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寒濕乃是萬病之源,祛除它有4招

濕寒多因脾虛引起。

長期生活壓力、熬夜不注重休息、飲食不規律等均能造成脾胃虛弱。

夏季雨水多,人們吹空調、喝冷飲,體外空氣潮濕寒冷入侵人體,便會導致人體脾虛並且出現濕寒之證,人體內就會有濕寒之邪!

中醫講「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意為寒濕更傷身體。

寒濕乃是萬病之源,是引起很多病症的起因,認識到了這一點,再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你的疾病就有了希望。

為了身體健康,擺脫寒濕帶來的困擾,相信每個人都想祛除它!

可是很多人在喊著祛寒濕的同時,卻依然在做一些讓「寒邪」、「濕邪」再度侵襲的事情,犯了祛濕的大忌。

祛濕寒5大禁忌

1、吃寒涼食物

「濕邪」與「寒邪」都屬於陰邪,易損傷陽氣,阻遏氣機。體質寒濕,脾胃濕寒的人最忌寒涼食物,吃了寒涼食物,只會「寒上加寒,濕上加濕」,脾胃更加虛弱。

常見的寒涼食物有:


冷飲

到了夏季,很多人為了消熱避暑,會飲用大量的冷飲,男性會大量地飲用冰鎮啤酒,女孩則嗜食冰淇淋、喝冰鎮飲料,一般人又都有吃冰鎮西瓜等的習慣。

濕寒兩陰邪之氣進入人體後,人體需要耗用更多的陽氣與之對抗,脾胃虛弱的人將更加虛弱。


海鮮

在海鮮類產品中,除魚、蝦、鮑魚等極少數屬於溫熱之性,大部分均是寒涼的,像螃蟹、蛤蜊、生蠔等。

所以,像螃蟹類的海鮮,一是不能吃太多,二是吃的時候一定要蘸著薑汁食用才行,用薑汁的溫熱製約它的寒涼之氣。

某些寒濕體質的人一吃螃蟹,就會出現胃痛,原因就是螃蟹的寒涼之性,損傷了胃陽。


寒性蔬果

很多脾虛、濕寒的女孩子,有虛胖癥狀,為了減肥,她們在吃著祛濕食療方「紅豆薏米粥」的同時,又為了減肥不吃主食,而以水果、蔬菜沙拉作為主要食品。

須不知水果蔬菜大多是屬於涼性的,諸如西瓜、梨、臍橙、黃花菜、綠豆芽、黃瓜、絲瓜、冬瓜、西瓜皮、地瓜等。

沒有五穀、肉類補充陽氣,人體的陽氣得不到補充,且大量的水果、蔬菜又會不斷損傷人體的陽氣,最後發生陽虛寒盛,這種寒邪留滯於子宮內,形成「宮寒」,出現一系列的月經失調的病症。

因此,水果蔬菜沙拉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健康,水果的食用也要有節製,空腹時不要食用,最好在飯後吃。

注意:這裡強調的是蔬菜沙拉,是生的蔬菜不能多吃,建議食用方式是烹飪炒熟、與肉一起炒,或者在炒的過程中加一些蒜、薑等溫熱食物中和一下,一起食用比較好。


寒性穀物

比如生薏米。薏米有分生薏米和熟薏米,都有很強大的祛濕作用,可生薏米性甘、淡、涼,長食容易傷胃,不宜長期食用。

若想吃「紅豆薏米粥」祛濕,那就一定要選擇熟薏米,經過炒製後的薏仁藥性偏於平和,且它的利濕效果並沒有減弱,更適合健脾祛濕。

涼茶

同樣是茶,紅茶的性質偏溫熱,而綠茶的性質偏寒涼。綠茶有清熱去火的作用,適度飲用可以使人的咽喉、口腔、頭目等清爽舒適。

建議寒濕體質的人不要喝綠茶,綠茶喝得太多,就會削伐人體的陽氣,導致陽氣的不足。這種飲茶方式,弊大於利的。

此外,苦丁茶、金銀花茶、苦瓜茶也是寒涼的茶飲,盡量少喝。


2、猛吹空調、穿衣露腰腹

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寒邪入侵,對脾胃極其不利。

裸露腰腹會讓神闕穴和命門穴這兩個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襲,不僅傷脾胃,還會傷腎、傷骨頭。

3、沉迷麻辣重口味

吃太多麻辣口味的食物會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引起胃火、長口瘡,脾胃本就虛弱的人,若是還這樣吃,胃炎、胃潰瘍、胃癌就離你不遠了!!!

