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外營收近半 南微醫學專利隱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在幾度衝擊主機板無果後,橫空出世的科創板為南京微創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微醫學)上市夢帶來了希望。

6月19日,在提交科創板申請近兩個月後,經過三輪問詢南微醫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審核通過,成為南京市首家科創板過會企業。

不過,記者關注到,隨著公司近年在海外的一系列動作,目前包括美國、歐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主要境外銷售收入佔主營收入比重已近一半。其中,專利部分即遭遇波士頓科學和波科儀器的專利訴訟,對此交易所亦再三予以確認糾紛是否會擴大到其核心技術人員。據披露,南微醫學副總經理李長青在2001年至2008年曾在波士頓科學任職。

同時核心材料鎳鈦絲和外管此前均由境外企業近100%提供,相關關稅稅率的提高與境外供應商的不確定性也將為公司發展前行增加了變數。南微醫學董秘辦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與江陰邦公司完成斑馬導絲所用鎳鈦合金絲切換供應商所需的準備工作。支架所用絲材要求較高,公司擬採用日本供應商作為備選。

此外,南微醫學長期處於無實控人和控股股東的狀態也為外界和監管機構關注,上述遭交易所數次提及。據招股書,在2016年公司發生增資和股權轉讓後,南微醫學前三大股東為微創谘詢、中科招商和Huakang,分別持股32.15%、30.18%和20.52%。公司稱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科創板上市委也要求公司對具體依據作出說明。

海外銷售近半

南微醫學主要從事微創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目前形成以內鏡診療、腫瘤消融、光學相乾斷層掃描成像(OCT)三大技術平台為主的系列產品。

據了解,南微醫學並非首次在資本市場亮相。2015年12月南微醫學掛牌新三板。然而在半年後,公司從新三板摘牌離開;隨後又在2017年先後兩次提交IPO意圖登陸上交所主機板,但在之後,公司出現在證監會公布的IPO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中。

相較於2017年衝擊主機板,南微醫學目前的業績顯然靚麗許多。根據披露數據顯示,南微醫學2016年至2018年營收分別為4.14億元、6.41億元、9.2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645萬元、1.01億元、1.93億元,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7.51%、60.75%、64.01%。

而在這兩年間,南微醫學加速了海外業務布局,並完成了一次重要收購。

2017年 7月 29日,公司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 於通過增資 Micro-Tech(H.K.)HoldingLimited 收 購 Micro-TechEuropeGmbH80%股 權的議案》,同意收購 DanielKuhn持有的 MTE剩餘 80%股權。2018年1月,MTE股權轉讓完成,南微醫學以752萬現金歐元收購MTE,使之成為全資子公司。在收購當年,MTE佔公司營收16.53%,1.06億元。

MTE成 立 於 2007年 ,由DanielKuhn和南微醫學共同出資設立,雙方持股比例分別為 80%和20%,並主要負責承擔南微醫學的產品直銷和分銷,以德國為中心,異塵餘生歐洲其他地區。

公司方面表示,早期海外銷售以貼牌業務為主,客戶主要集中在歐洲,為盡快打開公司自有產品的海外市場,提高品牌國際知名度,因此公司選擇歐洲作為市場開拓切入點。

而同時,為迅速提升美國市場份額,2015年南微醫學已完成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MTU動作,建立行銷團隊,將產品直接銷往醫療機構,承擔了公司在美國市場的經銷商職責。

至此,歐洲和北美兩大區域市場全資子公司布局完成。根據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 重 分 別 為 40.95%、44.77%和44.70%,境外銷售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

海外遭遇挑戰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在公司海外業務發展的同時,公司開始面臨挑戰。

根據披露,南微醫學目前涉及兩起專利訴訟事項,分別為:波士頓科學和波科儀器以南微醫學被訴產品侵犯其美國專利第 9,980,725、7,094,245、8,974,371號為由,將南微醫學及子公司 MTU作為被告向美國特拉華州的地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波科有限以南微醫學子公司 MTE侵犯其歐洲專利第 EP1328199B1、EP3023061B1號專利為由,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對 MTE和公司產品認證機構

SHANGHAIINTERNATIONAL HOLDINGCORP.GMBH(EUROPE)提起訴訟。 截至本招股書簽署之日,該案尚未判決。

根據 Paul&Albrecht與 Ching-ChengHou的專業意見,雖然發行人對前述專利訴訟中原告提出的全部索賠都有不侵權的合理辯護基礎,但公司仍面臨著終被認定侵犯涉案專利權的風險。如公司終被認定侵犯涉案專利權,公司預計的賠償金額區間為人民幣 2539.59萬元至 4363.23萬元之間,佔公司2018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2.75%至4.73%之間,佔公司2018年度淨利潤的比例為12.49%至21.45%之間。

