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俏:時代逝去留下的不僅是一曲悲歌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劉俏

  中國發展道路的意義並不在於它提供所有問題的答案,而在於它以開放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直面發展中的第一性問題,並不斷尋求以現實可行的方法去破解這些問題。

  2019年2月4日,戊戌年最後一天,適逢立春,寓意迎面而來的己亥年將在春暖花開中開啟新一輪的生長。

  回顧剛剛逝去的戊戌年,焦慮以及無限焦慮之後的茫然無疑是兩個關鍵詞。這一年,世界風雨飄搖,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甚囂塵上,在世界範圍內攻城略地;經歷了近四十年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曾經的傳統和榮光在“黑天鵝”和“灰犀牛”等陰影的映襯下開始出現黯淡的跡象;一生經歷無數,成長於“悠長的夏天”,習慣了一定要贏的中國式的商業英雄們也紛紛落入去杠杆、質押股票爆倉和P2P暴雷等帶來的滿地狼藉,面對寒冬的來臨一籌莫展;時代變遷下的普通人更是充滿對未來的擔憂,感慨他們曾經熟悉的世界逐漸退場,不可追回…

  焦慮背後是普遍的進退失據——人們或者從所謂的歷史周期率裡尋找各種能夠慰藉自己的啟示,期望新的一年峰回路轉;或者固守在自己熟悉的邏輯體系裡,對正在發生的變化驚慌失措,在前行過程中出現的挫折面前自艾自憐,甚至選擇放棄;或者蜂擁湧向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5G技術、量子信息科學和消費升級等新鮮出爐的技術抑或概念,用“答案”倒推自己其實並不明瞭的問題……“沒有什麽比正確地回答了錯誤的問題更危險的”(德魯克語)。事實上,我們更大的危機在於沒有隨經濟的快速發展培養起我們最稀缺的科學實證精神。缺乏對事物本質和內在邏輯的深刻理解,我們拱手讓出思想自由,主動或是被動放棄對影響人類社會進化的第一性問題的思考,為各種機會主義的思潮敞開大門,讓一個又一個似是而非的思維泡沫引領自己,在紛繁複雜的各種“答案”面前徹底迷失了對問題本質的認知,進而陷入更深的茫然。

  站在時間的十字路口,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幫助構建我們剛剛經歷過的這個偉大時代的那些成功因素正在式微,但是另一個全新的時代正迎面而來。我們當下急需回答的問題簡單而且明確:我們在科學理性層面和精神層面是否已經做好了迎接新時代的波瀾壯闊的準備?這裡,科學理性的最大價值在於讓我們認識到隱身在林林總總複雜性背後的秩序和簡單,建立起對那些穿透時間、具有普適性的基本規律的認知,讓我們有能力去定義出那些亟待解決的第一性的重要問題;而精神層面的重要性體現在讓我們展現出行動的決心和勇氣,使我們能夠在時代變幻的波詭雲譎中沉澱下來,深刻洞察那些巨大挑戰背後的機遇,用近乎於倔強的堅持直面問題並采取果斷行動做出改變。

  舊時風月雖然傷感,但是一個新時代的噴薄欲出不禁讓人抱有期待。整理逝去時代在思想上留下的印記,塑造新的增長邏輯和發展路徑,進而構建一個新的時代,過程注定蜿蜒崎嶇。然而,從無盡的困難和挑戰中崛起,是一個商業文明走向偉大的必經之途。

  未來十數年,邁向現代化的中國經濟社會面臨眾多亟待破題的重大挑戰。

  其一,全要素是構建新時代最重要的增長動能。我們現在的全要素生產率(TFP)大約是美國的43%,如果2035年我們全要素生產率達到美國65%的水準,就需要我們全要素生產率每年的增速比美國高1.95個百分點,對於剛剛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全要素生產率增速開始下降的中國,怎樣才能在未來保持較高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

