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花依舊在,幾度裡脊紅,古今多少事,都付豬肉中

成為會員收聽音頻

到公眾號回復“早茶”,領取每天精神食糧

五花依舊在,幾度裡脊紅。古今多少事,都付豬肉中。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今年是豬年,我們來聊聊豬。

兩年前的雞年,小巴寫了篇

《雞是如何征服世界的?》

應景,當時豬肉在文中客串了一把,扮演那個全世界年產量最大的肉類,但還是成了雞肉的陪襯。

今年主場作戰,小巴就來和大夥兒說說,豬的那些事兒。

友情提示:以下內容很不清真

以肥為美,躺贏中國

縱觀雞史,我們會發現它走的是國際化發展路線,而我們豬,則向全世界證明了什麽叫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就拿2017年的豬肉消費量來說,全球吃了11058.8萬噸豬肉,而中國大陸吃了其中5487萬噸,約佔全球豬肉消費量的49.6%。

好嘛,近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吃了世界約一半的豬肉。

這是一個怎樣嗜豬如命的國度?

不僅如此,前年英國的培根價格上漲,最後也怪到了中國頭上,因為歐盟的大部分豬肉產品,都進口到中國去了,才導致他們豬肉緊俏。

其實這一點,對於一個吃了起碼9000年豬肉的文明古國而言,簡直順理成章。

據考古學家考證,距今9000年前出土於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的豬骨已經被證實屬於家豬,畢竟從體型上來看,這已經不是一種“前凸後凹”的性感小野豬了,而是為了迎合人類口腹隆起了下半身。

另一個馴化的證據是,在甲骨文中,已經有了普通豬和被閹割豬的差別,雖然是羞羞的一個筆畫變化,卻已足夠證明,我們的老祖宗不僅早早馴化了豬,還早早掌握了成熟的養豬技術。

左:未閹割豬,右:閹割豬

自此,中國的飲食以及文化裡,處處是豬處處豬。

比如國人最重視的“家”,這個字就是一個房頂+一隻豬。而豪門的“豪”,是“高”+“豬”,因此也有觀點認為,嫁入豪門,就是嫁給有大房子且家裡有很多豬的人家。

除此以外,豬的人氣之高,也能從取名字看出。

例如咱們熟悉的漢武帝劉徹,原名劉彘,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劉野豬。

類比到現在的父母取名,動不動就從自己愛的韓劇和網絡小說中挑個“梓”啊“軒”什麽的,那時候的人,一定非常非常喜歡豬吧。

當然,現在也有人將很火的小豬佩奇當名字的,比如:

到了宋代,豬就不那麽令人稀罕了,而變成了十分普遍的消費品,每天從早到晚,趕到首都開封的豬多達萬頭,價格也變得很便宜,吃貨蘇東坡就是在這種條件下,搞出東坡肉的,而老字號的金華火腿,也是在那時興盛起來。

除此之外,古往今來,豬更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

從古到今:豬糧安天下

俗話說:豬糧安天下。

要理解這句話,可以說說《三國演義》裡的劉備。

作為三分天下劇本裡條件最差的,劉備在書中的發家十分值得推敲。

乍一看,是因為桃園三結義提升了戰鬥力,隨後蹭熱點做外包慢慢發家,但其實,這裡面張飛的貢獻可不小。

別看張飛看似固執很單純,天天衝上去“保護我方劉皇叔”。但除了自己技術入股,張飛可是實打實的資本支出給了劉備的。

小說中,燕人張翼德,名下有一家賣純種涿州豬極品肉的屠宰場,同時也經營名酒和果園,剛才我們也說過了,豬是財富,這對當時而言,張飛就是個財主嘛。而張總結義劉備後,意欲從政,桃園三結義,實際上就是張飛決定出錢出人,與劉備合夥創業後的第一次股東大會。

忽然可以理解了張飛在書中的各種“吃醋”行為,詳見《隆中對》劇本。

而有了豬糧的劉備,這才有了奪天下的勇氣。

儘管小說有戲說的成分,但也表明古時候,豬肉有安邦定天下的功能,已成了普遍的共識。而直至今日,豬肉的威力依然不減當年。

比如,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這個指數涵蓋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8大類、262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不同的門類佔據不同的權重。

那麽在其中,豬肉佔比多大呢?262種商品中,豬肉佔比這幾年一直在2-3%之間浮動,由於食品類項目比非食品類項目更能影響CPI,因此人們甚至將CPI稱為“中國豬肉指數”,造成“人民當家豬做主”的局面。

