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歷史教育?

今天,我們需要什麽樣的歷史教育?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教育如何更好地發揮育人功能?如何教會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從歷史發展規律中思考分析問題、把握前進方向?全社會都在積極探索。

學生在參觀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王健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我們需要怎樣的歷史教育?

梁啟超曾言:“史學者,學問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歷史是人類群體的記憶。有了相同的記憶,個體便對群體產生認同,人類創造的文化由此世代相傳。因此,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會忽視歷史教育。一方面,學習歷史有助於提高人文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它對於加強民族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也有著重要作用。

跨越短板:從知識傳授到育人功能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研一學生楊東峰感慨,進入大學,歷史的“學法”就不一樣了:“在大學,提倡閱讀原典。老師會介紹對同一歷史問題的多種看法,每個視角都能得出自己的理解。”

記者通過小範圍調查發現,不少人回想起中學時代,常常覺得背好歷史書就是學好了歷史。

不可否認,史實記憶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學習歷史。但歷史的魅力不應局限於課本知識。好的歷史教師,不會隻讓學生們記住什麽時候發生了什麽事,而是會闡明某個事件為何發生,為何又在某個特定時間、地點發生,且將相似的歷史事件和概念對比分析,引導學生把握事件的機理。好的歷史教育給予學生的是一種“看歷史的思路”,一種適應未來社會的智慧。

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李偉科認為,公眾的歷史素養主要是在中小學階段的教育中養成的。掌握歷史知識是必要的,在此基礎上對歷史的思考,價值更大。能夠對歷史或歷史材料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能搜集、整理、分析歷史材料,得出自己的觀點,是重要的歷史素養,也是目前歷史教育應該加強的。

並不是所有人學歷史的經驗就是背誦、苦讀。池雨溪就讀於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她說:“我們學校的老師講歷史的方式挺前衛,會要求我們準備一些表演,還有寫劇本之類的活動。”

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張漢林直言,要實現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必須同時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入手。

比如,歷史知識體系如何構建,直接關係到歷史學科育人功能的發揮。這個基本原則就是,基於時代發展的需求去叩問歷史,基於學生成長的需要去反思歷史。”張漢林說,具體來講,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視角,重新梳理與解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在一定意義上,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從貧弱走向富強,從混亂走向和諧,從人治走向法治的歷史進程。但在這一進程中,人們遭遇過哪些重大難題?如何克服這些困難走到今天?只有置身這一巨集闊的歷史進程中,選擇與審視中外各種史實,才能凸顯當今中國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必要性,方能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自己的使命

多些主動:從記憶到探索

胡睿,就讀於同濟大學建築系,也曾是歷史學院的一名學生。“人們對歷史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是從中學教育中來的,它在幫助學生了解中外文明、傳承民族文化與記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或許也正因如此,這種公眾化的歷史和專業化的史學有所不同。史學研究訓練人的問題意識,使你在不斷追問中處理史料、反覆思考。”

大學歷史學的專業訓練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而初高中歷史教育更多的是歷史知識的普及。但無論是哪一階段的歷史教育,都應該展現出歷史的魅力。

“小學階段的課程強調孩子的主動參與、建構。在小學階段儘管沒有歷史課,但其實小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是比較高的。另外還需要一些直觀的、形象的東西來引發興趣,比如借助博物館,通過故事、評書、戲曲等多種形式來講述歷史。”史家教育集團語文教師張聰建議。

台州市博物館,中學生正在參觀。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互聯網時代,歷史學習不能再是從書本到書本,要實現線上線下的互動。”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楊鵬認為。

“對‘過去’的好奇是人類認知的本能,這從近年一些史學著作的走紅可以看出。基礎教育首先要讓學生領略到歷史本身的魅力,讓學生更多地融入‘發掘’歷史的‘現場’中去。如果以後的中學生一想到歷史這門課,腦海中跳出來的關鍵詞不再是背書,而是探索,那歷史教育就是成功的。”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研二學生顧小立說。

認清當下、認同群體、認識自我,是歷史教育價值從外到內的三個層次。如果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相匹配,那麽育人功效則可以更好地彰顯。例如,教師在尊重學生參與制定的教學規則的前提下,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去討論,平等、公正、友善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的觀點。那麽,文明、自由、法治、平等、公正、友善的觀念自然就會進駐學生的心靈。”張漢林分析。

絕大多數學生到高中畢業為止,基本上隻用教科書和老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這方面的改變需要整個社會少一些急功近利,也需要歷史教育多一些主動性。”李偉科直言,中國學生閱讀量太少,而歷史素養的形成只靠教科書和課堂教學,是不夠的。

建構認同:從自身族群到家國天下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薑萌認為,史學教育應當貫穿人的一生。歷史教育好不好,關鍵在於是不是讓大多數接受歷史教育的人認識到自己該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人,優秀的人。這裡不僅僅是指知識豐富,能汲取歷史智慧,更側重於人格健全,有理性而強烈的國族認同。

