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血不足,陽氣不振是疲乏的根本原因!

人為什麼會感覺疲勞乏力?

從中醫的角度講,疲勞乏力是由於機體的氣血不足,身體無法及時得到氣血的補充和支持,所以會出現四肢無力,全身疲勞的癥狀。氣血不足,陽氣不振是疲勞乏力的根本。

缺乏運動的人容易疲乏無力,這是因為「陽主動」,經常不運動,機體的陽氣被遏阻,氣血不能很好地流通運行。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都市白領階層,每天都是坐在辦公室裡長期不運動鍛煉,稍微一活動就氣短乏力。

但是也有一些人運動之後身體卻是更疲勞了。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脾虛的緣故。中醫講「勞則氣耗」,這種人本來就脾氣不足,加上過量的運動,就很容易消耗氣血,更加容易導致乏力。所以對這種脾虛的人,建議大家要掌握好運動量。

那麼中醫是否有緩解疲勞的方法呢?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些緩解疲勞的穴位和一些小技巧。

1、按揉大包穴法

【經驗寄語】脾失健運,人易疲勞,振奮脾氣,當理大包。

【穴位定位】大包穴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六肋間隙處,簡單的說即位於我們身體的側面,在腋窩直下約兩拳的位置。

【操作方法】

1)拳頂大包:將兩手握拳,左右各一,拳頭正面頂在腋窩下大包穴上,使局部產生酸脹感。約5分鐘。

2)掌揉大包:用兩手掌根著力放於大包穴,用力在大包穴及其附近旋轉按揉,使大包穴產生酸痛的感覺。約5分鐘。

3)掌搓大包:兩手掌分別放於兩側大包穴,掌心相對,來回搓揉大包,使大包穴產生溫熱的感覺。約5分鐘。

按摩大包穴總時間約2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多多益善。

2、按揉百會穴法

【經驗寄語】疲勞乏力,陽氣不為;昇陽益氣,急需百會。

【穴位定位】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線和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也就是在頭頂的正中心。

【操作方法】

1)點按百會:用大拇指指端或指腹用力點按住百會穴,使百會穴以及整個頭部產生沉重感。約5分鐘。

2)按揉百會: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百會穴,以局部產生酸脹疼痛感為宜。約5分鐘。

3)摩百會:兩手相疊,右手手心對準百會,左手手心置於右手手背上,兩手一同用力摩按百會穴,以局部產生溫熱的感覺為宜。約5分鐘。

4)振百會:用食中無名三指,快節奏,輕輕用力拍打百會穴。約5分鐘。

按摩百會穴總時間約2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多多益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