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十孩九脾虛」?家長4個不良習慣惹的禍,加重脾胃負擔

同事跟我抱怨:孩子太難淘,這不吃、那不吃,每天變著法子的換「目錄」,還是挑三揀四,瘦的像個「小蘿蔔頭」,沒孩子之前只會簡單的做幾樣家常菜,現在都快鍛煉成「大廚」了。

寶寶吃飯香,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是現實總是事與願違,有偏食、厭食情況的孩子不在少數,有的不吃青菜,攝入纖維不足經常便秘;有的愛吃零食不吃飯,熱量高但是沒營養;寶寶吃飯不好,營養供給滿足不了發育,孩子就會發育遲緩,出現各種健康問題。

調查顯示,平均每100個孩子中,就有75個存在脾胃虛弱的現象。過去物質條件差,食物不夠多、不營養是影響脾胃功能的主要原因,隨著生活水準提高,家長缺乏育兒常識,普遍存在不良餵養習慣,成了傷害孩子脾胃的「主力」。

第一個不良習慣:喂湯泡飯

寶寶的消化功能差,吃的食物要特別準備,逐漸過渡。因為咀嚼費勁,孩子一般不喜歡乾硬的飯菜,相反用菜湯、肉湯泡饅頭、米飯,可以不用咀嚼直接吞咽,孩子就會吃得多一點,家長誤認為這樣更營養更好消化,孩子還愛吃,殊不知,湯泡飯未經過口腔初步分解,而且湯汁沖淡消化液,帶給胃腸更大的負擔,很容易造成脾胃失調。

第二個不良習慣:多吃水果

水果營養豐富,對人體有很大益處,我們都會鼓勵孩子多吃水果,但是西方營養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只看營養成分,不分寒熱溫涼。大部分水果屬於寒性,腸胃弱的大人吃了都會出現腹瀉、脹氣的情況,何況孩子的脾胃十分稚嫩,越小的寶寶,吃水果越要謹慎,最好「熱吃」,可以蒸熟、煮熟,尤其是秋冬氣溫低的時節。

第三個不良習慣:追著喂飯

家長看孩子吃得少,或者瘦、長得慢,不找原因,卻一個勁強迫孩子多吃飯,追在屁股後面喂,本就虛弱的腸胃不堪重負,水谷運化無力,營養不吸收,反而會適得其反,吃再多,再有營養的食物都沒用。

脾胃虛弱、愛吃甜食、零食不斷、微量元素缺乏等都可能導致孩子挑食、厭食,從而發育緩慢,所以孩子吃飯有問題,要先找原因。

第四個不良習慣:多吃補品

即使生活壓力大的家庭,也不會在吃上虧待孩子,大魚大肉成了「日常目錄」,還有家長喜歡給孩子吃補品,補充各種營養,不考慮寶寶的腸胃消化水準和營養能否被吸收,造成寶寶脾胃虛弱,反而營養不良。

其實,飲食只要均衡搭配,孩子就能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營養,如果沒有出現缺乏某種營養的癥狀,大可不必額外補充。


養護寶寶的脾胃,樹立這兩個好習慣:

1、飲食調理

孩子的脾胃問題都是「吃出來」的,養護脾胃也要從「吃」入手,食物種類要多樣,葷素結合;營養物質要均衡,不要盲目追求高脂肪、高蛋白;進食要適量,七分飽為宜;注意調理,可以補充點多桿雙糖,促進消化因子分泌,促進有益微生物增殖,創建良好胃腸環境,提升脾臟動力,有利於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利用。

2、經常捏脊

捏脊適合6個月-7歲的寶寶,通過點按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疏通陰陽經絡,安順五臟六腑,經常做可以幫孩子強健脾胃、增強體質,促進發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