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川宜賓李莊古鎮有三大看點

四川宜賓李莊古鎮一座建於1833年的祖師殿門口,立著一塊暗紅色標牌,上書:吳孟超院士情系李莊展覽室。今年九七高齡的中科院院士、我國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教授,於1941至1946年在此生活學習了5年。在中華民族艱難困苦的抗戰歲月中,李莊祖師殿是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所在。

李莊位於宜賓市東部,素有“萬裡長江第一鎮”之稱。我們那天從宜賓市區坐公交沿長江一路東行,差不多一小時就到了。李莊自然景色秀麗,人文景觀薈萃,文物古跡眾多,尤其在抗日戰爭中,一個遠處西南長江邊上的小村鎮,在保護中華民族教育文化事業中更是作出了卓越貢獻,讓人感佩,讓人銘記。

行走在李莊印滿記痕的石板路上,兩旁一幢幢飽經歷史洗磨的老屋,總會讓人想起久遠的往事,想起苦難歲月裡催生的一個個勵志故事。我概括為:李莊“三看”。

一看青年學子發憤苦讀報效祖國。同濟大學是當年寄居李莊規模最大的機構,1940年至1946年,同大數千名師生懷揣為國發憤讀書多做貢獻的人生理想,在李莊度過了刻骨銘心的六年,吳孟超院士正是其中一員。祖師殿院內有幾座乒乓球桌大小的石台坐落在雜草中,同濟學子當年就在此上解剖課。曾經有位老鄉爬到祖師殿牆頭看到下面解剖屍體,嚇得滾了下來。然後便傳開“下江人(同濟師生)吃人”的謠言。為平息謠言,同濟師生聯手同時寄居李莊的國立中央研究院等舉辦了一次次科普展覽,展覽轟動四方,連重慶的不少大小名流都來李莊了。

2015年11月,當吳孟超院士再次來到李莊時,動情地說:“宜賓是我成長的根,李莊是我成長的魂,善良淳樸的李莊人民給予我太多的關愛和幫助。我是從李莊開始了漫長的行醫之路。”為報答李莊人民厚愛,李莊同濟醫院開院時,吳孟超出席儀式並主刀醫院的第一台手術——肝髒惡性腫瘤切除術。

李莊6年,同濟為國家培養了近3000名畢業生,他們中後來成為兩院院士的有王守武、唐有祺、吳孟超等8人。2006年,緊挨長江邊上的同濟紀念碑和紀念廣場在李莊落成,紀念碑帆船造型,寓意同濟與李莊攜手同行,乘風破浪。

二看中年學者身居陋室心懷天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梁思成、林徽因舊居),位於李莊西向一公里許的上壩村。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在極其艱難條件下,完成了中國建築學界扛鼎之作《中國建築史》《圖像中國建築史》等,實現了他自己提出的“《中國建築史》必須要由中國人來寫”的夙願。

當年與父母一起生活在李莊的梁再冰,回憶那段艱難歲月時寫道:“食品愈來愈貴,我們的飯食也愈來愈差。母親吃得很少,身體日漸消瘦,後來幾乎不成人形。為了略為變換夥食花樣,父親在工作之餘不得不學習煮飯、做菜、醃菜和用桔皮做果醬等等。家中實在無錢可用時,父親只得到宜賓委託商行當賣衣物,把派克筆、手錶等‘貴重物品’都‘吃’掉了。”

當時美國一些大學和博物館寫信邀請梁思成夫婦到美國去講學並治病。梁思成鄭重地表示: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不能離開她。假使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也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一位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操,在此畢現!如今中國營造學社舊址小院內,矗立著梁思成、林徽因的全身站立銅像,兩人神情端莊,若有所思。銅像身後是青青的菜園地,再往後,便是浩蕩的長江和依稀的遠山。

三看國寶文物妥善保護,科普教育影響深遠。座落於李莊西端的張家祠,是清道光十九年(1893年)的古建築,佔地4000平方米,是整個李莊最出彩的房子。抗戰時期國立中央博物院及所屬數千箱國家級珍貴文物,輾轉千里遷駐此地六年之久,均得以妥善保護。其間,中央博物院發揮資源優勢,與中國營造學社、同濟大學等舉辦了包括“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在內的多次高水準文物科普展覽,極大地推動了宜賓及整個西南地區崇尚科學的風氣,對提高民眾文化素養產生了深遠影響。2005年建成的“中國李莊抗戰文化陳列館”,就設在張家祠內。

(本文編輯朱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