之外,另外還源於隻吃蔬菜水果時存在的兩個飲食誤區:

誤區1?生冷蔬果吃得爽

夏天為了圖一時涼快,很多人會吃冰鎮過的水果蔬菜,這是會增加身體負荷的,因為任何食物進入人體內,首先要被預熱到36℃才可能開始消化。

冰鎮過的果蔬顯然要低於36℃,此時身體就要舉全身之力,產生額外的熱量將食物焐熱到36℃,這個焐熱過程是耗能的,也就是消耗我們的脾氣,久而久之,脾虛也就出現了。

所以,中醫講寒涼的食物會折傷脾氣。就算是果蔬比肉類再容易消化,但對於本身就已經虛弱的脾來說,仍舊是負擔,「濕氣」自然也就越積越多。

誤區2?隻吃蔬果不吃糧

人如果不吃糧食就等於少了一個健脾的機會,從中醫角度說,糧食都是入脾經的,《黃帝內經》在闡述食物時,第一個說的就是糧食「五穀為養」,肉、蔬、果都居其後。就算是水果蔬菜比肉類、蛋類更利於人體吸收,但始終沒有助益於本身就虛弱的脾,濕氣也仍會存在。

夏天如何吃才能防生「濕」?

首先就是要吃主食。夏天多吃果蔬是對的,因為果蔬這類植物性食物可以中和掉肉類的膽固醇,但如果你想去濕健脾,就不能僅僅吃果蔬,還要吃主食,必須保證每天3兩到半斤的主食,給脾胃一個調養的機會。

第二,果蔬不要吃涼的。人們吃水果,無非是想獲得更多的維生素C,事實上,蔬菜的維生素C含量比水果豐富得多,包括熟的蔬菜。

只要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示的:每天吃夠一斤的蔬菜,並將它們做熟了吃,就可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

水果更多的價值是補充纖維素和果膠,而這些纖維素和果膠,也是不怕煮的,熟吃也照樣可以獲得。佟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