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滋陰妙方三甲散

應用三甲散治療雜病

三甲散出自《溫疫論》, 由明代吳又可創製, 其功用在於滋補腎陰, 祛瘀化痰, 治療溫病久病入絡、正邪交結於血脈的病證。至清代, 薛生白稟吳氏之旨, 製 「仿吳又可三甲散方」, 功效滋陰通絡, 破滯散結, 治療溫病後期患者氣血獃滯、靈機不運的病證。茲將王燦暉應用三甲散治療雜病的臨床經驗介紹如下。

痤瘡性皮炎

李某,女,24歲,2009-05-23初診。患者15歲時,頭、面、胸背部出現丘疹如刺, 自覺患處硬結、時時瘙癢。多年來曾口服並外用西藥治療(具體藥物不詳),以及做面部皮膚護理等,效果均不理想,病情時輕時重,遷延反覆。刻診:患者顏面潮紅,面部多發丘疹, 丘疹如米粒樣,融合成片,中夾有膿皰,尤以面顴部為重。患處瘙癢,夜臥不寧,心煩,口渴,喜涼飲,大便偏硬,舌質黯紅,苔微黃,脈滑數。西醫診斷:面部痤瘡性皮炎。中醫診斷:粉刺;證屬瘀熱內鬱,化火蘊毒。治宜泄熱活血祛風。方用三甲散加減。藥物組成:製鱉甲20g, 製龜板20g, 炮穿山甲8g, 醉地鱉蟲10g, 生牡蠣20g, 黃芩10g,蟬蛻10g,赤芍藥12g, 牡丹皮10g, 當歸10g, 金銀花15g, 荊芥10g, 防風10g, 紫草10g, 甘草5g。日1劑, 水煎 2次取汁300mL分2次服。葯盡7劑, 丘疹萎縮淡化,瘙癢消失, 無新皮損出現, 余症同時緩解。上方續服14劑, 丘疹消失, 顏面光潔。

按:痤瘡是男女青春發育期皮脂腺分泌過多或排泄不暢, 皮脂淤積, 毛囊口上皮過度角化所致, 與丙酸桿菌感染等因素有關。中醫學認為患者素體陽熱偏盛是發病內因, 過食辛辣肥甘厚味、外邪侵襲是發病外因。王燦暉認為本病由於邪熱壅於肌膚, 熱毒蘊聚, 導致氣滯血瘀,故治療應清熱、活血、散瘀三者有機結合。 三甲散加減方中黃芩、金銀花清熱解毒;赤芍藥、牡丹皮、當歸、紫草涼血活血;製鱉甲、製龜版、炮穿山甲、醉地鱉蟲、生牡蠣養血化瘀;荊芥、防風、蟬蛻祛風解毒。全方共奏鬱熱清、瘀血散、腫毒消的作用。

糖尿病

姚某, 男, 47歲。2004-05-20初診。患者 11年前因其每日飲用可口可樂飲料, 後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治療。出院後,空腹血糖一直波動在7.8~10.5 mmol/L之間,餐後 2 h血糖波動在 11.5~13.8mmol/L之間, 一直服用西藥降糖治療。近 1年來, 患者自覺口乾尿多, 形體變瘦,手、腳趾有麻木或刺痛感,入夜尤甚。刻診:患者面色晦黯,肌膚甲錯,唇紫不華, 舌質黯略有瘀斑,脈弱。西醫診斷:2型糖尿病。中醫診斷:消渴病,證屬瘀血阻滯。治宜活血化瘀通絡,兼以扶正。方用三甲散加減。藥物組成:炮穿山甲10g, 製鱉甲30g, 製龜板30g, 懷牛膝12g, 太子參20g, 黃芪20g, 黃精15g, 山茱萸15g, 生地黃15g, 牡丹皮12g, 玄參10g, 麥門冬10g, 地骨皮15g, 黃連8g, 土茯苓20g, 知母10g。日1劑, 水煎2次取汁300mL分2次服。服藥14劑, 2004-06-05複診, 自訴感覺精力大增。續服上方 15劑, 患者自測血糖已基本正常。後患者堅持服藥 3個月, 血糖完全正常, 余症消失, 現徹底放棄服用西藥降糖治療。

