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出現這3癥狀,要警惕頸動脈堵住了!腦供血不足,最好去查一下

經常感到頭暈、臉麻?可能是頸動脈堵塞了!

每個人的頸部兩側都各有1條動脈,分別是頸內動脈頸外動脈。頸內動脈是為我們的大腦提供血、供氧的動脈,而頸外動脈是為我們的頭皮、面部以及頸部供血、供氧的動脈。

不管是頸內動脈,還是頸外動脈,它們都是連接心臟和大腦的"交通樞紐",心臟動脈血液通過頸動脈泵入大腦循環,為腦細胞提供充足的營養元素。

通常,在頸部血管堵塞不嚴重的情況下,腦部尚能獲得充足血液,不會出現啥明顯的癥狀。

但是,一旦頸部動脈血管閉塞或者嚴重狹窄時,就會因為腦供血不足而出現一系列癥狀,主要包括:

(1)言語不清、流口水、面癱、一側肢體無力、走路不穩、莫名其妙地摔倒等;

(2)總是犯困、嗜睡,整天昏昏沉沉,有少數患者會發生性格變化,要麼沉默寡言,要麼多語暴躁;

(3)突發性的耳鳴、聽力下降、面部麻木、舌頭麻木、嘴唇發麻等。

導致頸動脈堵塞的原因有哪些?

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頸動脈狹窄的首要病因。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煙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都會刺激血管壁,造成血管內膜損傷。血管內膜受損,血液裡的脂類物質,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就會從損傷部位潛入到血管內膜中,對血管造成炎性刺激

此時,身體就會調動巨噬細胞進入血管內膜,吞噬低密度脂蛋白來「消炎」。可惜,請神容易送神難。

「吃的太飽」的巨噬細胞轉變成了泡沫細胞,沉澱在血管內膜裡不走了,並且隨著泡沫細胞的積累,就會在血管壁上長出淡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也就是我們說的動脈粥樣硬化

如果不及時乾預,這種粥樣硬化會「越長越大」,最終導致頸動脈血管管腔變窄,血流量變少,相應的腦細胞缺血而死。

懷疑頸動脈堵塞,需要做哪些檢查?

除了常規的血壓、血糖、血脂檢查外,還需要做一些更有針對性的腦血管健康檢查,像

(1)頸動脈超聲:可查看頸動脈內膜是否有增厚、斑塊、血管是否狹窄或閉塞;

(2)經顱多普勒:可測量腦底主要動脈的血液流動情況,查看是否有阻塞;

(3)其它的腦血管影像學檢查:可根據實際需要,選做顱血管CT成像磁共振成像造影檢查。

若堵塞程度小於50%,根據下述建議調整生活方式即可:

(1)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是所有的無法被人體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總稱。膳食纖維不僅不能被消化,還可以吸附大量脂質,從量上減少血液中膽固醇的量。

而且,膳食纖維會增加飽腹感,攝入一定量的膳食纖維攝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會相應減少。

播放GIF

(2)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

氧化過程導致血管損傷的重要「兇手」。體內有機物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就好比機械加工過程產生的碎屑,對血管有很強的破壞作用。一旦血管有損傷,就更容易沉積膽固醇,就好比坑窪的路面容易積水一樣。

而抗氧化劑的作用,說白了就是能抑製體內氧化過程的物質。抗氧化劑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油脂類(橄欖油、向日葵油、油菜籽油)、綠葉蔬菜、西紅柿、柑橘類水果、堅果等。

除了吃以外,還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材,我們可以泡水喝,像各種綠茶、白茶、石斛、黎王草茶等,堅持飲用,也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

其中黎王草茶中不僅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還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營養物質,曬乾後泡水喝,有助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保持血管彈性。

在我國,黎王草茶主要產自海南。去海南旅遊的,不妨帶點兒回家。

(3)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膽固醇只有和不飽和脂肪酸結合後,才能順血液流動到全身各處。如果缺乏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跟飽和脂肪酸結合。

飽和脂肪酸的結構十分穩定,不易變形,就像硬邦邦的鐵管子,尤其是跟膽固醇結合後,流動性會變得更差,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或加重動脈粥樣硬化。

因此,建議大家平時應該多吃不飽和脂肪酸。而且,與飽和脂肪酸相比,不飽和脂肪酸有更多的功效,它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增強記憶力。

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橄欖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核桃油、大豆油等油脂中。此外,我們熟知的魚油就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

如果堵塞程度大於50%,就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堵塞程度在50%-70%之間的,如果有不適癥狀,建議放支架;但是,如果沒有不適癥狀,建議藥物治療;

堵塞程度大於70%的,建議馬上放支架或進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最實用科學的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