4、飢一頓飽一頓

如果經常飢一頓飽一頓、邊走邊吃或吃飯中談事,時間長了必然導致脾胃虛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5、熬夜

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五臟都很受傷。要想養生,必須睡好「子午覺」,即晚上睡覺不能晚於11點,中午再睡半個小時,才有益於健康。


祛寒濕4大招

1、血足是祛寒濕的根本

只有身體內血液充足,腎氣充足,才能保證血液循環的通暢,全身就會感到溫暖舒適。寒濕在充足的血液、流動暢快的血流面前是無立足之地了。

最簡單的補血法——晚上泡腳

腳是陰血的大本營,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等三條陰經都彙集於此,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晚上熱水泡腳,能活血化淤,疏通腎、肝、脾三條陰經。

2、運動後全身感到溫暖,可祛寒濕

運動出汗與泡腳出汗一樣,都能起到驅散寒濕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注重運動而忽略了體內的血液不足,運動後就身體會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濕會乘虛而入,身體仍會虛弱多病,後果可能會更嚴重。


3、中醫祛濕妙招——針灸或按摩穴位、拔罐、艾灸

豐隆穴:屬於足陽明胃經,它既是胃經的絡穴,又聯絡脾經,對脾胃兩大臟腑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是除濕祛痰的要穴。

承山穴:足太陽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而承山穴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點按承山穴可以振奮人體陽氣,起到祛除水濕、固化脾土、緩解疲勞的作用。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它是治療消化系統病的常用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

拔罐: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等,一般拔罐時間15分鐘為宜。身體不好的老人、體瘦者,拔罐時間應該減半。

艾灸:艾灸有開鬱、祛濕、補陽氣的作用,通過艾灸祛除體內濕氣效果較明顯,同時也可以起到預防各種疾病的作用。

4、食療「祛寒濕」

前面提到,大多數寒濕都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的,所以飲食調理應該做到」健脾祛寒濕「。而祛濕食療也不僅僅只有紅豆薏米粥,還有這些:

(1)生薑大棗茶

食材:大棗25~30克,生薑10克,紅茶0.5~1.5克。

做法:

  • 將大棗加水煮熟晾乾;
  • 生薑切片炒乾,加入蜂蜜炒至微黃;
  • 再將大棗、生薑和紅茶葉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成。

食用方法:每日1劑,分3次溫飲食棗。

功效:生薑驅寒,紅棗補血,薑棗健脾養胃療效很好,適用於體寒脾弱者。

(2)補氣固脾八寶粥

食材:大米(紫米)(50克) 桂圓(5顆) 紅棗(7顆) 紅豆(20克) 黑豆(20克) 花生紅衣(10克) 薏仁(10克) 蓮子(10克) 芡實或茯苓(10克) 核桃(10克)

做法:

  • 將除紅棗,桂圓,核桃外的食材全部分類泡水,3小時以上;
  • 將大砂鍋中放入一半的水,加入紅豆,黑豆,芡實煮開;
  • 半小時後倒入大米,紫米,連同泡好的水一同倒入;
  • 大火煮開轉小火燜煮一小時後,倒入蓮子,花生,紅棗繼續同煮;
  • 煮到粥非常粘稠後,加入核桃,再繼續小火熬至軟爛,最後加冰糖或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補血補氣、固脾,祛寒濕。


醫生

王美思

心血管科/婦科/內科/中醫內科

簡介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碩士,廣東省中醫院工作經驗,主治中醫師,廣東省傳統醫學會心臟血脈病學會委員。曾師從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與腹針發明人薄智雲教授的學術經驗繼承人吳煥林教授,擅長各種常見內科、婦科疾病的中西醫診治與薄氏腹針療法。

擅長

針葯並用治療、調理常見內科及婦科疾病,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感冒發熱、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腹痛腹脹便秘、輸尿管結石、月經失調、痛經、備孕等。

出診時間

周一/二/四/五/六全天、周三上午 廣州海珠分院

周三下午 廣州東山分院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