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花瓷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引進外來血液

青花瓷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引進、吸收伊斯蘭教地區的技術和文化藝術,其發生、發展與繁榮,與對外文化、經濟交流有很大關係。

1.青花瓷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器,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瓷坯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2.青花瓷小史

目前發現最早的青花瓷標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現在元代;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種。

3.青花瓷與伊斯蘭教地區交流的背景

陶瓷是連接中世紀東西方兩個世界的紐帶,同時又是東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梁。中國古代陶瓷的對外交流始於漢晉六朝,發展於隋唐宋元,鼎盛於明清時期,海洋交流區域逐步從東亞島弧擴展到印度洋兩岸、乃至大西洋兩岸,瓷器成為古代世界“中國製造”的標誌產品。青花瓷業發展過程中不斷引進、吸收外來技術和文化藝術,是中國與伊斯蘭教地區文化與經濟交流的結晶。

4.青花瓷顏色中的伊斯蘭審美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執壺

高38.8cm,口徑7.4cm,足徑11.5cm

故宮博物院藏

明初青花仿伊斯蘭銀、銅器造型者很多,除執壺外,還有折沿盆、花澆、盤座、燭台、扁腹瓶等。此器形仿自伊斯蘭銀水注。

青花瓷主要有兩種額色(即藍、白兩色),而藍、白兩色並不是漢民族文化崇尚的顏色。青花瓷的色彩和釉下彩裝飾技術與中國瓷器傳統的單色調及刻畫裝飾差別很大,甚至可以說,青花瓷器的出現是與中國瓷器傳統生產工藝的一次決裂。

青花瓷器起初並不受歡迎,明人曹昭在成書於洪武二十年的《格古要論》中記述“古饒瓷”時說——

“禦土窯者,體薄而潤最好。有素折腰樣、毛口者體雖薄,色白且潤,尤佳,其價低,於定(器)。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新燒大者、足素者,欠潤。有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

曹昭的描述反映了當時士人對青花瓷的態度,很顯然,這種新品瓷器不受漢族士紳的歡迎,他們認為,帶有“青色”和“五色花”的瓷器顯得非常粗俗。同樣,《格古要論》對“大食窯”的評價是——

“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拂郎嵌相似,嘗見香爐花瓶合兒盞子之類,但可夫人閨閣中用,非士夫文房清玩也,又謂之國窯。”

對“大食窯”作如是評價計程車人想必不會對源自“大食窯”技術的“景泰藍"有更好的看法。因為,此類具有濃鬱異域風格的器物不符合生長於農耕文化氛圍中士紳們的審美習慣。

《格古要論》中的觀點是元末明初士紳們對青花瓷的代表性評價,但是,這種評價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發生變化。

到明代中期,人們已經會欣賞、喜愛青花瓷器,並對其給予較高評價。

明人張應文在《清秘藏》中讚譽宣德青花——

“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桔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

明宣德 青花夔龍紋罐

高19cm,口徑15.8cm,足徑13.8cm。

故宮博物院藏

宣德時所用青料據明萬歷時王世懋《窺天外乘》和黃一正《事物紺珠》中所記為“蘇麻離青”,這種青料含鐵量高,含錳量低,在適度的窯爐氣氛下燒成後能呈現寶石藍般鮮豔的色澤,但由於含鐵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勻的黑色結晶斑點,與豔麗的藍色相互映襯,更增其藝術魅力。此罐之青花色澤即具有這一時代特徵。

這種態度轉化正是與日益繁榮的對外交流有很大關係。

藍、白兩色是阿拉伯、伊斯蘭教地區所崇尚的顏色。著名伊朗商法篇學者阿里·瑪扎海裡說,藍色是下波斯和波斯血統民族的皇家顏色。因此,藍色作為尊貴的顏色出現在伊斯蘭地區的宗教場所、王宮和喪葬儀式上。伊斯蘭地區各地清真寺的穹頂、門柱門楣以及外牆都不同程度地裝飾著藍色。

此外,根據中國古代文獻記載,西域各民族以及與之交往頻繁的中亞、西亞各民族,他們對白色的認識與漢民族也存在差別,這些民族以白色為“吉色”。經過長期尚藍、尚白審美傳統的積澱,藍色和白色成為這些民族滿足宗教、王權和風俗需要的色彩。這是中亞、伊斯蘭和中東地區喜愛“青白瓷器”的主要原因。伊朗阿德比爾神廟收藏的明代青花瓷,除了阿巴斯大王自己的收藏外,還有一些是薩菲王朝貴族和重臣的收藏,而且他們通常在青花瓷上鑽刻自己的印記,這表明,在中世紀的伊斯蘭地區,青花瓷是一種珍貴的財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