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少年包青天》裡的青花瓷簡史

暑假來臨,小朋友們享受漫長的假期,大朋友們就一起來重溫那些經典的暑期檔電視劇吧!《還珠格格》自然是暑期檔的top1,而幾乎同時熱播的《少年包青天》也不逞多讓。

這部集懸疑與搞笑於一體的戲說古裝劇為我們留下了條件反射般毛骨悚然的BGM、“龐太師與我娘親二三事”經典笑點與無數惡搞表情包,今天我們就從劇中出現的四件道具來簡單梳理一下青花瓷的歷史。

這四件道具分別是象耳瓶、青花花卉紋盆、青花文字紋碗青花山水紋瓷枕,他們分別代表了元代、明早期、明中期與明末清初四個重要的分期。關於青花瓷器的研究走過了曲折的道路,隨著出土實物的增多與學術研究的深入,青花瓷器的面貌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元、明、清的青花龍紋,攝影:動脈影

青花瓷有釉下青花、釉上青花貼紙青花三種,其中絕大多數是釉下青花,釉下青花是用鈷料在瓷胎上作畫、上透明釉、在高溫(1280-1300攝氏度)下還原焰一次燒成、呈現藍色花紋的瓷器。人們一般說的青花就是指釉下青花。

01

爭議和探索中的青花起源

青花最為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鈷料(青花料,也稱青料)燒製出的藍色花紋,鈷料在高溫下呈現藍色,戰國時期的琉璃珠閃現的藍色很可能就是鈷藍。

戰國琉璃珠,現藏荊州博物館,攝影:動脈影

熟練使用鈷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件大事,不同歷史時期青花燒製使用的青料類別不同、青料的發色也有明顯差異,這是青花瓷斷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1975年江蘇揚州唐城遺址出土一塊唐青花枕片,1998年在印尼的勿裡洞島外海黑石號沉船中出水的三件唐青花碗、盤。2002-2003年、2005-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鞏義市唐代窯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唐青花瓷的實物標本。這些證據都在不斷刷新我們對唐青花及青花瓷起源的認識。河南鞏義窯生產的唐三彩中藍彩的應用對唐青花的產生有直接影響。

、青花花卉紋碗殘片;青花枕殘片;青花花卉紋盒殘片。2005-2008年河南省鞏義市白河窯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唐三彩梅花紋碗殘片,河南省鞏義市黃冶窯出土。

揚州出土的唐青花殘片

宋青花出土物極少,而且存在很大爭議,有學者認為浙江出土的宋青花殘片是當地江山窯燒製的明末青花瓷片,並非宋器。宋青花是否真的存在尚有待研究。總的來說,青花瓷器是在元代燒製技術真正成熟之後才成為主流的。

02

成熟:元青花

元景德鎮窯釉裡紅雲龍紋環耳瓶,現藏上海博物館(“釉裡紅”與青花“一母同胞”,與青花的區別在於色料是“銅”而不是“鈷”)

劇中曾經兩次出現一種雙耳銜環的瓷瓶作為陳設,這種器耳叫“象耳”。象耳為象頭形,象鼻彎曲成環形,尖端粘附於器壁,有的象鼻上還套有圓環。象耳瓶最早見於元代景德鎮窯製品,多見於明清時期的瓷瓶,寓意“太平有象”

最為著名的象耳瓶就是對元青花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元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一對),現藏大英博物館。

元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一對)

現藏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

1929年英國人霍布遜發現了這對象耳瓶,其頸部題字為“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裡荊壙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捨香爐、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

瓶身繪纏枝菊、蕉葉、飛鳳、纏枝蓮、海水雲龍、波濤、纏枝牡丹及雜寶變形蓮瓣等八層圖案。

20世紀50年代之後,美國波普博士以此瓶為依據,對照伊朗阿別特爾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博物館所藏元代青花瓷器進行比較研究,把這對象耳瓶作為元代“至正型”青花瓷器的標準器。

這對象耳瓶應該屬於供器,在南宋和元代,肩部對稱貼附鋪首銜環的瓷瓶皆作為祭祀神器,屬於早期三供中的供瓶,鋪首銜環裝飾是供瓶與其他日用瓶類的區分標誌。

元景德鎮窯青花釉裡紅鏤雕蓋罐

1965年出土於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

現藏故宮博物院

元青花的產生與唐青花沒有必然關聯,元青花的出現證明青花瓷器燒造技術真正成熟,自青花瓷的生產成為主流之後,中國瓷器的裝飾技法從刻花、劃花和印花向彩繪進行轉變,青花瓷器的燒製成功是中國陶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青花瓷器在元、明、清三代走向空前繁榮,暢銷海內外,成為我國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

