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控不好,家人有責任!家有糖尿病的必看!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家庭與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糖尿病就像是打一場持久戰,在這場戰鬥中,家庭是糖尿病人的重要依靠。

【場景一】

【場景二】

【場景三】

一家人同吃一鍋飯、在同一屋簷下生活,通常有同樣的生活習慣,包括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家裡人口味都相似,食量大、喜油膩食物及甜食;體力活動減少、缺乏運動、長期靜坐的生活方式;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甚至一家人的性格特徵都是焦慮緊張、易怒或心境低落、鬱悶,這些負性情緒都會影響到血糖的正常代謝。

因此,家人的行為對糖尿病患者有著直接的影響,家人不僅僅是督促作用,而應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陪伴,甚至是改變,與他們一起學習糖尿病的基本防治知識,同他們多交流,引導他們積極服藥、主動控糖。

家人能為身邊的糖尿病患者做什麼?

教育

和患者一起學習糖尿病防治常識

比如,了解低血糖的表現和應急處理,以及如何採取措施

比如,如何早期發現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

比如,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知識

飲食

幫助患者選擇適合的食材,監督他們的日常飲食

飲食應該多樣化,堅持少吃多餐,定時定量進餐

如果條件允許,家屬可以配合糖尿患者把每天食物分成4~5次食用

多吃新鮮綠色蔬菜,以及適量的堅果和水果、粗糧雜糧

平時少吃精製的糖類,避免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少吃油炸食品以及紅肉

運動

要督促或陪同患者做適當的運動

規律運動可以幫助病友改善血糖控制,適量的運動應該是微微出汗即可

運動最重要就是持之以恆,循序漸進

最好有家人人陪伴,增強家庭運動的氛圍,使患者養成習慣

還要注重選擇運動裝備,選擇舒適的鞋子,在運動時避免損傷

藥物

督促患者按時服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服用降糖藥物時一定要聽醫生的話,家人可督促患者每天定時定量服藥

不能根據自我感覺減量或者停葯

定期去醫院檢查複診

監測

督促患者定時監測血糖,及時了解血糖波動情況

保證每天規律的自測血糖

如果本身血糖不穩定還需要增加監測次數

一般在早上起床時,測空腹血糖;還有在餐後兩小時測餐後血糖

這些都需要家人督促,甚至幫忙做相關的記錄

服藥很關鍵,家人幫忙記

在這場與糖尿病作鬥爭的過程中,家人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血糖控制未能達標[1],其中,用藥依從性差是重要原因之一。家人要幫助患者記錄臨床醫生推薦給患者最適合的藥物。讓我們看看臨床醫生經常說什麼吧!

傳統的降糖藥物有一定療效,但有些還是可能存在像降糖效果不佳、易引發低血糖或胃腸道反應、體重增加等副作用。對於年齡較大的患者來說,由於肝腎功能減退,有些藥物還是要慎用或是不用[2]。

二肽基肽酶4抑製劑(DPP-4抑製劑)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糖葯之一,低血糖風險低,也較少引起體重增加或是嚴重的胃腸道反應[3]。《中國老年2 型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8年版)》推薦二肽基肽酶4抑製劑(DPP-4 抑製劑)為老年基礎用藥之一[4]。

胰島β和α細胞就像身體內血糖水準的調控中樞,而二肽基肽酶4抑製劑(DPP-4抑製劑)會通過調節這個調控中樞,使它根據體內血糖水準高低而平穩運行。

最後告訴你,在中國臨床使用已將近10年的二肽基肽酶4抑製劑(DPP-4抑製劑)抑製劑,大部分一天只要服用一次,不容易漏服,更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有助於依從性的提高,而這對於糖尿病的長期管理非常重要!

攜手二肽基肽酶4抑製劑(DPP-4抑製劑),共同守護糖尿病患者

*本篇文章得到默沙東的支持

[1]中國糖尿病防治情況,中國衛生計生委宣傳司,2016

http://www.nhfpc.gov.cn/xcs/s3578/201604/41c62036d35e46b2981e70f35a15bf94.shtml

[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8; 10(1): 4-67

[3]王汝龍, 等. 2型糖尿病治療的新選擇DPP一4抑製劑. 中國藥學雜誌. 2014; 49(8): 702-4

[4]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內分泌代謝分會. 中國老年2型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8年版). 中華內科雜誌, 2018,57(9) : 626-64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