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回沈博陽先生:中國職場社交,沒有最懂只有略懂

看到沈博陽先生這幾天發表的文章,談到了赤兔下線的諸多內幕和他對中國職場社交未來發展的一些看法。對於曾在職場社交賽道上競隊奔跑的老對手,我非常認同他曾經在跨國企業體制下的突圍與努力,回看15年時躊躇滿志誓言打破跨國企業中國生存魔咒,並在短時間內就推出了立志成為“最懂中國職場的社交app”赤兔,之後幾經波折到抱憾放棄……

他在文中提到的許多複盤思考,對於所有需要在跨國企業體制下仍有創業情懷的職業經理人,都是難得的金玉良言。

有不少業內的朋友這兩天轉發沈先生的文章,問我對他給脈脈“貼標簽”的看法。作為堅持近六年的脈脈創始人,恐怕無法苟同,也不得不澄清幾句。當然,一場戰役的勝敗,各方的回憶表達必然是多個版本。

脈脈為何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走出來,我想我也有資格說一些心得和真實感受。實際上,我們和領英中國的同事們定期也有相互的交流拜訪,我們對同一領域內的競爭對手保持尊重和敬意,只想在這裡多提供一些從業內角度的複盤觀察,以及對中國職場社交有無未來的淺見。

脈脈是“披著領英外皮的匿名社交app”嗎?

沈先生文中提及脈脈的發展,大意是說走到今天甩開對手們幾條街,不過是依靠了領英和赤兔想做又不能做的匿名社交。如果今天他還在擔任赤兔的精神領袖,我能理解藐視對手對內部鼓舞士氣的重要性,但現在作為職場社交領域的專家,把脈脈取得的成績和匿名產品直接劃等號,就有些不尊重事實和主觀臆斷了。我下面用真實數據來說話:

目前脈脈職言(匿名板塊)的每日訪問用戶數(DAU)僅佔脈脈app的DAU不到10%,準確的說是介於8.5%-9.5%之間。每天100個使用脈脈的小夥伴,只有不到10個人訪問職言板塊,如果憑此就封我是“匿名社交平台”,恐怕90多個大活人不答應……

大家會問剩下的用戶去了哪兒?在幹啥?概括來說,在脈脈app上通過幾年在行業頭條、實名動態、主題等產品形式的組合迭代,我們留住了一批以行業角色細分並參與不同主題深度交流的用戶。(本文後面會有配圖示例)這是“披著領英的皮兒”嗎?恐怕這些用戶並沒有被誰要求在兩個平台上同步說相聲,也不可能這麽真實扮演多個角色還能討論得此起彼伏。

匿名社交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是暗黑吐槽向的八卦,這取決於產品的運營策略方向。當脈脈用戶留言告訴我,在職言上泡了很久,得到匿名的脈友們給他的建議後,才鼓足勇氣跨界走入互聯網大廠並成功轉型時,我們收獲到的是他對陌生人們熱情相助的感激和肯定。

簡言之,匿名從來都不是脈脈平台的全部,所謂“披著領英皮兒的Secret”不免指鹿為馬。領英中國的發展恐怕沒有達到公眾預期, Secret在國內也退出舞台,試問如果“皮薄、餡涼”,為啥脈脈這個“土包子”反倒就能“蒸蒸日上”?

中國用戶對職場社交只有三個強需求?

再說點關於職場社交的乾貨思考。

“中國用戶對職場社交只有三個強需求:匿名社交、找工作、建立人脈。”

——真是這樣嗎?

我覺得沒從現象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無論是找工作還是建立人脈,甚至在匿名社交裡吐槽或者看別人的意見,這些都可以定義成“信息的獲取與交換”,但再往上一層,每個用戶最終還是要在職場裡成長,個人的成長才是最頂層的需求;同時,在信息交換這一層下面,是怎麽能有效實現的問題。

就人脈搭建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加好友”或者“關注”就叫人脈了。職場社交平台的重要價值,就是如何營造出一個特別的“場”;如果用酒桌文化來比喻,為什麽人們常常要吃飯喝酒才能交朋友,並不完全是因為酒精,而是在那個環境下形成的特定儀式感和氛圍,讓彼此願意卸下偽裝,釋放建立聯繫乃至信任的信號。

去年夏天我們對脈脈過去幾年的發展做了一次認真的複盤,我們曾經非常強調過單純在“找人脈、找關係”上的關係網搭建價值。但我們也看到,如果僅僅就做一個換名片say hello 的平台實際上對用戶來說,遠遠是不夠的。

中國用戶是怎麽使用領英的呢?我們和一些外企員工交流過,反饋是,我每次換工作前會去更新一下上面的公開簡歷,最好是純英文寫,看著更加有“逼格”、“高大上”;再就是,公司內升職或者跳槽履新後,在平台上要記得更改最新的title職稱,然後收獲很多塑料姐妹花的“Congratulations”點讚祝福……

