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眾安虧損超預期市值跌破千億 “獨角獸”風險顯露

  眾安虧損超預期市值跌破千億,“獨角獸”風險顯露

  羅琦

  隨著港股公司紛紛公布2017年全年業績,很多半新股開始原形畢露,在上市時自喻為“保險科技第一股”的眾安保險(06060.HK,下稱“眾安”)在上市時風風光光,不過,隨著公司業績出現超乎市場預期的巨大虧損,市場對於眾安的看法紛紛冷卻,更有大行削其目標價至60港元,而眾安市值也跌破了千億的水準。

  根據眾安保險最新公布的業績,公司年內淨虧損達到9.96億元,其中承保虧損達到15.3億元,淨資產收益率(ROE)為-8.32%,總資產回報率(ROA)為-6.54%,綜合成本率133.1%,同比增加28.4%。

  儘管眾安保險稱其總保費收入達到59.54億元,同比增長74.7%,但公司業績卻仍舊比市場預期更差,六福金融經濟策略師黃威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眾安的增長比預期更差,成本也控制得非常不好,儘管公司出現淨虧損並不令市場意外,但是額度超過預期太多,讓市場非常失望。

  3月21日,眾安收市價為64.5港元,全日跌幅達到6%,市值已經跌破千億,為948.03億港元,黃威稱,市場一開始給予眾安過高估值,已經透支了很多年的高速增長預期,儘管眾安的估值跟傳統保險業並不能相提並論,有金融科技的概念,但是科技只是保險業務的發展手段,眾安本質還是保險,如果業務做得不好,市場就會非常失望。

  眾安年報顯示,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因較長年期業務快速增長,導致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大幅增加,二是經營及行政開支因人員及研發投資大幅增加,三是生態系統夥伴平台手續費、傭金和谘詢費及服務費大幅增長。

  眾安首席財務官鄧銳民稱,眾安9月28日上市後,受外匯管理方面的程式要求,IPO融資款在2017年12月下旬才匯入境內,受港幣對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導致的匯兌損失1.4億元。另一方面,鄧銳民稱,綜合賠付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受到兩個因素影響,一是消費金融類保險的賠付在保單期間內分配不均勻,二是航旅險在2017年第四季度受政策影響導致業務量下滑導致全年賠付率的上升。

  眾安首席執行官陳勁在年報發布會上表示,眾安2017年的業務結構發生變化,一是保單期限發生變化,長久期產品增長迅速,產品期限結構的變化導致準備金提取大幅增加。此外,新業務增長速度非常快,對準備金的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鄧銳民稱,眾安的健康險和消費金融類業務的平均久期分別為12個月和6個月,其業務佔比增幅較大,導致提取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大幅上升,不過他認為,這部分成本會在產品運營穩定後可以釋放為利潤。

  此外,眾安年報顯示,其研發成本亦是不小的投放。2017年的研發投入達5.181億元,佔總保費的8.7%,其中保險板塊和科技板塊研發分別投入3.87億元和1.31億元。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共計1385名,佔比已達54.5%,其中技術解決方案輸出相關人員最多,達329名,保險系統開發及維護人員22名。

  大和稱,儘管管理層預計,健康保險、消費金融和車險將成為集團的主要增長動力,但是眾安去年的已賺保費僅升43%,比該行預估的升48%要低。大和認為,對於眾安來說,保費高速增長非常重要,否則難以取得規模效應,故該行調低了眾安2018年至2019年的盈利能力及營業現金流預測,因此目標價也由70港元降至60港元,評級由“持有”下調至“遜於大市”。

  大和稱,眾安去年淨利潤比預期差,主要是因為理賠、開支比率較高,年內,綜合成本率達到了133.1%,同比上升28.4個百分點,亮點則是健康保險和車險。

  儘管目前很多“獨角獸”公司都在考慮以CDR形式回歸A股市場,不過眾安作為一家互聯網保險業的“獨角獸”,暫時沒有回歸A股的計劃。

  (實習記者揭書宜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