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B站看90後紀錄片導演的作品,琳琅滿“木”

在中國的漢字裡,獨樹成木,雙木成林,三木成森、五木即成森林。古人從森林中伐木,使之變成材,而後又造成家具、房屋、生活用品。人們仿佛就生活在一個木的環境裡,用木頭搭建千年的中國文明。

隨著時代的發展,造物材料應科技的變化而日益多樣化,中國傳統木製手工藝也漸漸淡出現代人的視線。

然而近年來,許多年輕人卻興起了手作木製品的熱潮。

今年,一群90後的美女導演更拍攝了一部關於《中國手作》的紀錄片,第一季便是以《木作》為主題。

這部紀錄片無論是宣傳片或是海報,都網感十足,讓觀眾感到非常親切。

宣傳海報也是趣味十足

但親切感絕不僅僅來自於宣傳片的剪輯包裝。

這部紀錄片,通過記錄匠人背後的故事,以及匠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向大家展示手作木工藝的精髓。

中國在六七千年前,便出現了大家熟悉的榫卯木構技術。

榫卯可以被看作中國木作工藝的精髓,它充滿了中國古人的大智慧。在沒有鐵釘等接補零件的時代,榫卯成為製造木製品要用到的連接方式。

木材凸出來的部分稱作榫,凹進去的部分叫作卯,兩者拚接在一起,互補共生,缺一不可。

在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建造房子時,所設計的富有藝術性和祝福寓意的「門窗格子」,就是用小木條以榫卯結構組合構成的,是典型的中式審美情趣。

其中浙江天台的門窗格子,被人們稱作「一根藤」,許多小木條通過榫卯拚接,回環穿插,盤曲成首尾相連的圖案,根本分不清"起、落"。造型好似生生不息、連綿不斷的山間野藤,因而得名。

一幅精美的「一根藤」木作,有幾十種榫卯變化,每一種要雕刻的角度都不同,工序也不一樣。

一個看似普通的「一根藤」掛屏,從開料、打眼、鋸榫頭、組裝到打磨,一共29道工序,司機們要做上30天。

在製作之前,司機們要畫出精確的圖版,每個榫卯的角度都要經過精確計算。

然後根據版圖,沿著精細的線在木條上製造榫卯,並拚接起來。

近百年來,「一根藤」的手藝逐漸消失,如今在浙江天台,五六十歲以上的還能做的老司機,不超過10位。

年過6旬的褚定江就是其中一位,他帶領著天台最後一批「一根藤」匠人,堅持將這門樸素又暗含智慧的技藝傳承下去。

如果說榫卯的智慧,在家具門窗上體現的是審美,那麽在建築上則是注重結構。

七千多年前,河姆渡人在深入地下的木樁上面鋪設木板,構建"人"字型屋頂。從那時起,中國人慢慢從穴居或巢居的狀態中脫離,開始和木頭搭建的房屋結下不解之緣。

如今,在湖北鹹豐土家族聚居區,萬桃元依然承襲著祖輩用木頭修建吊腳樓的手藝,不用一釘一鐵,以榫卯的方式,為土家人搭建一個牢固而溫暖的家。

而在「古戲台博物館」——江西樂平,散落著的大大小小五百多座,由木頭搭建的古戲台,構成了當地特有的民情風貌,在當地人的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江西樂平戲台所用的木材主要有杉木、紅心木、香樟木等,這些木材全靠老司機手工加工。

老司機們相信用這種傳統的工藝製作,才能彰顯戲台悠久傳統的氣質。

而戲台的靈魂,則是「藻井」,在沒有音響的年代,它相當於現代的擴音器,將演員的唱腔,遠遠地送出。

可以說判斷戲台的好壞,先看藻井工藝高低。

「藻井」也是採用榫卯方式,憑借司機們純手工拚接。

2338個構件,四五個司機拚了三天,才得以完成。

一座座古戲台用木頭搭建完後,再塗上不同的顏料,就會變得光彩奪目。

當地古戲台營造技藝傳承人——胡發忠,40年來,一直從事著古戲台的修建和修復工作。

今年,他想把當地已有300多年歷史的敦本堂戲台修繕如新,讓曾經燈影婆沙,曲聲嫋嫋的戲台發揮作用,講述更加精彩的戲曲故事。

除了在建築上發揮所長,木頭,以不同的面目出現,它們在不同的傳統節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北宋年間,木版畫在山西新絳興起,可被看作為古代的電視機。它不僅裝點了新年,更是人們獲取知識和資訊的媒介。

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世俗生活,年畫藝人,將眼中所見的大千世界,雕刻於木,現於紙上,像一部沒有文字的圖形文獻。

