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隻雞,改變了癌症研究軌跡,歷史欠它3個諾獎

一切都要感謝一隻雞。

那是1909年普通的一天, Peyton Rous博士大概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在自己的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即後來的洛克菲勒大學)辦公室裡看到一隻雞。

這隻雞是一隻普通的普利茅斯岩雞,帶它來的則是紐約長島一家農場的女主人。當然,這隻雞並不是農場主送給羅斯博士的年貨。它的肚子上長了一個腫瘤,農場主希望熱衷於研究腫瘤的Rous博士能夠給這隻雞做個手術,讓它活下來。

這隻雞就是一切的開始。

當年那隻長了腫瘤的雞

Rous博士欣然答應了農場主的請求,很快給雞做了手術,切除了腫瘤。不過這隻雞還是很快死於腫瘤複發。

重要的是被切除下來的腫瘤組織,在病理學上,研究者把它叫做肉瘤(sarcoma)。Rous博士沒有把這個腫瘤扔掉,而是把它切成小塊,移植給其他的雞。很快,健康的雞也長出了腫瘤,並能夠一代一代地反覆傳代,腫瘤也生長得越來越快,並且出現了轉移。

當時,研究者們已經發現禽類身上也能夠生長腫瘤,但是這是第一種被發現的能夠傳播的腫瘤。相關的研究報告於次年發表在《實驗醫學雜誌》上。

1923年,在顯微鏡前的Rous博士

隨後,Rous博士繼續進行研究,他把腫瘤組織磨成勻漿,並用盡辦法除去了勻漿中可能存在的細胞和細菌,再把無細胞的濾液注射給其他的雞。同樣,這些雞也在幾周之後長出了腫瘤。

Rous博士激動地得出結論,腫瘤可以通過比細胞更小的微觀介質,也就是病毒傳播!這種病毒也被命名為Rous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RSV)。

Rous博士的實驗首次證實病毒感染能夠誘發腫瘤,但是除此之外也沒啥,當時的人們並不認為鳥身上長的腫瘤會與人類有什麼關係,加上不久之後就爆發了一戰,直到一戰結束之後,對RSV的研究才又進入了科學界的視野,並開拓了後來的一系列重大發現。

RSV的發現正式揭開了癌症生物學的序幕。1966年,在RSV被發現55年以後,Rous終於拿到了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獎盃。這是諾貝爾獎歷史上經受了最久考驗的授獎,獲獎時Rous已有87歲,是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

獲得諾獎3年之後,Rous博士就去世了

從發現到獲獎,之所以時隔這麼久,不得不說羅斯博士的發現實在超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沒有意識到這項實驗的真正意義。直到20世紀60年代,理解羅斯博士發現重要性的時代來了。

1958年,Howard Temin與同事發現了RSV的一個特殊之處。普通的病毒在感染宿主細胞之後,會在細胞內進行大量的自我複製,導致細胞裂解,然後再感染其他的細胞。但是RSV不一樣,它會導致宿主細胞的結構特徵發生變化,彷彿已經與宿主細胞融為一體。他們認為,RSV感染恐怕與宿主細胞的基因組有些關係。換句話說,RSV把自己的基因融入了宿主的基因組裡。

這就很奇怪了。因為1961年,Crawford已經證實了RSV其實是一種RNA病毒。而根據中心法則,從DNA到RNA,再到蛋白質,這是一條鐵打的通路,RNA是沒法反向生成DNA的。

Temin堅信自己的實驗數據,他猜想,肯定存在一種能酶,能夠將RNA反向轉錄成DNA。縱然科學界對他的假設不屑一顧,但是Temin還是在尋找這種酶上花了十年的時間。終於,1969年,Temin和他的博士後Satoshi Mizutani找到了逆轉錄酶。幾乎同時,麻省理工學院的David Baltimore也在研究鼠白血病病毒的時候發現了逆轉錄酶。

這項工作讓Temin和Baltimore兩位研究者以及他們的老師Dulbecco在1975年共享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1975年,Howard Temin

至此,對RSV的研究已經讓我們在科研上前進了一大步,但是這依舊不能解釋癌症的起源。

逆轉錄病毒的發現,讓許多科學家認為,外來基因的插入是導致癌症發生的關鍵。但這僅僅還是個假說,除非科學家能夠在每一種癌症中都找到逆轉錄病毒。

研究者們狂熱地尋找著新的證據。然而接連發現的蛛絲馬跡,最終卻又以證實這些腫瘤中並不存在病毒病原體告終。

在這群科學家中,Harold Varmus和Michel Bishop發現了一個與研究初衷背道而馳的結論。

RSV中存在著一個名為src的基因,它是細胞癌變的關鍵。然而兩位研究者在正常的雞體內找到了src的同源基因,後來又發現同樣的基因存在於更多的物種。實際上,src是一個存在十分廣泛的基因,在物種之間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這意味著,src並不是病毒帶來的,而是原本就存在於我們的基因組中。與科學家的猜想相反,並不是RSV把src插入人類基因組,而是RSV在漫長的進化旅途中不小心「撿」到了這個原本正常的基因。

Varmus和Bishop發現了逆轉錄病毒癌基因的細胞來源,並因此在198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終結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癌症起源爭議,無論是病原體感染還是環境因素刺激,都是通過誘導自身基因突變,令原癌基因激活成為癌基因、或者是令抑癌基因失活,最終導致了癌症的發生。

1989年,慶功宴上的Varmus(右)和Bishop(左)

當然,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找到癌症的起源,更要進一步研究如何進行治療。

研究者們把目光放在了以src為首的原癌基因上。

在那個年代,DNA重組與基因克隆技術還處於萌芽狀態,連src的序列都沒有搞清楚,更不用說搞定它的蛋白產物了。最終,是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Raymond Erikson和他的博士後Joan Brugge利用免疫沉澱法,把src蛋白從細胞中「釣」了出來。

這個花了好幾年才得到的珍貴蛋白,最終被證明是一種蛋白激酶,而且特別的是,它是一種酪氨酸蛋白激酶。這是人類發現的首個酪氨酸蛋白激酶。它的作用底物則包括Ras和PI3K等重要蛋白。它們和它們所在的信號轉導通路控制著細胞的增殖、細胞周期調控和細胞遷移等於腫瘤發生密切相關的生理過程。

之後,研究者們又陸續發現了一系列基因,包括myc、EGFR、HER2/neu、和BCR-ABL等等等等。

這些研究打開了癌症研究新的大門,通過靶向癌基因突變及相關的通路,我們得以更精準、更高效地治療癌症。

2001年,FDA批準了首個酪氨酸激酶抑製劑伊馬替尼(格列衛?),作為費城染色體陽性慢性粒細胞白血病(Ph+CML)的一線治療藥物。伊馬替尼能夠阻斷RCR-ABL致癌蛋白的功能。由於這類藥物的發展,CML的五年生存率從1993年的31%上升到2003年的59%。

此時,距離Rous博士拿起手術刀已經過去了將近一百年。

參考資料:

[1]https://www.mskcc.org/blog/how-chicken-helped-solve-mystery

[2]http://jem.rupress.org/content/208/12/2351

[3]http://blogs.plos.org/workinprogress/2012/02/09/the-story-of-peyton-rous-and-chicken-cancer/

[4]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leukemia-chronic-myeloid-cml/statistics

雞年告別曲:這隻雞改變了癌症研究的軌跡,歷史欠它三個諾獎 !

- 完 -

更多閱讀

他連續吃糖60天,每天40杓,身體發生驚人的變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