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脾胃虛弱 氣血不足 中醫用甘草

禁忌:

中滿證忌之。

性味:

味甘,生平炙溫。

功效:

1. 生用氣平,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

2. 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

3. 入和劑則補益,入汗劑則解肌,入涼劑則瀉邪熱,入峻劑則緩正氣,入潤劑則養陰血。

4. 能協和諸葯,使之不爭,生肌止痛,通行十二經,解百葯毒,故有國老之稱。

性狀:

大而結者良。

製法:

補中炙用,瀉火生用。

配伍:

白朮、苦參、乾漆為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並用者。

備註:

(1)「入涼劑則瀉邪熱」:白虎湯瀉心湯之類。

(2)「入峻劑則緩正氣」:薑附加之恐其潛上,硝黃加之恐其峻下,皆緩之之意。

(3)「入潤劑則養陰血」:炙甘草湯之類。

(4)「解百葯毒」:凡解毒藥並須冷飲,熱則不效。小兒初生拭去口中惡血,綿漬汁令咂之能解胎毒。

(5)「中滿症忌之」:甘令人滿,亦有生用為瀉者,以其能引諸葯至於滿所,仲景治痞滿有甘草瀉心湯,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瀉。

(6)「達莖中腎莖用梢」:梢止莖中痛,淋濁證用之。

(7)胡洽治痰癖十棗東加甘草,東垣治結實與海藻同用,丹溪治勞瘵,蓮心飲與芫花同行。非妙瓡精微者不知此理,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等分,棗十枚。

(8)仲景方及後人益氣、補中、瀉火、解毒諸劑,皆倚甘草為君,必須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

免疫中草藥甘草抗潰保肝免疫抗癌(2004.06.08 中國時報)

孫安迪(台大醫師、微生物免疫學博士)

甘草為豆科甘草屬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莖。其化學成分為:三類、黃酮類、多糖類、生物鹼類和其他。

甘草有免疫、抗癌作用,抗老、抗氧化作用,保肝、抗潰瘍作用,降血脂、抗凝血作用,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甘草多糖能誘生γ-干擾素,有免疫調解作用;甘草甜素能提高白血球,作用類似黃耆多糖、人蔘多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也有免疫調解作用。

甘草類黃酮有抗氧化作用,對超氧陰離子和羥自由基有清除能力。甘草對胃液分泌有抑製功能,具有抗潰瘍的作用。甘草能促進胰液分泌,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抗心律不整,抑製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臨床上可治療消化性潰瘍、病毒性肝炎、支氣管氣喘、血小板減少性紫斑、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皮膚病、感染性炎症、愛滋病。用甘草甜素治療愛滋病帶原者效果較好,用藥後免疫功能增強。

德國研究人員2003年6月在《刺胳針》雜誌報告說,甘草甜素在實驗室培養皿中明顯抑製「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複製,高劑量的甘草甜素幾乎可阻斷培養皿中SARS病毒的複製。而香港和台灣等地用來治療SARS的「雷巴威林」(ribavirin),卻幾乎不具抑製效果。

甘草煎劑,一般用3﹣9克,大量可用30﹣60克。凡中滿腹脹者忌用。甘草當大量服用數日,或小量長期服用,部分人可導致水、納瀦留和低血鉀,出現血壓升高、水腫、四肢無力、痙攣麻木、頭暈、頭痛等。老人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合併有腎臟病、高血壓者應慎用。

名稱:

甘草/生甘草

課本參考:

Lotusea中草藥學 283.00頁

分類:

補虛葯 — 補氣

功用:

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袪痰,緩和藥性,緩急定痛。調和諸葯。益脾和中。

性味:

甘. 平。

歸經:

十二經

用法用量:

五分至三錢,煎服。

藥名及炮製:

生甘草、生草、粉甘草(生用,多用於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甘草、炙草(蜜炙用,多用於補中益氣。)清炙草(炒用。)

方例:

炙甘草湯《傷寒論》:炙甘草、生薑、人蔘、地黃、桂枝,阿膠、麥冬,麻仁、大棗、酒治心 動悸、脈結代。

應用:

