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推遲關節老化,快看「骨科長壽運動指南」

40歲的身體,50歲的脊柱,60歲的膝蓋。骨科醫生表示:「很多人都這樣!」

讓骨骼健康、年輕,是大多數人的美好願望。如何通過「運動」這個綠色、健康、零經濟負擔的措施來實現健康,是個技術活。運動合適時,不僅可以促進鈣吸收,增加骨皮質血流量,還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增強關節靈活性,預防跌倒和骨折。可不合適的運動,絕對是在迫害你的關節,威脅您的健康。

加速關節老化TOP3,您都乾過嗎?

第一名 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對身體肌力、頸椎、腰椎要求較高,極容易導致肌肉與骨骼的損傷。而且,整個運動過程中,頭部位置變化大,且以低頭為主,起身時憋氣會導致大量肺部血流淤積於腦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此造成血壓升高,發生意外。


第二名 爬樓梯

對於中老年人群,身體肌肉會逐年減少,相應的平衡力也變差,上下樓梯或爬山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平時的3~5倍,加速關節退化。


第三名 倒著走路

經常倒走的人,都認為這種方式可以使身體保持直立、胸部挺起,鍛煉脊椎和背肌。但是實際上,倒走存在視覺盲區,存在著崴腳、摔倒和骨折等諸多風險。

推遲關節老化TOP3,您來看一看!


第一名 游泳

英國一項研究指出,游泳可增強心肺功能,增加骨密度,有助於養成良好步態,減少關節疼痛。人在水中的重量僅為陸地上的1/8,在水中關節基本不負重。身體關節不承受過多負擔,身體可得到充分運動。如果您是「旱鴨子」,也可以選擇下水活動,在安全的前提下,扶池壁做蹬腿活動、在水中行走等,利用身體在水中的浮力與水流,減輕關節壓力,提供強化肌力的阻力。而且游泳能量付出多、消耗大,如果完成同樣一組動作,要比陸地上多付出6倍的力量,負重小,鍛煉量大。但肩關節疾病患者不適合此項運動。


第二名 自行車

自行車可以通過鍛煉下肢臀肌、大腿的四頭肌、小腿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等肌肉肌力,讓關節變得更穩定,同時最少的磨損關節軟骨。而且保持持續而緩慢的被動運動,刺激關節滑膜組織分泌透明質酸,營養和潤滑關節,所以對關節比較好。


第三名 慢跑

量力而行的情況下,慢跑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改善人體心血管系統,提高呼吸機能,全面調節人體代謝機能,減少脂肪堆積,還能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幸福體驗、降低抑鬱,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

年齡與運動與鍛煉程度,都有直接關係。當您選擇好運動方式時, 您有必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對號入座找到適合自己的。

鍛煉到什麼強度?

提示,最高心率=220-年齡

【20 ~ 29歲】:

鍛煉時適宜心率為最高心率的70%~80%。在開始時心率可以稍低,一般為100 ~ 110次/分。

【30~39歲】:

鍛煉時適宜心率為140~150次/分,在開始時心率可為100~110次/分。

【40~49歲】:

鍛煉時適宜心率為123~146次/分,在開始時心率為100~110次/分。

【50~59歲】:

鍛煉時適宜心率為130~140次/分,在開始時可為100~110次/分。

【60~69歲】:

鍛煉時適宜心率為110~120次/分,在開始時心率可為90~100次/分。

鍛煉多久?

【20 ~ 29歲】:

從事主要鍛煉的持續時間不少於40 ~ 60分鐘。鍛煉過程中根據自身體質的基本狀況,適當延長,原則上每周延長10分鐘,直至60~90分鐘。

【30 ~ 39歲】:

從事主要鍛煉的持續時間不少於40~50分鐘。

【40 ~ 49歲】:

從事主要鍛煉的持續時間不少於30~50分鐘。

【50 ~ 59歲】:

從事主要鍛煉的持續時間不少於30~40分鐘。

【60 ~ 70歲】:

從事主要鍛煉的持續時間不少於30~40分鐘。

運動,要有注意事項

  1. 在鍛煉期間,要持之以恆,不要隨意停止鍛煉。

  2. 在每次鍛煉前,都要有10~15分鐘的準備活動,進行必要的熱身。

  3. 鍛煉的整個周期一般以3個月為宜。

  4. 運動多樣化,許多人自認為不缺乏運動,但是單一的運動方式會使身體某處關節或者組織的長期反覆使用,容易導致某些部位的過度使用性損傷。

  5. 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鍛煉強度」,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原則,逐步達到鍛煉的適宜心率。在進行鍛煉時,要特別注意鍛煉過程中身體產生的反應,保證鍛煉的安全性,避免出現各種傷害事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