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風濕性關節炎疼痛怎樣緩解,艾灸調理有方法

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由風濕熱導致,風濕性關節炎表現為肌肉疼痛、關節疼痛;比如膝關節、腳踝關節、肩周炎、肌腱發炎等。這些關節疼痛常出現在氣象突變時,比如氣象轉冷或者下雨前,就很容易犯疼。嚴重的風濕疼痛會影響到心臟,所以,許多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等病症。出現的癥狀為心悸、氣促、心前區疼痛。

對於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主要是正氣不足,且受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導致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致關節機體病變。可以通過艾灸來來進行調理。艾草俗稱百草之星,用艾草製成的純艾絨進行施灸,對祛除風濕性關節炎有很好的作用。以下就由中科艾灸機器人來介紹一下哪些穴位可以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疼痛。

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曲池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足三裡: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阿是穴:這個穴位是位於病發疼痛處,疼痛位(可以是身體任意位置,哪裡痛灸哪裡)。


使用中科艾灸機器人艾灸療法,每天選一組穴位灸20-30分,每天一次。注意艾灸後不要劇烈運動,3小時內不要碰冷避免防寒氣入侵。風濕最怕濕和寒,因此在艾灸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暖,因艾草是純陽之物,所以在施灸的時候容易有口乾的感覺,這時候要準備一杯溫水,切不可直接飲用冷水,施灸過後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出汗倒吸寒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風濕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是在長久的不良生活習慣中所導致,所以想要達到祛風濕的效果,還要堅持施灸,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能達到最終的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