如今,郭全生,是山西新絳最後一位手工製作木版年畫的手藝人。

他常年收集傳統的版畫木板,根據原本圖案,沿用古法在新的梨木上複刻出傳統的圖案。

在印刷一幅新的年畫時,郭司機要用不同的木版在同一幅作品上印刷,並且不同的部位,上色需要重複24次,某塊顏色有偏差的就要作廢。

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木版年畫,最早出自識字有限的農民之手,年畫裡是他們對生活的智慧觀察和美好祈願,而郭全生靠著雕刻和印刷的手藝將這些故事和情感留在了今天。

除了傳統節日,使用塗上朱砂的手工木製品,也成為了傳統婚慶中的必備習俗。

在江南女子出嫁時,有「十裡紅妝」的古老傳統民俗,人們常用「良田千畝,十裡紅妝」形容嫁妝的豐厚。

從衣食住行,到婚喪綾羅農工,10個方面的各種生產生活用具,都涵蓋在這些用朱砂塗漆、黃金裝飾的木製嫁妝中。

一擔擔、一杠杠都朱漆髹金,流光溢彩。

床桌器具箱籠被褥一應俱全,日常所需無所不包。

蜿蜒數裡的紅妝隊伍經常從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蕩蕩,洋溢著吉祥喜慶,炫耀家產的富足,因此謂為「十裡紅妝」。

十裡紅妝的熱鬧場面早已成為歷史,花轎嫁女的傳統婚嫁方式也已經很少見了,當年的景象也只存在老婆婆的記憶中。

但是十裡紅妝裡的一些木製生活用品卻留存了下來。

在浙江寧海大佳何鎮一處不起眼的地方,一個紅妝木作的博物館巍然屹立。

何曉道是這座博物館的主人,他用三十年的時間在民間拾遺,回收了上萬件紅妝木製品。

這些收來的紅妝木器,最初並不是這番華美,很多是別人家的破爛兒,但是在這裡,聾啞木匠何躍軍卻將它們幻化成如此模樣。

何曉道(左)、何躍軍(右)

何曉道和何躍軍,一個收一個修,復活著紅妝家具,留住了文化和情感。

在河北邯鄲肥鄉縣的沙窩村,另一位為了留住文化和情感的木匠李學民,也開始了他的傳統文化「複興事業」。

沙窩木碗傳承人:李學民

沙窩村,是中國民間手工木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沙窩木碗製作技藝,傳承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製作木碗的古老旋床,據說是春秋時期的魯班發明的。

製作沙窩木碗的古老旋床,有一米高

工匠需要雙腳不斷踩踏旋床,在木材旋轉的同時,用各種尖刀、挖刀刻製木碗。這種木旋技藝還可以製作畫軸、筆筒、擀麵杆。

沙窩村的祖先們明代喬遷至此學會了這門技藝,開始以此為營生,沙窩木碗更在清末名譽鼎盛。

家家都有供奉魯班祖師的習俗

但是到了近代,沙窩村民都出城務工,技藝漸漸失傳,村裡找不到一個繼續做木碗的人。

直到幾年前,在天津建築工地務工的李學民看到市面流行的木製器皿,也回到沙窩村裡,召集會製作沙窩木碗的老人們重操舊業,沙窩木碗才得以再度現世。

沒有木工經驗的李學民,在村裡小麥豐收的日子,就會從建築工地回到村中,向老木匠程金慶拜師,學習沙窩木碗的製作工藝。

2017年,李學民還帶著一套古老車床去了美國洛杉磯,參加全球木旋年會,沙窩木碗就此被世界知曉,舉世矚目。

每次在回村裡收割麥田的時候,他都會爭分奪秒去把各家閑置的老木件和已經絕版的木旋工具收集起來,陳列在自家二樓。

李學民在沙窩村的新家

他要把自家的二樓打造成沙窩村的手工木旋博物館,在牆上貼滿介紹沙窩木碗歷史的圖文資料,希望更多人可以來到沙窩村,了解這項接近失傳的傳統手工藝。

如今的李學民和妻子仍在建築工地打工,他希望將有一天,不用再外出打工奔波,而是重新回到家,守住這樣一份傳統的手藝。

除了居住與器物的實用,木頭還構建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承載著無數人的情感。

而這部紀錄片最打動人的地方,就正正是人,是每一個勤勤懇懇的手藝人。他們重新詮釋了木作背後的精神,賦予了木頭新的生命。

純粹而專注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不正是手作匠人需要堅持的初心嗎?

撰文 | 煎釀三寶@知中ZHICHINA

image | 紀錄片《中國手作》 第一季

文章內容來自知中內容根據主題需要有刪減。

大家都在看

關注「愛上紀錄片」,用紀錄片看懂世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