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你辨別康熙青花:畫工細膩,線條纖細

從元代至今,青花瓷一直是瓷器燒製的主流,大量的碗、盤、缸等生活用瓷,都是以青花瓷這種形式燒製出來的。根據康熙青花瓷器實物及其所具的不同風貌和特點,並結合其乾支年款將其發展過程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紋飾特徵及繪製方法

圖1 康熙 青花纏枝花卉紋杯

康熙初年,由於當時仍處於朝代更替初期,社會並不穩定,時局的變動從而導致人民的心理發生轉變,尋找某些寄托。故康熙早期瓷器中除生活用具外祭器佔了多半,例如香爐。香爐腹部多繪蓮紋,器身上下均飾有兩道青花邊線,或有在龍頭前開尖內書年款者。早期的畫法一般有簡潔流暢,富於生活氣息的單線平塗法(圖1),還具有畫工細膩,線條纖細且剛柔並致的披麻皴法。

圖2 康熙 青花鳳穿花紋罐

康熙中期,在紋飾繪製方面採用傳統的工筆畫法,細膩傳神。山水多做斧劈皴,並參以透視原理,使畫面與顏色配合達到了難以從語言來敘述的某種境界,極為和諧統一(圖2)。此外,在器壁特別是筆筒上書全篇文章,如《滕王閣序》《前後赤壁賦》等,也開始出現。

到了康熙晚期,青花瓷器的裝飾手法與此前基本相類,唯圖案紋飾更趨向於向局部發展,景觀人物均有一定程度的縮小。

款識特色

瓷器於器底署本朝年款當始於明代永樂年間,雖在一部分宋瓷中見有底署“大觀”、“政和”年號者,當屬其濫觴。

圖3 康熙 青花纏枝花卉紋杯底款瓷片

圖4 康熙 青花雙龍趕珠紋盤底款瓷片大明嘉靖年製款

康熙早期,朝廷唯恐瓷器損壞後連同本朝年號同棄於廢土之中,故有“不尚尊號”的習慣。故很少具本朝年款者。而堂名,齋名和花押款卻廣為流行(圖3),還可見到繪製圖案於外底上的器物,但其中的祭器,於外壁上可偶見紀年款。書寫最多的當屬前朝年款(圖4)。

圖5 康熙 青花本朝年號底款瓷片

康熙十九年,清代官窯始建,同時也進入了康熙青花瓷發展的中期。同時也開始大量書寫本朝年款(圖5),為六字“大清康熙年製”。

圖6 康熙 青花閑章底款瓷片

圖7 康熙 青花雙圈無字底款瓷片

四字“康熙年製”的青花楷書款,均書於器底和內心,其中可見的有單圈,雙圈;無圈,雙方框、雙長方框、凹雕、凸雕、楷書、草書、六字三行,六字兩行、四字二行等,還見有閑章款(圖6)、雙圈無字款(圖7)、堂名款、吉語款(圖8)、繪有如秋葉、團鶴之類的花押圖記款以及完全無款者(圖9)。

圖8 康熙 青花雙圈吉語“玉堂珍玩美器” 款瓷片

圖9 康熙 青花花押底款瓷片

到了康熙晚期,青花瓷器中的款識可謂繁雜多樣除了已有的具本朝年款者,另有乾支紀年款,吉語款以及大量的堂名、齋名款出現在了器物的底部。著名的如“康熙辛亥中和堂製”等。圖形花押者也可見到。

原文作者:陳瀟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7月刊《康熙青花瓷的分期及相關特點》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