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節腫痛別大意,別等到「類風濕關節炎」殘疾了才後悔莫及


中老年人的關節疼痛最常見的疾病有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等,其中早期容易誤診而且較難應付的就要數大名鼎鼎的「類風濕關節炎」了。

什麼是「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對稱性、多個周圍關節腫痛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晚期常常導致關節畸形,造成勞動力的喪失和致殘。

大部分在青壯年時期發病(80%發病於35-50歲),女性多見(女性病人比男性多3倍)。

類風濕關節的主要表現

類風濕關節的主要表現:1、關節腫和痛,特別是小關節,如手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的腫、痛和壓痛,晚期常常出現畸形;2、晨僵,是在早晨睡覺醒來時或者長時間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的關節僵硬,如膠黏著樣的感覺。

類風濕關節炎要做什麼檢查

血細胞分析、C反應蛋白、自身免疫學抗體檢測、關節的X線檢查;有些不典型的或者診斷較疑難的還需要關節CT或者MRI、關節滑液、關節超聲等進一步的檢查。出現關節腫痛怎麼辦?

及時到醫療機構骨科或者風濕免疫科就診,接受規範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反覆發生的關節腫痛,更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診治,以免貽誤病情,錯過早期治療的良機。

這方面的教訓過太多了:有的是類風濕關節炎長期被當作痛風來治療,不但治療效果差,還出現關節畸形,肌肉攣縮殘疾;有的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都破潰了,還被當作類風濕關節炎來治療,長期吃激素,副作用一塌糊塗;還有些中老年人乾脆就忍耐,認為上了年紀了,早期出現一點關節痛時不去診治,結果病情發展關節僵硬導致了殘疾,悔之晚矣!

類風濕關節炎能預防嗎?能根治嗎?

類風濕關節的病因尚不清楚,所以目前沒有特殊的預防措施。也缺乏根治這種疾病的特效藥。但是通過規範的治療,可以減輕關節腫痛等癥狀,減少和延緩關節的破壞,促進關節的修復等;有少數人在短期發作後也可自行緩解,不留後遺症。

類風濕性關節要注意什麼?

1、務必到規範的醫療機構風濕免疫科或骨科接受規範的診療;

2、盡量做到早期診斷、早期診療;

3、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了解類風濕關節炎相關科普知識,正確認識藥物的療效、不良反應等知識,學會與疾病共存;

4、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堅持規範化治療,定期到醫院複診,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護關節和軀體功能,保持工作能力,也能更好的監測和避免藥物的副作用等;

5、疾病有變化是,及時到醫療機構複診;

6、關節炎的急性期需要休息、製動;關節炎的恢復期要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關節功能的康復訓練;如有急性期伴發熱、內臟受累則需要臥床休息。

7、應戒煙,避免高糖、含有反式脂肪、油炸的食物和過量酒精,在飲食中添加魚油有一定的益處。

溫馨提示:

1、關節不痛了,不是疾病就好了,仍然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用藥治療;

2、類風濕關節的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用藥,絕大多數病人是安全有效的,不要過度憂慮,安心接受專業醫生的用藥是治療疾病最重要的措施。

3、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還是西藥為主;中藥或中成藥可有一定的輔助功效;

4、切勿相信所謂祖傳秘方、偏方,否則不但花了冤枉錢,還耽誤了疾病的治療。

附: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修訂的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

1)晨僵至少1小時(≥6周)。

2)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受累(≥6周)。

3)手關節(腕、MCP或PIP關節)受累(≥6周)。

4)對稱性關節炎(≥6周)。

5)有類風濕皮下結節。

6)X線片改變。

7)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

有上述7項中4條並排除其他關節炎可以確診類風濕關節炎。

杭川醫俠陳醫生,內科副主任醫師,歡迎關注,一起探討醫學和人生。

(註:文中未標註的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作刪除處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