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瓣8.9紀錄片,一千年不長,有些東西卻正在消失

接納孩子

一根根木頭在平凡的重複中脫胎換骨,沒有多麽偉大的道理,有的只是令人感慨的堅持。

——《中國手作》

七千多年前,河姆渡人在深入地下的木樁上面鋪設木板,

立柱架梁,構建人字形屋頂,

從那時起中國人慢慢從穴居或巢居中走出。

一千年不長,在木頭作為器物的時代,我們走過了幾千年的時光。

木頭,就像是某種信物,代表著某種習慣,又承載著某種寄托。

這是一部介紹中國木頭手作的紀錄片,手作匠人們居住在中國北方和南方。

他們有的富有、有的經濟並不寬裕,可是他們相似的是:

做自己喜歡的事,守護故鄉的傳統技藝,也守護住一份文化、一份鄉愁。

從南到北,以木為器。

1

浙江·天台的褚師傅在"一根藤"藝術館裡趕製屏風,褚師傅年少學藝,卻也在幾年前才恢復了“一根藤”藝術。

一根精美的“一根藤”木作,有幾十種榫卯變化,不同的插接方式,不同的角度 ,讓“一根藤”線條流暢生動。

明清時期,一根藤在江南盛行,近百年卻逐漸消失。

2010年,沈家父子將曾經製作一根藤的老木匠集合在一起成立了“一根藤”木作藝術館,而這些師傅是天台最後一批“一根藤”手藝人。

一個看似普通的掛屏,做起來要嚴格按照圖紙大小,不能有絲毫差錯,經過開料、打眼等29道工序。

師傅們通力合作,也要花費30天的時間。

老宅子裡,一根藤絕不僅僅只是生活的一樣物件,更是家族的記憶和精神。

在榫卯結構的掛屏窗後,陽光照進屋子,宛若世間萬物的流動盛宴。

榫卯勾連出我們平和樸素又暗含智慧的世界。

1400年前,趙州橋的設計者李春,將榫卯結構用在力學上,利用石頭榫卯建造的趙州橋,被王震華認為是一千年前榫卯歷史上最偉大的傑作。

1400年後,木作骨灰級愛好者王震華決意用全木榫挑戰石頭組成的力學奇觀。

王震華曾用全木榫構建天壇祈年殿微縮模型,被稱為全中國獨一無二,一時間,聲名大噪。

2

曾有人問王震華,榫卯有多少種結構,他說榫卯是海。

祈年殿模型製作歷時五年,經歷十萬多道工序,工程全部用木頭斜接,沒有膠水,全部可以拆卸,最後用魯班鎖鎖住。

起承轉折都是活扣,拆卸不損傷器物。

完成祈年殿後,王震華便決意挑戰趙州橋。

經歷無數道工序後,原本成型的模型,卻只因忽略一點便必須銷毀,從頭再來。

挫敗感襲來,王震華會出門走走散心,最後他選擇燒掉半成品,可心頭卻比九九八十一難還難。

設計祈年殿的五年裡,他也曾遇到過無數困難,雖然那時無比艱難,可每一次困難都將他帶到更完善的境地。

從頭開始,王震華甚至想到要體現出趙州橋的倒影美,他請來做漆器的朋友,漆器為底,倒入水,橋影顯現。

一件美輪美奐的手作木藝品成型。

何曉道開著一座十裡紅妝博物館,珍藏著木匠打造的全套十裡紅妝木具。

十裡紅妝,是傳統江南嫁女兒的盛況,可是如今早已遠去。

何曉道說:

“我的前半生是生活在純手工原生態時代,到了後來就這麽二三十年的時間,家家戶戶變成工業化的了,我們骨子裡頭有我們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這種記憶正是我們逝去的一種愁。”

為了保存這份記憶,何曉道便著手收集散落各地的十裡紅妝手製木頭家具,有裂縫破損的便讓博物館裡唯一的木匠師傅維修。

“木頭這個東西,他跟人更親近,尤其是鄉土木頭。”

近十年的收集,十裡紅妝博物館已成雛形。其中展品用朱砂和黃金裝飾的朱金家具是民間家具的極品。

他讓我們這個時代,奶奶講的那些早已是時間長河裡塵封記憶的故事重現於自己創造的一方世界。

時間永遠向前,有些東西卻值得保留下來。

3

河北邯鄲的沙窩村,是中國民間手工木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沙窩木碗便是其中之一,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沙窩村的祖先們明代喬遷至此,家家戶戶供奉魯班,以旋木碗為營生。