CPI之所以重要,因為其實際上測算的,是中國經濟的通貨膨脹情況。

大家都知道,通貨膨脹這東西,太猛了,物價飛漲。2010年10月份,CPI衝上4%的高位(豬肉漲價功不可沒),原來買菜帶20元綽綽有余,後來50元都可能不夠。而CPI若是太低,就成了慢刀子割肉的通貨緊縮,居民消費意願低,經濟不景氣。

而且,在中國,人們發現,豬肉價格有一個變化怪圈,又被稱為“豬周期”。

簡單介紹下豬周期的路徑:豬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由此往複。

之所以會造成豬周期,是因為中國的生豬養殖,以500頭以下的散戶為主。2017年,散戶養殖在全國養豬戶中佔比達63%,由於缺乏規模性,散戶對豬肉價格幾乎沒有反抗能力,面對豬瘟等重大疫情疾病又勢單力薄、無能為力,因此,中國的生豬價格波動相當大,這才有了幾乎四年一次的豬周期怪圈。

由於存在豬周期這一特殊國情,經常被券商機構拿來預測來年的CPI,進而預測第二年的巨集觀政策。

年初小巴整理券商的巨集觀研報時,就有券商認為,由於2018年豬周期逼近谷底,2019年即將迎來豬價反彈,從而推動CPI增長,因而認為,在溫和通脹的情況下,2019年上半年央行降息(會助長通脹)的概率將大大降低。

對不起,您吃的肉已過氣

不過啊,早在2015年,就有學者呼籲,是時候把豬肉佔CPI的權重降下來了。

比如現任恆大研究院的分析師任澤平就曾說過:“我們一直在尋找風口上的‘豬’,結果把‘牛’給擠跑了。”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因為CPI高,央行不降息,股市也牛不起來。

不過,在吃了豬肉9000年以後,現在的國人似乎已經不那麽愛吃豬肉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農業部剛發布的數據,豬肉在中國的消費總量已經連續下滑了三年,從2014年頂峰時期的5719萬噸下降至5487萬噸,降幅達到4%。而在2014年之前,豬肉需求每年的平均增長可達到5.7%。

圖片來源:好奇心日報

另一組數據則顯示,1978年以前,中國豬肉消費佔整個肉類消費的比重在80% 以上。到2014年,城鎮豬肉消費佔肉類消費的總比重已經下降到 56% 左右,農村豬肉消費佔比也下降至 66% 左右。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年夜飯,有些大數據愛好者,爬了爬(搜索集合)幾大美食網站上,用戶自己上傳的上萬份年夜飯菜單後,驚訝地發現,在菜單中,雞肉已經擠走豬肉,成了被調查數據裡的C位菜肴。

當然,小巴有點懷疑,如果餃子也上了菜單,或許就能和雞追平。

不過,為什麽現在的國人不愛吃豬肉,答案是:並非豬肉不好吃,而是其他肉,也很好吃。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全年,豬肉產量5340萬噸,增長0.8%;牛肉產量726萬噸,增長1.3%;羊肉產量468萬噸,增長1.8%;禽肉產量1897萬噸,增長0.5%。

當然,為了健康著想,蔬菜也沒少“排擠”豬肉。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的新鮮蔬菜消費增長了4%,總消費量幾乎佔全球40%。

實際上,少吃豬肉還多少帶了點國家意志。

2014年國務院頒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其中提到,到2020年人均消費肉類29公斤,比目前的人均肉類消費量59.8公斤要降低一半。

作為國人肉類佔比60%以上的豬肉,不知作何感想?

最後祝大家豬年快樂!!!

參考資料

1.《中國四大經典文學著作中的豬文化元素》 張偉力,張曉東

2.《從神壇走向世俗的豬文化》 劉潔,蘭玉英

3.《新年與豬同行:家豬的文化》知識分子的部落格

4.《豬肉消費總量連年下滑,人們沒那麽愛吃肉了嗎?》 好奇心日報

5.《豬!豬!豬!生豬養殖系列報告之十六:非洲豬瘟全面複盤與推演》招商證券

6.《我們扒下了全網所有“年夜飯”菜單,找到了最有年味的一道菜》 大數據文摘

本篇作者|和風月半|當值編輯|何夢飛

責任編輯|鄭媛眉|主編|魏丹荑

從個人的財務規劃,到保險基金,再到股票房產;從市場的趨勢,到金融原理,再到投資實操。16位老師,5門原理課,12門實操課,15本圖書解讀,全方位構建理財投資體系。《我的財富計劃》是你財富路上不斷更新的大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