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甘草炮製不同 功效有異(附病例)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主產於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其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因炮製不同而功效略有偏向,在臨床應用中生甘草偏於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為多;炙甘草多緩急止痛、益氣復脈等。唯其「調和藥性」一用最受爭議,生用、炙用各有說法。又因其「調和藥性」可理解為調和藥物之間的寒熱溫涼或毒性作用。故今就前輩觀點,結合文獻,總結甘草的炮製方法不同與調和藥性作用的關係。

炮製發展源流

不同的炮製方法,多取決於同一時代背景下的中藥飲片炮製技術的高低。

《神農本草經》記甘草「生河西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日除日,采根暴乾,十日成」。故當知《神農本草經》中對甘草的炮製方法是曬乾。《傷寒論》載方有113首,含甘草的方劑約有70首,其中有67首方劑用炙甘草。《說文解字》中「炙,炮肉也。從肉,在火上」則可理解為,不加輔料去烤,應用藥材乃直接烤製或炒製方法。《傷寒論》首次提出了炮製甘草。直到南北朝時期,雷敩所著《雷公炮炙論》提出了對甘草的酒炙、酥炙、炒的方法。而在孫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才有蜜製甘草的方法,可知仲景時代皆為生甘草或炒甘草。然而對於甘草能「調諸葯」功效的記載卻由來已久。歷代炮製方法雖有不同,但都可選擇應用於方劑中以「調和藥性」,而方中甘草一味葯偏用於調和方劑中藥物之間的寒熱溫涼。

不同炮製方法

與調和藥性的應用

《本草綱目》:「甘草外赤中黃,包兼坤離,味濃氣薄,資金土德。協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善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贊帝力而人不知,斂神功而己不與,可謂葯中之良相也。」故甘草之調和藥性乃因其主土氣而同兼離火。湯藥入胃,猶如食飲入胃,需胃之腐熟,脾之運化,方能令葯之偏性達於周身病處除疾。今雖諸葯相合,配伍利病,然其中藥性各異,寒熱相離而不守者;或病雖重卻需緩緩圖之者;或方劑之力當緩緩達其病所者;或葯病得力,但恐傷其脾胃者,常於方中稍加甘草一味,則其所慮除矣。此皆取甘草「調和藥性」之功。故甘草調和藥性的功效非僅對於寒熱錯雜之證。又甘草有炮製不同,分為生甘草、炒甘草、蜜炙甘草等等,雖皆有調和藥性之功,然何時選用何法,又當求之醫者之心。

生甘草

生甘草者,乃直接曬乾切片製成飲片。因期間不再加工製作,故得先天之性最強。外赤而內黃,離包坤土,得土中陰氣最強,其味甘而性涼,長於清熱解毒,緩急止痛。於治療外感熱病或內傷熱病的方劑中,可達清熱解毒的功效。又因其甘味明顯,用量雖少,然甘之緩和功效非作用於疾病,而轉達於方劑配伍本身,故於清熱方中,甘草一味雖亦有清熱解毒之效,但更重要的是取其「緩和」之性,緩和清熱方或溫熱方中藥力迅猛之弊,而令其藥力徐徐圖之,祛邪務盡而不傷正,或給予正氣恢復餘地。此乃生甘草調和藥性之因也。茲舉病案如下:

黨某,女,58歲。反覆咳嗽一月余。曾服用抗生素,改善不明顯。現咳嗽咯黃痰,略有氣喘,形體偏瘦。平素怕冷,受涼則加重,疲倦,夜間汗出。十多年前年患過過敏性鼻炎,每於春季加重。X光顯示:兩肺紋理增多、增粗。予以小柴胡東加味,處方:柴胡20克,生甘草5克,黃芩12克,薑10克,北15克,25克,5克,生15克,6克,7劑,每劑加紅棗10枚,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服。二診:服藥後咳嗽明顯減少,略感覺氣短,處方:柴胡15克,生甘草5克,黃芩10克,薑半夏10克,黨參12克,北沙參15克,五味子10克,生石膏15克,連翹20克,乾薑6克,紅棗10枚。14劑,煎服法同前。三診:癥狀平穩,上方去連翹,14劑。

按:該患者體形偏瘦,暗黃面色,曾有過敏性鼻炎病史,每逢春季加重,故用小柴胡東加減。其方中所以用生甘草者,因其上焦有熱,用生甘草取其輕清上浮,引方中各清熱解毒藥上行達肺,且生用又不至於克制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再者,性味甘緩能緩肺熱上炎令鼻炎加重,此所以用生甘草之思。