元景德鎮窯青花鴛鴦荷花(“滿池嬌”)紋花口盤,現藏故宮博物院

元青花始於元代中期,元代後期得到較大發展。元青花使用的青料,有進口料國產料兩種。作為青花料的鈷土礦,雲南、浙江和江西均有蘊藏,一般稱為國產青料。國產青料含錳量高、含鐵量低,而進口青料含錳量極低、含鐵量較高,且含有砷。

進口料繪畫的青花色澤濃豔,釉面有黑色斑點。元代“至正型”一類大型青花瓷器多採用進口青料。而國產青料的青花色調與進口料之濃豔迥異,沒有黑色斑點,紋飾比較簡單草率。國產料多用於小件器物。

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現藏故宮博物院

從裝飾來說,元青花的紋飾分為主紋與輔紋,瓶、罐的腹部與盤心繪有主要紋飾,其他為輔紋。除了傳統的花卉紋、動物紋之外,人物故事的紋飾值得重視,這與元代戲曲小說和版畫的流行密切相關。元青花的裝飾特徵是層次多、畫面滿,但是處理得當、主次分明、渾然一體,並沒有瑣碎和堆砌的感覺。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1959年南京江寧縣殷巷將軍山沐英墓出土

現藏南京市博物館

03

曲折與繁榮:明清青花

劇中有三處出現了意料之外的青花道具,這三種道具在電視劇中都不常見。他們的原型都具有代表性和時代特色,我們不妨用這三種道具串聯明清時期的青花瓷器發展史。

其一,青花花卉紋盆。

這件道具的造型、紋飾以及青花發色都與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有著逼真的相似度。

明永樂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代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洪武時期景德鎮設立禦窯廠,明清時期的瓷器大約可分為官窯器民窯器,這裡先談官窯。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藝術風格開始轉變,洪武時期的青花產品一般青花色澤偏於暗黑,圖案裝飾從元代的層次多、花紋滿趨向於多留空白地。

明洪武青花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現藏故宮博物院

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久負盛名,是我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清代康、雍、乾三朝還曾極力模仿永宣時期的青花瓷器,可見其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

永宣時期最重要的特徵是青花發色濃豔,這得益於伊斯蘭地區出產的青料“蘇麻離青”。這種青料含錳量極低,含鐵量較高。含錳低,就可減少青色中的紫、紅色調,在適當的火候下燒成寶石藍般鮮豔的色澤。而含鐵量高往往會在青花部分出現黑疵斑點。這種自然形成的黑斑與濃豔的青藍色一起,成為永宣青花無法模仿之處。

明永樂青花海水紋香爐,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天球瓶,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永樂青花壓手杯(花心),現藏故宮博物院

而傳世的永宣青花也有相當一部分不帶鐵鏽斑,當時可能也存在使用國產料的情形。

在製作風格上,永宣青花一改元代的厚重雄健而趨向清新流麗,器物向精致方向發展。部分器物造型風格具有濃鬱的西亞風格,這與當時發達的中西交通有關。

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紋盤,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宣德青花人物紋高足碗,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宣德青花阿拉伯花紋綬帶耳葫蘆扁壺,現藏故宮博物院

其二,青花文字紋碗。

宣德之後進入正統、景泰、天順三朝,這段時間幾乎沒有官款瓷器傳世,被稱為“空白期”

明正統青花松竹梅紋罐,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正統嬰戲紋蓮子碗,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明天順青花攜琴訪友圖梅瓶,現藏故宮博物院

成化、弘治、正德時期所用的青料則與永宣的情況不同,進口青料與國產青料混用。成化後期蘇麻離青斷絕,青料改用江西出產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

這種青料含鐵量少,不會再出現鐵鏽斑,在適當的溫度中能燒出柔和、淡雅而透徹的藍色來,因此成化青花以青色淡雅而著稱。成化時期的瓷器造型以玲瓏小巧為特點,胎薄釉白而青色淡雅是成化青花的普遍特徵

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成化青花山石花卉紋蓋罐,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成化青花梵文杯,現藏故宮博物院

弘治時期基本沿用平等青,正德時期的青料比較複雜,平等青、石子青和嘉靖時期典型的回青在同一歷史時期使用。石子青的燒製成果是青色濃中帶灰,這也是正德青花瓷典型的特徵。

明弘治青花荷塘遊龍紋碗,現藏故宮博物院

明正德青花飛龍爐,現藏故宮博物院

正德青花一般胎骨厚重、釉色閃青,波斯文作為青花瓷器的主題裝飾盛行一時。在瓷器上以文字裝飾是這個時期一大特色,劇中學子們放饅頭的碗正是使用文字紋飾。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燭台,現藏故宮博物院