當然,這種訪談不一定是所有用戶的使用“典型路徑”,但也讓我們及時驚醒——如果僅僅就在跳槽升職的人脈聯繫上做文章,這並不能解決一個年輕人走入職場後的成長需求,這僅僅是故事的一半。

而在所有的工作切換的高光亮點之間,每一段默默發力的成長期,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職業發展脈絡”。這是為什麽我們去年8月將脈脈的品牌使命更新為“成就職業夢想”,我們認為脈脈平台不單純是解決用戶跳槽找工作的事情,更應該進一步滿足他們日常的職場成長需求。

今年我們進一步把這個表達落地,以“職場就是兩個脈字”傳遞對“人脈連接機會、職脈打造自己”的雙重價值。在我們看來,能否讓真實職場身份的用戶們在你的平台上能真正互動起來,直接關係到對職場社交的價值判斷——到底是只有“匿名社交、找工作和人脈”三件寶,還是我們說的“人脈X職脈”。

如何讓職場人在平台上聊起來?

運營背後的洞察是關鍵

說到這個話題,我不得不先從中西文化在陌生人社交的習慣差異談起,或許能部分解釋國外產品直接落地中國為何水土不服。

我從清華畢業剛去美國馬裡蘭大學繼續念博士的時候,偶爾周末參加同學辦的聚會,發現美國的同學們非常習慣和享受這種“social party”,他們拿著酒杯和小吃,幾個不怎麽認識的人很快就能嘻嘻哈哈聊在一起,而每每這個時候像我這樣的中國留學生就會如坐針氈。

你說這是語言問題嗎?我曾經安慰自己說嗯嗯應該是這樣吧。但當我從搜狗離開創業做脈脈之後,哪怕在國內很多行業大活動上,我仍然有類似的社交恐懼和不適感!

中國用戶大多數或許和我類似——我們很難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下實現“破冰”互動。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絕望,現實場景下都如此,放到線上的社交平台有可能改變嗎?有辦法找到突破點嗎?

想想我們參加過的行業大會,無論是作為台上嘉賓,或者台下的聽眾,始終都有一種距離感,一種仰視大咖的感覺。每次大會之後,都會有銷售和商務合作崗位的陌生人衝到我面前,以前是希望換名片,現在流行的是加個微信。

但我知道這是一部分特定職業的崗位需求,如果看更多數的普通職場人,實際上他們對所謂的大咖、大牛們,保持著一種尊敬但不奢求近距離交流的預期。因為這種不對等的仰視感,讓用戶們無法真正形成親切的交流!哪怕我們在微博平台上看到明星和粉絲,也更多是眾星捧月的單向交流。如果哪一個職場社交平台這麽做,我要告訴他,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

我也曾經看到領英或赤兔做過線下的影響力論壇活動,邀請李開複、李寧等令人敬仰的前輩大咖出席,和參會者做有關職場、創業和人生發展的心得分享。

說心裡話,當然羨慕過,我們哪有這樣的資源和面子請大咖來助陣啊?但我觀察現場的用戶們與大咖們仍然是一種粉絲與偶像間的單向收聽,加上幾個現場的風趣問答,祥和氣氛下嘉賓們微笑點頭,聽眾們若有所思,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在我看來,如何創造出一種“平視”或者略“仰望10度”的溝通氛圍,才是職場社交真正能夠盤活的運營之道。

這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完全插科打諢段子手,出門左轉去微博;完全抖知識掉書袋,用戶幹嘛不去知乎謝邀?這真的是一整套複雜和微妙的循環實驗,你需要很精細的設置能讓用戶既自由參與無壓力,又彼此爭先恐後去吐點“乾貨”的氛圍。用戶們彼此具有近似的職場資歷,都是工作幾年,在同一個行業,或者有一些行業小牛小咖在其中,但不至於令人90度仰望到脖子酸痛……

大家常說,“有圖有真相”,我就拿今天中午在脈脈實名討論板塊的截圖來展開說一下。今年4月,我們上線了“主題”,在原有的實名討論下根據不同用戶的職業屬性和興趣,推薦相應的主題討論板塊。

可以從下圖中看到(考慮到用戶個人隱私,將真實姓名和頭像做了馬賽克處理),不管是產品經理、運營或者開發人員,無論來自大廠、獨角獸、上市公司,或者創業孵化團隊,在脈脈實名的主題裡面都在“平等的”發表和交流專業意見。

>

我認為領英中國這幾年的發展也做出了不少亮點,比如微信公眾號很早就做到100萬粉絲,內容也很打動讀者,而且我觀察到app上也開始每日推送相關性極高的職場討論話題給用戶了——或許在幾年前這不符合美國總部規範?但在我看來,領英中國正在放下“外企高冷範兒”,在做很多微創新和下沉,這非常棒!但我們是否可以再追一步思考,為啥公眾號能做好,app站內運營沒起來?