1.用於脾胃虛弱及氣血不足等症。甘草味甘性平,能補脾胃不足而益中氣,對於脾胃虛弱之症,常與黨參、白朮、茯苓等補氣健脾葯配伍應用;對於心血不足、心陽不振之症,可與補血養陰及溫通心陽葯如阿膠、生地、麥冬、人蔘、桂枝等品配合應用。

2.用於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甘草生用則能瀉火解毒,故常用於瘡癰腫痛,多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對咽喉腫痛,可與桔梗、牛蒡子於等配合應用,有清熱利咽的。

3.用於咳嗽氣喘等症。本品甘緩潤肺,有袪痰止咳的,在臨床上用治咳嗽喘息等症,常與化痰止咳藥配伍應用,作為輔助之品。因其性質平和,故不論肺寒咳喘或肺熱咳嗽,均可配合應用。

4.用於腹中攣急作痛。本品有緩解攣急之央A常與芍藥配伍,治腹中攣急而痛。此外,甘草還能緩和藥性,有減低或緩和藥物烈性的作用,歷代本草文獻上並載有本品有解藥毒作用,可供研究。

文獻摘錄:

《本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腫,解毒。」

《別錄》:「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葯毒。」

《用藥法象》:「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

《湯液本草》:「附子理中湯用甘草……,調胃承氣用甘草……,此緩之之意;小柴胡有柴、芩之寒,參、半之溫,用甘草和之;建中湯用之,以補中而緩脾急。」

備述:

1.甘草是一味常用的藥物,一般認為本品在方劑中只是作為輔助、矯味之用;其實根據臨床實踐的體會,它本身確實具有一定的效用,如炙甘草湯補心氣、振心陽,甘草乾薑湯溫潤肺脾,芍藥甘草湯緩急定痛,甘桔湯袪痰利咽,銀花甘草湯清熱解毒等,都是用它作為主葯的。

2.甘草又能緩和藥性,如四逆湯用本品以緩和乾薑、附子的溫熱,調胃承氣湯用本品以緩和 大黃、芒硝的攻下作用等。3.甘草甘緩,凡濕阻中焦、脘腹脹滿者用之能令人氣窒滿悶,故在使用時必須注意。

科屬:

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和根。

藥用部份:

植物的根莖和根

英文名稱: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Or G. inflata Bat. Or G. glabra L.s root or root bulb

圖譜

藥名:

甘草

拚音:

GANCAO

來源:

為雙子葉植物葯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狀莖。

功效:

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葯。

主治:

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厥;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本經》:」主五臟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別錄》:」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髒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藥性論》:」主腹中冷痛,治驚,除腹脹滿;補益五臟;製諸藥毒;養腎氣內傷,令人陰(不)痿;主婦人血瀝腰痛;虛而多熱,加而用之。」《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解冷熱。」?《珍珠囊》:」補血,養胃。」?《湯液本草》:」治肺痿之膿血,而作吐劑;消五發之瘡疽,與黃耆同功。」?《綱目》:」解小兒胎毒、驚?,降火止痛。」? 《中國藥植圖鑒》:」治消化性潰瘍和黃疸。」 【性味歸經】 甘,平。?《本經》:」味甘,平。」?《別錄》:」無毒。」?《本草衍義》:」微涼。」? 《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溫。」 入脾、胃、肺經。?《湯液本草》:」入足厥陰、太陰、少陰經。」?《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心、脾二經。」?《本草通玄》:」入脾、胃。」?《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煎水洗。 【用藥忌宜】 《醫學入門》:痢疾初作,不可用。《藥品化義》:味厚而太甜,補藥中不宜多用,恐戀膈不思食也。《本草正》:中滿者勿加,恐其作脹,速下者勿入,恐其緩功。 【藥物配伍】 《本草經集注》:」術、乾漆、苦參為之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配芍藥,滋陰養血,緩急止痛;配滑石,清熱暑,利水和中;配烏梅, 生津止渴。

別名:

美草、蜜甘(《本經》)、蜜草、蕗草(《別錄》)、國老(陶弘景)、靈通(《記事珠》)、粉草(《群芳譜》)、甜草(《中國葯植志》)、甜根子(《中藥志》)、棒草(《黑龍江中藥》)

處方名:

甘草、生草、粉草、粉甘草、生甘草、炙草、炙甘草、草梢、甘草梢、生草梢等 處方中寫甘草、生草指生甘草,為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片,生用入葯者。偏於清熱解毒。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勻,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攤晾,然後入葯者。偏於潤肺和中。草梢、甘草梢、生草梢均為甘草根的末梢或細根,洗凈,切小段入葯者。偏於清熱利尿。

商品名:

目前甘草商品一般分為東甘草和西甘草兩種。 東甘草,又名東草,為產於東北、河北、山西等地者。 西甘草:又名西草。為產於甘肅、內蒙古、青海、陝西、新疆等地者。 此外還有以下傳統商品名稱: 梁外草:產於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一帶者。 王爺地草:產於寧夏巴盟的阿拉善左旗者。習慣認為梁外草及王爺地草質量最優,為地道藥材。 西鎮草:產於內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及寧夏陶東、平羅一帶者。屬於西草。 上河川草:產於內蒙古伊克昭盟拉達特旗一帶者。屬於西草。 邊草:產於陝西北部靖邊、定邊一帶者。屬於西草。

西北草:產於甘肅尼勤、慶陽、張掖、玉門等地者。屬於西草。 下河川草:產於內蒙古包 頭附近的土默特旗、托克托和林格爾等地者。屬於西草。 東北草:產於內蒙古東部、遼寧的昭烏達盟、吉林的哲盟、黑龍江的呼盟等地者。屬於東草。 新疆草:產於新疆者。屬於西草。皮甘草:又名帶皮甘草、帶皮草、皮草。為採收加工後保留栓皮者。 粉甘草:又名刮皮甘草、刮皮草、白粉草、粉草。為採收加工後颳去栓皮,切成長段者。 把甘草:為在加工過程中切成長段、紮成把者。 甘草節:又名粉草節、草節。為甘草根及根莖中充填有棕黑色樹酯狀物質的部分。 甘草頭:又名疙瘩草、疙瘩頭。為甘草根莖上端的蘆頭部分。

甘草稍:又名草稍、生草稍。為甘草根的末稍部分或細根。 均以皮細而緊、質堅體重、紅棕色、粉性大、甜味濃、乾燥無雜質者為佳。

藥用部位:

本植物根莖上端的蘆頭部分(甘草頭)、根的末梢部分或細小根(甘草梢)、根或根莖內充填有棕黑色樹脂狀物質的部分(甘草節)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光果甘草分布新疆。黃甘草分布甘肅。脹果甘草,分布新疆、甘肅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

秋季採挖,除去莖基、枝叉、鬚根等,截成適當長短的段,曬至半乾,打成小捆,再曬至全乾。也有將外面栓皮削去者,稱為」粉草」。置乾燥通風處,防霉蛀。

拉丁名:

藥材Radix Glycyrrhizae原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 L.,黃甘草Glycyrrhiza kansuensis Chang et Peng,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Batal.

炮製方法:

甘草:揀去雜質,洗凈,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晾乾。

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變為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甘草片100斤,用煉熟蜂蜜25~30斤)

《雷公炮炙論》:」凡使甘草,須去頭尾尖處,用酒浸蒸,從巳至午出,暴乾,細銼使。一斤用酥七兩,塗上炙,酥盡為度。又先炮令內外赤黃用良。」《綱目》:」方書炙甘草皆用長流水蘸濕炙之,至熟颳去赤皮。或用漿水炙熟。」《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

出自《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甘草,生河西川穀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采根,暴乾,十日成。」陶弘景:」甘草,今出蜀漢中,悉從汶山來,赤皮斷理,看之堅實者是。枹罕草最佳。亦有火炙乾者,理多虛。又有如鯉魚腸者,被刀破,不復好。青州間亦有,不如。又有紫甘草,細而實,乏時可用。此草最為眾葯之主,經方少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本草圖經》:」甘草,今陝西、河東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高一、二尺,葉如槐葉,七月開紫花,似柰冬。結實作角子,如畢豆。根長者三、四尺,粗細不定。皮赤,上有橫樑,梁下皆 細根也。采根,去蘆頭及赤皮。孫思邈論雲,有人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稱大豆解百葯毒,嘗試之不效,乃加甘草為甘豆湯,其驗更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