沙窩木碗在清代時名氣達到鼎盛。

沙窩木碗傳承人李學民平時和妻子在城市工地打工,打工假期回到家鄉便一心籌備複建沙窩木碗。

除了木碗,旋木碗的車床還可以旋出擀麵杖、畫、筆筒、面舀子等等日用品,曾經沙窩村的日用品遠銷全國。

然而到了近代,旋製木碗的技藝失傳了,村裡找不到一個做木碗的人。

直到李學民開始他的複興事業,沙窩木碗才再度顯現。

七年前,在外打工的李學民看到木製品開始漸漸流行,便回到村裡張羅鼓動村裡老人搬出家中車床,重操舊業。

李學民還請村裡的老人程金慶做自己的老師,七年間,只要打工間隙回村,李學民就會和程金慶老人學習技藝。

師徒二人還去了南方的木藝博覽會,把沙窩木旋介紹給全國木工行業。

美國有個木旋協曾會到沙窩村考察,驚訝於中國還有那麽古老的車木手藝,特別是套旋技術,讓他們腦洞大開,原來碗還可以這麽做。

2017年,李學民帶著一套古老的木旋車床去了洛杉磯,參加全球木旋年會:

沙窩木旋終於被世界知曉。

除了保留傳統技藝,沙窩村老人們的一個樸素心願是:希望孩子們在身邊乾點活,再也不要去外面打工了。

李學民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不必再外出打工,而是守住這份傳統手藝。

4

北宋年間,木板年畫在古城絳州興起。

木板年畫被稱為農耕時代百姓的牆上電視機。

舊時代裡,它不僅裝飾了新年,更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媒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世俗生活的大千世界展現其中。

一千年來,木版年畫貫穿古今,像一副沒有文字的圖畫文獻,還包含著對生活的美好祈願。

郭全生是新絳最後一個用傳統方式製作木板年畫的手藝人,十幾歲就做了木匠,後來因為癡迷木板年畫改了行。

他的庫房裡有著上千斤杜梨木,是他花光積蓄買來的。

杜梨木木質堅硬、細膩,適於精雕細刻,是做木刻印版的最好材料。

郭全生懂得怎樣使用木頭,杜梨木在水中浸泡一年,再自然陰乾,做出的木板才不易開裂。

村中人嫁女兒趕來讓郭師傅為女兒緊急做一副麒麟送子圖的木板年畫。

麒麟送子,是民間舉行婚禮時最喜歡張掛的年畫,然而像麒麟送子這樣的大畫幅,即使手藝精湛的郭師傅也得印五次左右才會有一張完美的作品。

然後漸次上色,24種色彩需要24次上色,稍有差錯便全部從頭再來,對師傅的手藝和耐心要求極高。

郭師傅終於趕在婚禮當天正在舉行時趕完這份年畫,也將父母對孩子的心意趕製出來。

雖然手作年畫相比現代科技顯得古老而緩慢,可它精美的如同藝術品,它有著手工的溫度與情感,千百年來的歷史也蘊含其中。

5

最有創意的是最後一集,鄭爸爸手下精巧滿含機關的木頭手作,以及90後大學生休學做木頭手藝的故事。

在女兒茉莉的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中,以節氣為主題,每一集講述一件鄭爸爸設計的木作,在浮躁的時代安靜講述富有創意的手工木作,吸引了眾多愛好者。

鄭爸爸設計製作的一個機關盒,沒有彈簧沒有金屬,純木頭設計,只要按盒子上部的條幅中三個便可打開。

鄭爸爸設計的原則是:讓木頭展示不同的可能性。

一個自己設計的木頭項鏈,一個看起來是一根拐杖撐開卻也是一個方便移動的小板凳,一個紙巾盒所有零件全部都可以拆開……

隨著《爸爸的木匠小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鄭爸爸將老屋改建成木工展示和體驗空間。

越來越多的愛好者親手體驗手作木藝的快樂。

90後的張鑫是一名設計系學生,休學一年在杭州做木工。

用刨花設計玫瑰,用木材做手機支架,是初期吸引觀眾的方式。

隨後便開始介紹更加專業的木作手法與技巧。

慢慢的觀看視頻的人越來越多,也有更多人熱愛著木作。

隨著一年休學期的結束,張鑫回到學校繼續讀書,他嘗試的木作視頻也算是小有成果,在從事手作木頭的這一條路上,他更加清楚地堅信自己可以走的更遠。

“每完成一座戲台,就刨掉上面的痕跡,度蒿變細了,師傅變老了,戲台變多了,而文化,就這樣變厚了。”

這是紀錄片中尤其讓人感動的一句話,沒有繁複的修辭與讚美,埋頭做事中人會逐漸老去,可就是在年月中,一點點完成心中所想,縱然老了,也有所留存,便無憾。

一根根木頭在平凡的重複中脫胎換骨,沒有多麽偉大的道理,有的只是令人感慨的堅持!

在自己認定的行業,步步深耕,將一切技藝推向完美。

心中有所想,手下有所長。

資料來源:

紀錄片《中國木作》

-END-

如需轉載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