我們在歷史教育中致力於構建國家認同時,也不能忽視國際理解教育和學生人格教育。國家認同教育與國際理解教育結合起來,才不會走向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認同教育以學生人格教育為基礎,才是內在的和可持續的,這樣的歷史教育才是健康和健全的。”張漢林建議。

重慶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鵬宇用《羋月傳》等熱門小說、電視劇做引子講歷史,吸引了眾多學生。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相比於哲學、文學對史學的需求而言,史學對哲學、文學的需求更大。”薑萌認為,史學需要哲學提供“人”的內涵,史學需要文學提供表述的工具。“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正是體現了史學對文學的需要。

在教學中,薑萌就嘗試將哲學、史學與文學結合起來。去年,他給大一剛入學的學生開設了一門課程“史學應用”。他把這個課程的內容分成了幾個篇章,第一個篇章的內容是“史學基本素養”,偏重從歷史哲學的角度來講述史學的基本要素是什麽。在他看來,時間、太空和人,是史學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要素。還有一個篇章專門講解歷史劇,給學生布置的課程作業也是創作一個歷史劇本片段。

“這個嘗試,對我的知識和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實踐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很多同學表示收獲很大。”薑萌說,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在改變,學生也在改變。“今年可能會繼續開設這門課,我希望進一步改進課程設定。”

“思考歷史而不是背誦歷史”

位於萊比錫市的德國歷史博物館在其入口處刻著這樣一段銘文:“警告!歷史會讓人具有洞察力並導致其意識覺醒!”

這段銘文以幽默的方式點明了歷史教育的作用和影響。德國中小學歷史教育的目的也正在於此。

幫助學生形成思辨性“歷史意識”是德國的歷史教育的主要目的。為此,德國的歷史教學遵循特定的指導思想和教學原則。

首先,德國中小學的歷史教育是以能力為導向的。

歷史課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傳授“有關歷史的知識”,更多的是幫助學生獲得分析和判斷歷史的基本能力。“思考歷史而不是背誦歷史”是歷史教學的指導原則。例如,學生在學習古希臘至中世紀這段歷史時,重要的不是記憶這一時期的年代和事件,而是要思考以下的問題:一個創新的社會和傳統的關係是什麽?在什麽樣的條件下,不同出身和不同信仰的人們才能夠和平共處?一個社會內部為什麽會出現不同的生活形式?

不難看出,這些問題都具有明確的現實指向。這是因為德國的歷史教育具有現實導向。歷史教育並不只是為了讓學生記住過去,而是為了讓歷史啟發現在,指引未來。

以能力為導向,也意味著對歷史課教學內容的選取並不只是考慮學科知識的系統性,而是首先考慮其對學生能力發展的貢獻。

其次,德國中小學的歷史教育重視多元視角。

德國的歷史教育從一開始便重視讓學生明白,人們對歷史的敘述和認識是一種建構。這種建構雖然是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但有可能通過新的研究發現得到修正和補充,這就為學生批判地看待歷史提供了認識論上的基礎。正因為如此,學生應該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來看待歷史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提供的資料要兼顧人們對歷史的不同詮釋和解讀。

再次,德國歷史教育注重跨學科的合作。

例如在學習古人類遺址以及古代人類社會的歷史時,將歷史教學和地理教學結合起來。在學習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明以及當時的統治關係時,將歷史教學和德語、藝術和政治教育結合起來。跨學科的歷史教學有助於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更好地了解歷史。

最後,德國的歷史教育以學生為中心,重視保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開放心態。

柏林州的中小學歷史教學大綱規定,無論采取什麽樣的教學和學習形式,都一定要保持學生對於學習歷史的熱情和樂趣,利用好孩子對於歷史的好奇心和開放心態。為此,德國的歷史教學重視利用多種不同的歷史素材,如統計數據、競選廣告、電影、電視、招貼畫、照片、歌曲等。

除了教師講授之外,教師還會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小組討論、角色遊戲,模仿和體驗古代的生活方式(如按照歷史上的菜單做飯,模仿古代的衣著和髮型,體驗磨碎谷粒或者製作陶器等生產技術),讓學生虛擬地對話歷史人物或訪談時代見證人等。

此外,定期訪問歷史紀念館、博物館或參觀展覽也是歷史教學的固定組成部分。在柏林州,參觀校外的學習場地甚至是歷史教學中的必修項目。

綜上所述,德國歷史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地認識、分析和評價歷史及其對現在和未來影響的能力。歷史教育是要讓學生學會以歷史的眼光看待社會及其發展和變遷,更好地理解周圍的世界,獲得當前和未來生活的導向;能夠在有關歷史議題的公共討論中形成自己的判斷。

歷史教育旨在讓學生了解自己民族和國家的集體記憶,形成自我認同和國家認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歷史事件;學會接納和包容人們對歷史的不同詮釋;學會與他人合作以及求同存異。

說到底,德國歷史教育是為了培養能夠參與和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合格公民。

(作者孫進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授)

(本文原刊於《光明日報》2017年7月26日05版,推文轉自“光明微教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