根據披露,兩起訴訟涉及產品均為止血夾產品,用於內鏡下止血。而南微醫學副總經理李常青曾在波士頓科學擁有較長的從業經歷讓市場和監管擔憂是否上述糾紛會擴大到核心技術人員。

不過,南微醫學方面表示,李常青在波士頓科學方面任職期間未曾涉及其軟組織夾及相關產品的開發。

據披露,2001至 2008年在波士頓科學任職。李常青入職波士頓科學時,曾簽署競業禁止及保密相關員工協議,協議約定的競業禁止期限為自與波士頓科學的雇傭關係終止後兩年內。

李常青於 2013年 5月 31日成為南微醫學技術顧問,而南微醫學早在2011年即已開始研發軟組織夾產品,並於 2012年 10月 13日獲得江蘇省醫療器械檢測所出具的檢測報告,於2013年 3月 18日受理注冊,於2013年 6月 19日獲得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注冊證。因此,李常青雖曾在波士頓科學工作,但其在波士頓科學任職期間的職務發明未被用於發行人的任何產品,亦未將波士頓科學的任何技術秘密應用於南微醫學的任何產品,因此公司認為不會遭到波士頓科學方面的起訴。

另外有關專利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招股書,南微醫學的內鏡診療領域核心技術,包括可降低併發症的系列支架結構設計技術,該項技術的先進性體現在:非血管腔道內支架採用杯口球頭、雙球頭、雙蘑菇、分段、可回收等專利結構,其中包括可回收式膽道支架專利。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專利信息,可回收式膽道支架專利已過專利期限。此外,Y形氣管支架及其置入器和胃腸道支架等專利也將近專利期限時限。

一位私募人士告訴記者表示,總體而言南微醫學較為優質,不過當專利陸續到期,當前南微醫學較同業公司而言較少的研發投入也為公司帶去不利影響。

據招股書,南微醫學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研發支出為分別為1780萬、3787萬和4912萬,而南微醫學同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4億元、6.41億元、9.22億元,研發支出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4.3%、5.9%和5.3%。

而除專利方面帶來的挑戰外,記者關注到目前正或面臨原材料採購方面的麻煩。

根據披露,南微醫學境外(主要為美國和德國)採購原材料佔總採購額比例為 20.95%、16.66%和 15.81%。報告期內,公司境外採購原材料主要為鎳鈦絲、不鏽鋼絲、金屬網管、外管等。

公司方面表示,2018年 9月 24日,受我國貿易反製措施的影響,境外採購的主要原材料 關稅稅率有所提升。其中鎳鈦絲、金屬網管和外管的部門採購成本上升了5%;不鏽鋼絲的部門採購成本上升了10%(2018年 11月1日後為上升 6%)。自2019年 6月1日起,公司的鎳鈦絲和不鏽鋼絲關稅將進一步提高,鎳鈦絲關稅稅率由 11%提高至 16%,上升 5%;不鏽鋼絲關稅稅率由 16%提高至 31%,上升 15%。

而其中鎳鈦絲為支架產品的核心材料;鎳鈦絲和外管為斑馬導絲的核心材料,其中上述南微醫學鎳鈦絲目前均由美資企業FortWayneMetalsRe-searchProductsCo.提供,其中南微醫學僅採購了美資控股的江陰法爾勝佩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佔當期採購比例0.23%的鎳鈦絲;外管由美資企業ZEUSINDUSTRIALPRODUCTSINC.提供。

公司方面回復監管稱,鎳鈦絲有境內的合格供應商,分別為江陰法爾勝佩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陰榮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斑馬導絲所用鎳鈦絲已逐步開始轉為由江陰榮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採購,目前即將進入樣品試製階段。若鎳鈦絲無法從境外採購,公司仍可向其他境內合格供應商採購,以保證產品的繼續生產。

公司董秘辦告訴記者,支架和斑馬導絲所用的鎳鈦合金絲並非同一種規格,以往公司均採購自美國供應商。目前,公司已與江陰邦公司完成斑馬導絲所用鎳鈦合金絲切換供應商所需的準備工作。支架所用絲材要求較高,公司擬採用日本供應商作為備選。公司表示,當前南微醫學若更換支架的鎳鈦絲供應商需要約13個月的時間;更換斑馬導絲的外管供應商需要約15.5個月的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