我想到的一個原因,也是來自脈脈的運營經驗,那就是選擇俯視還是平視,結果大不同——做媒體和做社區,不能遵循一樣的心態,前者力求陽春白雪和指引未來,而社區茶館則是眾人平等的真實生活。

往深了說,還是你怎麽定義職場社交,理解普通用戶要幹啥。職場社交平台,並不是線下的行業峰會,以往坐在台下的你我他才是真正要照顧好的主角,聽懂他們心裡面的吐槽和困擾,才能說是略懂職場社交。

職場社交在國內的巨頭陰影下有無發展機會?

很多業內朋友閑聊時,都會提到在中國職場社交發展上微信和釘釘帶來的巨大陰影。這種觀點有對現實壟斷環境的理性觀察,但或許少了一些想象力和信心。

實際上在微信橫空出世後的幾年裡,有多家公司試圖去追趕模仿,包括阿里的“來往”曾經廣發紅包,也未能在C端市場分一杯羹。但如果當初唱衰說微信卡住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壟斷入口,那就不會再有釘釘書寫的企業市場的第二章故事。

今天我們看曾經的陌陌、釘釘會覺得理所當然,但在當初它們何嘗不面臨質疑——陌生人社交有空間嗎?企業市場有機會嗎?就哪怕說回消費市場,抖音的崛起恐怕也是給曾經認為蓋棺定論的觀察家們一個“實錘”。

這些值得尊敬和學習的好產品,怎麽在封鎖中找到新的切入點、撕開並快速成長,精彩的教科書般的案例每年都在國內發生,如果拍成電視劇我覺得應該精彩程度不輸於美劇《矽谷》。

騰訊當然值得學習,但並非每個細分賽道都能一騎絕塵,企業微信與釘釘、微視與抖音……用戶平時用慣筷子,但他也知道吃牛排時用叉子更合適,會不會在自己的微信账號上隨附職業簡歷,就像你會不會站在夏夜乘涼的大媽身旁進行電話面試。

中國經濟的持續良性增長,已經不能再依靠粗獷的資源驅動,無論是人口紅利還是工業原料,接下來只能靠持續提升生產力水準。

今年初,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從七個方面提出了20條措施,要下大力氣抓好職業教育。這是第一次把職業成長上升為十年國家戰略,可以說這也是大勢所趨。互聯網在職業信息與商業資源匹配中的價值無需多言,互聯網商務社交平台所構建的職業連接,使得個人與企業在商務活動中得以更快達成合作,從而消減信息不對稱,提升效率,並促進人才流動打破固有圈層與路徑依賴,激發個人及組織的創新活力。

如何幫助中國的年輕人做好職業成長,是一個漫長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中國職場嚴重缺乏互相幫助和學習的氛圍,我們想努力投入解決這件事。我們堅信這個大趨勢,也認為在這個賽道上會繼續湧現更多的創新,脈脈作為其中一員不會孤單。

我們該用什麽方式複盤和看未來?

從沈先生的文章裡,我感覺領英總部的美國同事們貌似對中國領英和赤兔的發展道路存有先天的偏見。想想也不奇怪,隔著大洋打電話會議幾乎和網戀差不多,文化差異與信任放權,這並不是某一家跨國企業才遭遇的瓶頸和挑戰。公司裡的小同事問我,老外不懂中國就算了,但都在國內做職場社交,為啥領英中國區的前任老大對脈脈還有這樣基礎性的認知偏見?

認知的偏見存在於每個角落,不僅是外企美國總部對中國分部,也包括“高大上”面對“土包子”。

“赤兔主打的是人才金字塔底層,而本地化的領英旗艦產品聚焦在比較高端的人才上。這兩個目標用戶群體沒有交集,當你有個不相連的用戶群體時是非常難的。”我最近從媒體上看到現任領英中國區總裁陸堅先生對過去五年本土化嘗試的公開評價。人才的分層在國內客觀存在,做職場社交平台該選擇哪一頭?或者說,有對錯嗎?

三年前我們大家看抖音、快手、拚多多,總是有人拿人群下沉當笑話說。京東和淘寶看到拚多多抓到的人群增量就積極行動起來,以及只有把這個更大多數的人群納入視野,才是國家經濟的全貌。職場人不只是喝星巴克的白領,還有大量的95後、00後的青年人剛剛踏入職場,在迷茫中探尋該如何發展。

我們相信在領英中國的同行們,並沒有放棄服務更多中國職場人的願望,我們也希望大家一起做熱做大市場,有更多的創業企業共同構建這個大生態。對赤兔即將下線,可以說百感交集,畢竟在同一個賽道上共同競技奔跑過。也借此機會,把脈脈一路走來的思考總結幾點拿出來分享。

最後,也邀請D哥(沈博陽先生)能來脈脈app看看我們這幾年的變化,感受一下8000萬中國職場人撲面而來的市井氣息。無論在脈脈平台上作為職場大咖給更多年輕人分享創業心得,亦或者用匿名方式走下舞台,到群眾中來嘮嗑吐槽,都非常歡迎。

我們還在這個賽道上奔跑沒有放棄,我們也知道在中國職場社交的路上,永遠沒有最懂,只有略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