炒甘草

炒甘草者,為暴乾的甘草,不加輔料直接炒製焦黃而成。味甘,性燥。秉土性,又因炮製而兼有火熱之性,去其涼而得其燥,能使陽明燥金得用。故善於補中益氣,顧護胃氣,乃仲景之常用藥。加於方中,雖有燥性然仍可以甘緩之,以溫補中,最能顧護脾胃,使湯藥入口而胃氣不傷。甘入補脾,能緩,故湯液用此以健中焦,如桂枝湯類、小柴胡湯類等等。又炒用僅去其寒涼之性,無礙胃留濕之患。能補中焦脾土而不傷,再有甘緩不滯之性,能令和胃氣自降。

趙某,男,47歲。初診:乘飛機後,左耳發悶,好似完全閉塞,迄今半月尚未恢復。以往乘飛機耳刺痛與耳鳴經1~2天即自行消失。耳科檢查:左耳鼓膜內陷,聽力減退。稍有咳嗽。舌苔黃膩,質稍紅,脈弦。證乃肝膽鬱熱,治宜清泄肝膽以宣通耳竅,方從小柴胡東加減。處方:柴胡9克,黃芩6克,半夏9克,焦梔子4.5克,丹皮9克,象貝12克,炒牛蒡6克,薑蠶6克,炒甘草3克。七劑。8月16日二診:服上方後,左耳閉塞感稍消除,聽力恢復。耳科檢查,左耳無充血,耳咽管通暢。電測聽力,左耳聽力已正常。處方:上方去薑蠶。七劑。

按:由患者舌脈可知,其當為熱鬱少陽,火熱炎上而影響上竅,所以見聽力減退等癥狀。方用小柴胡湯以和解少陽,去人蔘、生薑、大棗者,因其無胃虛之證,用之易留邪助熱。用梔子、丹皮清三焦氣血之熱;浙貝、牛蒡子化痰利咽,清肺止咳;薑蠶開竅復聽力之功。所以用炒甘草者,一為補脾胃而不助濕邪化熱,胃和則通降調順;二為於大劑清熱化痰葯中配以溫燥之葯,使陰陽調和,不至於或許寒涼,況炒甘草又不似炙甘草有礙濕之弊,誠不可代也。,又可如平胃散、藿香正氣散之類皆可參之。

蜜炙甘草

蜜炙甘草者,為甘草炮製過程中加入蜂蜜炮製而成。甘草本身味甘,現又兼得蜂蜜甘味,其甘之味大於炒甘草,性溫而不燥,在補中氣之餘又能潤肺止咳。常用於治療內傷咳嗽,或其他陰損疾病方中。其加蜜炙,增其甘味,故善顧護中氣,又能增加甘味的緩和之性。對於治療內傷疾病,若中焦脾胃大虛,或藥物峻猛,或藥物寒熱錯雜明顯者,取其重甘緩之用也。然此葯雖有重緩之力,又於其本滋膩之品,用量雖小,亦不可長期使用,恐其滋膩礙胃,反而影響藥物吸收。以此之大緩之力,經藥物入胃,循經入而不失其常,故曰調和諸葯。

上甘草一味,因其炮製不同而性為有異,功效相別。臨床方葯取其調和藥性功效皆依賴其「甘」之輕重再兼其他,綜合用之。茲舉病案如下:

沈某,男,39歲。兩天前因受風後出現感冒癥狀,自覺頭痛、身疼痛,全身有拘緊感,口乾,血壓130/90mmHg,既往體健,無高血壓病史。舌尖邊紅苔白,脈弦。營衛不和,少陽樞機不利。治以調和營衛,和解少陽。方宗小柴胡桂枝東加減。處方:柴胡15克,大棗4枚,清半夏12克,黃芩10克,生薑3片,黨參15克,葛根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茯苓20克。三付水煎服。二診,葯後癥狀大減,頭痛、身體疼痛已消,血壓正常,仍口乾,舌脈同前。處原方再進五付,葯盡病癒。

按:此病例乃河北中醫學院花金芳教授臨床所治病例。患者癥狀看似葛根湯證,然觀其舌脈則不然,脈弦知為少陽樞機不利,津液不布之證,故取柴胡桂枝東加葛根茯苓。從和解少陽,升津舒筋,調和營衛,解表祛邪兼以利濕。方中但用炙甘草者,乃今所用之蜜炙甘草,其用意有二,一取小柴胡湯和桂枝湯中炙甘草能補中益氣,蜜炙而增強甘緩之性,不至於令過於流傳。以防肝木克脾土之患;二者,小柴胡湯入少陽,桂枝湯入太陽,若無甘草之調和,則二方當各行其道,不相接續,今用之使祛邪由少陽始而從太陽出,乃六經相承。故此方中炙甘草之效實為精妙也。

上三個病案皆選用柴胡劑加減,然而方中選用的甘草卻因選效不同而炮製各異,此當說明中藥的炮製於臨床中的重要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