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車市已下高速,消費如何“加油”?未來看它了…

我國汽車業在去年迎來了轉捩點,產銷量出現了2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近期上海國際車展正在舉行,各界把目光又聚焦在汽車產業上,今年車市出現哪些新變化?眾多車企在發力新能源車,在轉型的當下汽車業未來怎麽走?4月19日晚,《央視財經評論》邀請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進行評論。

降幅收窄 車市開始回暖?

新聞鏈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數據,3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55.8萬輛和252萬輛,比上月分別增長81.5%和70.1%,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7%和5.2%,同比降幅比2月分別縮小14.7和8.6個百分點。雖然3月份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下降,但降幅比前兩個月明顯收窄。

李顯君:回暖取決於宏觀經濟和產品競爭力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顯君:汽車市場經歷了28年增長,去年10月份開始進入了快速下行通道,今年一季度還在下降,一月份、二月份下降較快,三月份雖然降幅有所收窄,但還是在下降。

車市走勢一定程度取決於宏觀經濟和產品競爭力,在購車群體中小企業人群佔比是比較大的,再加上今年開始很多高檔品牌汽車價格在下降,車市價格有所松動,再者還有一部分客戶在觀望,很多智能汽車也在逐步研發,一些消費者在等更成熟的汽車產品。

劉戈:汽車市場已經下高速 進入頻繁換擋期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打個比方,過去汽車市場一直是在高速公路上定速巡航的速度在行駛,但現在進入到頻繁換擋期。為什麽這麽說?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汽車進入家庭的速度非常快,到去年底汽車保有量達到2.4億輛,眾多的家庭都有了自己的家用轎車,因此過去那種高速增長的勢頭難以持續。

新能源車 “冬天裡的一把火”?

李顯君: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市場增長新引擎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顯君: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市場增長的新引擎,這是我總體的觀點。

為什麽我國新能源汽車造車新勢力這麽多?包括這一次上海國際車展,新能源汽車新品特多,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新興產業和新興技術。而任何一個新興產業開始推進時都有一個特點,是風險高成本高,但回報也可能特別高,資本是逐利性,可能很多風險資本就進來了這個產業。

另外,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多個國家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我國相關部門也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產銷量也在快速增長。

劉戈:新勢力揭竿而起 汽車版圖重新劃定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造車新勢力進來後,現在新能源車可以用揭竿而起來概括,我們看到上海國際車展上新能源汽車可謂是“百花齊放”,人氣也高,大家為什麽都看好,說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機會非常大。

核心觀點

李顯君:我國汽車已進入深度回調期 要針對未來趨勢調整戰略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顯君:我覺得汽車市場進入了深度回調期,相關部門和汽車企業要針對未來趨勢調整政策和戰略。

首先我們看汽車市場的大勢,這個產業處在顛覆期,我們國家又處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調整期,也是市場競爭的調整期,包括傳統燃油車的調整,造車新勢力,對產業政策而言,如何加強頂層設計,提升創新能力,可謂至關重要。

對汽車企業而言要把握汽車要打造核心產品,針對智能化、網聯化進行研發並提升競爭力。

劉戈:新能源車路徑依然在探索 讓市場決定最終方向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我覺得相關部門近期推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政策是非常好的舉動。一方面促進新能源車產業發展是大方向,而補貼退坡可以倒逼電池和整車方方面面的行業能力的進步,對車企來說,把發展目標從量的增加轉到質的增長,依靠市場競爭,形成良性循環,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消費者的選擇逐漸找到一條更具有發展潛力的道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