文字紋,將字元用於器物裝飾,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唐代長沙窯在瓷器上書寫詩詞、格言,開創了詩文裝飾瓷器的先河。宋代磁州窯也喜在詩文裝飾,多在罐、壺的腹部以及瓷枕的枕面上。

明代瓷器裝飾文字趨於簡練,大多具有宗教色彩。明末清初流行在瓷器上以詩配畫,充滿了文人畫氣息。清代官窯瓷器有以禦製詩或整篇文章為瓷器裝飾的,民窯詩配畫的內容多以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掌故為主。

唐長沙窯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滿”詩文壺,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清康熙青花萬“壽”字大尊,現藏故宮博物院

清康熙青花釉裡紅“聖主得賢臣頌”文筆筒,現藏故宮博物院

嘉靖、萬歷時期的青花瓷器產量非常大,嘉靖青花以回青和石子青配合使用,色調呈現一種藍中微泛紅紫的濃重鮮豔。嘉靖時期的青花紋飾出現了較多的道教題材和“福”、“壽”等字樣,這與當時皇帝的喜好有密切關係。隆慶和萬歷早期的青花基本延續嘉靖時期的藝術風格。

明嘉靖青花雲龍紋“壽”字蓋罐,現藏故宮博物院

其三,青花山水紋枕。

明崇禎青花人物紋缸,現藏故宮博物院

萬歷中期到明末,青花瓷器的歷史發生了意義深遠的轉折,這種變化直接影響了清初的青花瓷器面貌。這一時期可能因為回青斷絕而改用浙江的浙料,明末清初青花發色的特點是色澤鮮豔、層次分明

“分水法”技法的運用可以讓瓷繪出現水墨畫般濃淡渲染的效果,也叫“墨分五彩”。王朝更迭帶來的衰落與動亂,意外地使得民窯的生命力得以解放。

清順治青花花鳥紋蓋罐,現藏故宮博物院

清順治青花洞石楸葉詩句盤,現藏故宮博物院

清順治青花“加官進爵”圖盤,現藏故宮博物院

這一時期流行的文人畫風格瓷繪紋飾,尤其是山水紋飾的盛行,正與此時的青料與技法相得益彰。這一技術上的突破在康熙時期達到巔峰。

《陶雅》這樣評價康熙青花:“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穠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意思是說康熙青花雖然沒有明青花“穠美”,可比兒子和孫子的青花還是強得多的。康熙青花色澤明亮透徹、層次分明多樣,稱為“獨步本朝”並非過譽。

劇中包拯曾被一個青花山水紋瓷枕砸了腦袋,這個瓷枕被客棧老闆吹牛說是定窯的,定窯雖然符合劇中時代設定,它也的的確確出產瓷枕,大名鼎鼎的孩兒枕就是定窯的產品,北宋時期定窯瓷枕很可能非常暢銷。

但是定窯以白釉瓷為主、不產青花,就這件道具本身來說,它顯然不是北宋時期的——這是劇中明顯的道具穿越事故。

清康熙青花山水紋瓶,現藏故宮博物院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紋蓋罐,現藏故宮博物院

清雍正青花《蘭亭會》筆筒,現藏故宮博物院

用考察文物的眼光重溫《少年包青天》,我們還可以擁有回憶之外的收獲。從元到清的青花瓷器變化“序列”,推薦讀者們前往天津博物館參觀瓷器常設展,這條展線基本上涵蓋了以上各時期的青花典型器。

青花瓷器是我國近一千年陶瓷市場的“半壁江山”,它的起源、發展、成熟與繁榮經歷了漫長而坎坷的變遷。每一項技術突破,每一個“行到水窮處”的選擇,都凝結了工匠的心血、靈感與智慧。

青花是我國海外影響最大的瓷器類型,我們到現在還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多國歷史上對我國青花的仿製和創新。青花的歷史也是中外貿易的縮影,它的起伏也隱射著國家的興衰榮辱。

青花瓷器值得我們記住,記住它是如此燦爛的瑰寶。

圖片來自微博動脈影及各大博物館官網

參考文獻:

俞國璋:《新昌出土青銅象首銜環瓶考》

黃清華、黃薇:《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瓶考》

張浦生主編:《青花瓷鑒定》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編:中國文物大辭典(下冊)

李輝炳:《李輝炳陶瓷論集》

馮先銘:《中國陶瓷》

中國矽酸鹽學會主編:《中國陶瓷史》

南京博物院等:《揚州唐城遺址1975年考古工作簡報》

朱伯謙:《浙江兩處塔基出土宋青花瓷》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多棱鏡遊學:長按識別左圖二維碼關注,收獲最全面的文化遊學信息與最有趣的歷史、文化知識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再走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