按: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糖水準增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群, 以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 或尿有甜味為主要臨床表現, 屬中醫學消渴範疇。王燦暉認為本病陰虛為本, 燥熱為標。 本例患者病久導致氣陰虧虛, 血脈瘀滯, 瘀血閉阻, 治療上活血化瘀以治其標, 益氣養陰以護其本, 此為診治糖尿病的根本大法, 也是防止出現併發症的關鍵。三甲散加減方中炮穿山甲、牡丹皮、生地黃活血化瘀;太子參、黃芪、黃精、製鱉甲、製龜版、山茱萸、玄參、麥門冬、知母益氣養陰潤燥;懷牛膝、地骨皮、黃連、土茯苓清熱解毒。王燦暉強調, 本病臨床辨證不能忽視瘀血之病理變化, 特別是有血管病變患者。

特發性肺纖維化

黃某, 女,51歲,2009-03-20初診。患者 1年前出現不明原因的乾咳, 氣急, 未予治療。1個月前突然出現活動性呼吸困難, 呈進行性加重, 入院檢查, CT示:肺間質呈毛玻璃樣改變, 血氣分析見低氧血症, 遂入院治療。予激素和抗生素等對症治療 1個月後, 癥狀未見明顯好轉, 改求中醫診治。 刻診:患者乾咳陣陣, 自覺有痰難咯, 胸悶, 氣短, 活動後尤甚, 舌黯紅, 苔少欠潤, 脈細。西醫診斷:特發性肺纖維化。中醫診斷:肺痿;證屬氣陰虧虛, 痰瘀阻肺。治宜滋陰益氣, 清肺活血通絡。方用三甲散加減。藥物組成:製鱉甲30g, 製龜板30 g, 炮穿山甲6g, 牡蠣30g, 地鱉蟲10g, 牡丹皮12g, 赤芍藥12g, 莪術10g, 太子參30g, 麥門冬10g, 知母10g, 黃芩10g, 瓜蔞10g, 魚腥草30g, 炙款冬花10g, 蒸百部10g, 矮地茶20g。日1劑, 水煎2次取汁300mL分2次服。服 7劑,2009-03-28複診, 自述咳嗽明顯減少, 無痰。 續服上方6個月, 臨床癥狀基本好轉, CT複查示兩肺玻璃樣影明顯減小、變淡。

按:肺間質纖維化以瀰漫性肺泡炎和間質纖維化為基本病理改變, 早期癥狀不明顯, 以活動性呼吸困難、喘氣、乏力、消瘦為主要臨床表現, X線X光檢查可見瀰漫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 血氣分析見低氧血症, 患者最終多因呼吸衰竭而死。王燦暉認為, 本病屬中醫學肺痿、胸痹範疇, 本病病初在氣分,久病入血分, 病情呈現本虛標實的證候, 氣陰兩虛為本, 痰、熱、瘀阻滯肺絡為標。總的病機為肺之氣陰兩虛, 痰濁瘀血相互膠結阻滯脈絡。故治療以扶正氣培其本, 化瘀結治其標。三甲散加減方中製鱉甲、製龜板、炮穿山甲、牡蠣、地鱉蟲、牡丹皮、赤芍藥、莪術活血化瘀, 軟堅散結;太子參、麥門冬、知母益氣養陰, 扶助正氣;黃芩、瓜蔞、魚腥草、炙款冬花、蒸百部、矮地茶清肺瀉熱, 寬胸散結止咳。諸葯合用, 使陰液補, 正氣充, 血脈和, 瘀血散。

以上內容選自《王燦暉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薈萃》

本書共分醫事傳略、學術思想、臨床經驗、醫案選四部分。其中醫事傳略主要介紹王燦暉的學醫經歷和主要學術成就;學術思想重點介紹王燦暉在溫病學和辨證學方面的學術認識;臨床經驗主要介紹王燦暉辨治病毒性疾病等23個病種的辨治思路和處方用藥經驗;醫案選輯錄王燦暉辨治心、肺、脾胃、肝膽、腎、肢體經絡、氣血津液、外科、婦科等系統的病案130例。醫案理法方葯俱備,描述詳細,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END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王燦暉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薈萃》,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作者為王燦暉,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封面圖片來源 Pexels。

-0423,歡迎投稿嘮嗑。

覺得不錯請點贊!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