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匿名沽空報告稱股價高估72% 平安好醫生選擇報警

遭匿名沽空報告狙擊後,互聯網醫療公司平安好醫生作出回應。

4月30日周二,據新京報報導,平安好醫生母公司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上述沽空報告惡意詆毀公司,現已針對此行為正式向警察機關報案,目前案件正在立案偵查中。

當天稍早,匿名人士在沽空報告中指出,平安好醫生商業模式充滿疑點,同時通過數據造假誤導投資者,創造出高估值的假象。

因此,報告給予平安好醫生“強烈賣出”評級,目標股價10.75港元。相較於這隻股票當天的收盤價38.4元,上述目標價存在72%的潛在跌幅。

具體來看,報告認為,平安好醫生在運營數據、財務數據和發展願景三個層面均有“注水”行為。

首先,報告指出,這家公司的“護城河”,即自由醫療團隊擴張速度在近幾年顯著減緩,實際建設也頗為薄弱,外部醫生團隊反成了發展重心。

更重要的是,通過兩組測試可以發現,平安好醫生的“AI問診”本質上是一個簡陋的客服機器人。而通過AI客服、非醫療背景客服專員的放大作用,平安好醫生將真實問診數量放大接近百倍。

由此,“平安好醫生的偽問診商業模式暴露無遺,商業價值幾乎為零。平安好醫生的自有醫療團隊商業模式貌似已經走到盡頭,差異化競爭優勢已然消耗殆盡”。

其次,報告稱平安好醫生的健康商城用大量批發業務充當零售業務GMV及收入,涉嫌造假。

健康商城財務運營數字不連續。我們發現公司2017下半年GMV僅5.17億元,明顯低於商城同期的收入,數據明顯造假。

我們同時發現,儘管自營部分2018下半年相比上半年實 現了翻倍的增長,但是平台整體同期的GMV反倒略微降低。

我們同時在線上商城上發現了巨額單價的產品,這些產品的累計銷量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有兩次巨幅變化。

此外,報告還發現,平安好醫生將批發業務計入健康商城業務,擴大自營收入,誇大平台影響力。

第三,報告認為,消費型醫療業務業務極度依賴平安集團地推團隊,實際是偽線上業務 。

具體而言,平安好醫生消費型醫療服務的批發比例逐年提升,2017年佔比已經達到28.4%,而其零售業務在2016-2017年期間增速僅為 10.9%。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部分 4.4 億零售業務之中,通過平安集團的地推完成銷售的部分佔比高達 96.5%。報告直言,“這是硬生生導入線上充門面的業務,毫無規模經濟可言。”

再來,流量方面,平安好醫生嚴重依賴關聯方,不僅絕大部分流量依賴平安集團,公司所披露的月活用戶量的增長更是幾乎全部來自第三方插件。

最後,報告還看到,平安好醫生的邊際獲客成本已經從2016年的6.2元提升到了2017年的10.1元,在快速增長的時代過去後,純粹是依靠瘋狂補貼來將低頻的問診需求偽裝成高頻需求。

報告進一步表示,快速下跌的MAU證明了平安好醫生的用戶粘性極低,一旦補貼減少,用戶將大量流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