  其二,未來產業結構將發生巨大變化。按照經濟發展規律,我們國家2035年三大產業的GDP佔比大概是3%的農業、32%的工業和65%的服務業。如何從現在的產業結構過渡到十幾年之後與高收入國家相似的產業結構?尤其是,這一過程中,如何實現勞動力的重新配置,將現在佔到整個就業人口27%的農業就業人口的絕大部分配置到高端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

  其三,到2035年,中國老年人口撫養比將會達到37%,我們將面臨更嚴峻的人口老齡化挑戰——一方面是消費端的變化,對醫療、養老、財富管理、社會保障體系等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意味著儲蓄率的下降,這對我們未來保持高投資率構成巨大挑戰。

  其四,到2035年,保守預測我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75%,從農村遷到城市的淨人口數量將達到2.6億, 這將對城市的空間布局、規劃和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意味著什麽?近3.7億人生活在農村,對應著大致3-4%的農業GDP,如何在讓他們從財產性收益和產業資本投入中同樣獲取收益,解決可能擴大的城鄉收入差距?

  其五,中國研發的GDP佔比已超過2.1%,達到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但我們規模巨大的研發大量投向研發的“發”,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隻佔研發規模的5.5%——沒有對基礎科學和底層技術的大量、長期投入,我們如何擺脫在關鍵技術上對其他國家的依賴。形成產業供應鏈上的相對閉環?

  其六,中國的人均資本存量(含建築)現階段只是高收入國家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未來十幾年我們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但是,如何提升投資資本收益率(ROIC),擺脫對以債務來驅動高投資率的增長模式的依賴將是我們不得不長期面對的另一個挑戰……

  不論直接還是迂回,直面這些挑戰,擁抱它們背後潛藏的機會將是時代漫長變遷的起點。如果說中國偉大的改革開放及其帶來的四十年的高速發展能夠給我們什麽樣的啟示和信心,那就是中國的發展模式從來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或是思維框架,它是一個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思想探索和實踐探索的偉大集成。中國發展道路的意義並不在於它提供所有問題的答案,而在於它以開放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直面發展中的第一性問題,並不斷尋求以現實可行的方法去破解這些問題。

  面對那些隨時代變遷奔湧而至的巨大挑戰, 我們唯有通過更為徹底的改革和開放,直面我們發展中的第一性問題。這要求我們在未來以更徹底的體制機制改革和更有效率的研發投入,尤其是基礎研究投入,實現較高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要求我們大力推進包括勞動力、資金、土地、技術要素等在內的要素市場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實現國家戰略和自由市場更有效的結合;要求我們重新梳理我們的人口政策和城鎮化戰略,大力保護企業家精神,大幅降低企業稅負等等。

  未來會更好嗎?篤信“做時間的朋友”的巴菲特曾經舉過一個例子,闡釋透過更長的時間維度捕捉歷史趨勢、判斷事物價值的重要性:“整個二十世紀,美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沉重創傷和無數次代價昂貴的軍事衝突;經歷了大蕭條,十幾次規模不一的經濟危機或是金融危機,一次石油危機,還有一次席卷全國的大流感和嚴重動搖人們對民主制度信心的水門事件的衝擊。然而,道瓊斯指數還是從世紀初的66點上升到了世紀末的11,497點。”透過更長的時間維度思考我們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我們會發現眼前的苟且和滿地雞毛根本無法給奔湧而至的這個時代定性!我們選擇張皇失措狼奔豕突,還是選擇擊節高歌策馬揚鞭重新出發?關於未來的答案其實隱藏在現在。

  桃花依舊笑春風,一個時代的逝去留下的並不僅僅是一曲悲歌。未來經年,以科學理性精神勇於面對發展中第一性的問題,以樂觀和不放棄的精神捕捉那些“破裂世界裡透過縫隙照進來的光”(萊昂納德·科恩語),那麽穿山越嶺,我們或會迎接一個新的更偉大的時代的到來!你好,2019!

  (本文作者介紹:作為北大工商管理教育的主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是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