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理學:釋放你的攻擊性,做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你是否總是壓抑自我,即使對他人的某些言行感到不滿,也會選擇隱忍;你是否覺得自己像一個「老好人」,總是被身邊的人欺壓,無法捍衛自己的主權;你是否常常克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向他人發作,結果弄得自己很難受。

如果你有上述的跡象,說明你總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隱藏自己的攻擊性。從個體心理層面看,長期壓抑自己的攻擊性,很容易產生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傾向:攻擊性

心理學上認為,攻擊性是一種心理傾向,對於那些心理健康的人而言,釋放攻擊性是一種宣洩手段,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釋放攻擊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抑感,相反,壓抑攻擊性則屬於一種不健康的行為表現。

近日,有讀者向我訴苦。她是一名大學生,她在與室友的相處過程中感到很不愉快。她本身性格隨和,一般不會發脾氣。但是有的時候,室友會深夜打電話、玩電腦,影響她的睡眠,她一般會選擇忍耐。有的時候,室友說了一些讓她感到不舒服的話,她也不會反駁對方,而是默默傷心,嘴上說著沒關係。

長此以往,對方變得越來越不在乎她的感受了,而她始終壓抑自己感受的習慣,最終導致她患上了抑鬱症。可見,這種壓抑情緒,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隱藏自己的攻擊性的做法,是很容易造成心理問題的。

正如心理諮詢專家貝勒所說:「當一個產生了負面情緒,如果不將其向外釋放的話,這種負面能量就會轉過來攻擊自己。沒有第三個途徑。」

具體而言,你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感到自己的權益被侵犯時,如果你不將自己的感受表達給對方,始終壓抑自己的想法,最終這種負能量只會回到你自己身上,讓你產生很多壓力、不悅的感受,你最終會陷入自我封閉的痛苦中。

關於人格與健康的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容易憤怒的人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更高,而那些長期壓抑自己情緒,把自己陷入悲傷、抑鬱心境中的人,會比其他人有著更高的患癌風險。

因此,一味的隱藏自己的攻擊性,不僅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引發抑鬱症等問題,還有可能影響你的身體健康,導致更大的風險。

表達攻擊性

由此可見,為了不傷和氣去抑製自己的攻擊性,去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是得不償失的,我們應該做的是,勇敢的將自己的不滿表達出來,不過,如何表達自己的攻擊性也是一門學問。

當你選擇用憤怒、發脾氣等方式去回擊對方時,往往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不僅起不到很好的表達效果,還會影響雙方的友好關係。因此,當對方侵犯到你的心理界線時,要學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攻擊性。

可以嘗試與對方溝通,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出自己對這件事的想法。當你能夠心平氣和與對方溝通時,對方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的感受,尊重你的意見。合理的釋放攻擊性,告訴對方,自己不是「軟柿子」,不是任人欺負、侵犯的,這樣你才能贏得尊重,成為身心健康的個體。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社會性動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