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說一說元青花瓷器有哪些歷史文化和特徵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元 青花人物紋四愛圖罐

元代社會雜劇繁榮昌盛,北方蒙古人對南方漢人歷史故事非常著迷,戲劇中人物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動蒙古人愛憎分明的樸實情懷。將故事凝固在厚重結實的瓷罐上,放進蒙古包裡,在存放食品雜物的同時,還可時時欣賞那回味無窮的戲劇故事。藏品徵集:18,67,5555,767即使不小心用足踢到也不會被輕易碰碎。那些厚重而扁的元青花罐,成為蒙古皇室貴族的生活實用器。其繪畫,一般採用剪紙或版刻模印取其部分拚圖,在瓷胎上填色而成。透露著濃鬱的年畫風味。因為缺乏原創,除造型不同,精美程度大同小異。

元代疆域十分遼闊,兵不戍邊,是中國古代史上對外關係更為主動的廣泛時期。元代的平民文化十分繁榮,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三大瑰寶。



元 青花龍紋四系扁瓶

唇口,器呈長方體,肩部襯著四條花尾螭龍為系。通體青花繪紋飾,腹部上方繪如意頭,下部一條蛟龍翻騰,龍身呈「S」形,動態非凡。整器簡潔大方,畫筆流暢,極具時代特徵。

元代繪畫抽象簡闊,且氣勢恢巨集,草木靈動,至今仍然是中國畫的主流風格。元代的製瓷業更加繁榮,風格更加開放。元瓷呈色普遍淺淡亮麗,發色簡樸準確,元代以後中國藝術品基本上就停止了原創,向巧雅小趣味發展,且千篇一律,創新的精品泛善可陳。

元 青花外纏枝蓮內荷塘紋大碗

器形規整,撇口弧腹,胎質細密堅實,白釉潤澤凝透,通體以青花為飾,口沿繪纏枝花卉一周,碗心繪荷塘圖案,外壁紋樣分兩層描繪,近口沿處為纏枝蓮紋,中間以青花雙弦紋分隔,近底足處裝飾一周仰蓮紋,每瓣彼此分隔明顯,為元代之特有裝飾特點。畫面生機盎然,意境清新。整體青花發色濃鬱,深藍與潤白的對比,給人鮮明的視覺效果,繪畫筆觸大氣豪邁,簡潔明快,為元代青花佳作。

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的大型飲食器皿。而元時生產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壺則多銷往菲律賓。根據考古資料可知,許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當年為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外銷商品。除了外銷,元青花生產者對內為了符合元代社會生活習俗還生產了中小型瓶、爐、筆山高足碗、連座器等。大體可綜合為五大類:

罐類、瓶類、壺類、碗類、盤類。

此外,還有水盂香爐觀音等,其中以高足杯玉壺春瓶、罐、梅瓶大盤五種造型為最多。

總之元青花瓷器造型既有恢弘雄偉的大器,又有秀美靈巧的小器,不論何種器型均形態優美,古樸端莊。

元 青花模印遊龍紋高足杯

高足杯盛行於元代,也稱馬上杯,是為滿足馬背民族善騎喜飲的習俗而作。本品撇口鼓腹,下承高足式把柄,有竹節凸棱。碗外壁繪趕珠龍紋,龍身修長矯健,張嘴欲噬火珠,氣勢威猛,頗具動感。口沿繪卷草紋一周,內壁模印四爪逐珠遊龍成雙,首尾相接,杯心繪青花折枝菊花,工藝上集青花繪畫與模印於一身,時代特徵明顯。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製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



元代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人物故事紋是元青花裝飾中最為後人稱道的裝飾題材,與其他動植物紋樣相比,繪有人物故事圖案的元青花器物雖然較為少見,但幾乎件件可稱得上是稀世珍品。從已知資料來看,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圖案主要見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蒙恬將軍」、「文姬歸漢」、「周亞夫細柳營」、「昭君出塞」、「尉遲恭救主」、「四愛圖」等,此外還有一些難以分辨人物情節的圖案。這些圖案的故事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喜聞樂見的著名歷史人物故事,顯然它與宋元時期話本小說的流行及元代戲劇的發達有著密切的聯繫,反映了文學藝術對元代陶瓷裝飾工藝的深刻影響。


元 青花趕珠雲龍紋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