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空氣謀殺?怕是得用打氣筒

轉自:SME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卻未必能坦蕩面對護士的針管。

尤其護士鄭重地彈一彈針管時,那份儀式感,成了我們兒時的夢魘。

播放GIF

殊不知,這彈的動作,恰能體現一個護士的職業修養。

就像天橋上貼膜的小哥,用心擠出每一個氣泡。

彈針管的目的,也是為了排出殘餘的空氣。

空氣會使取葯不夠精準,而且讓殘留空氣進入體記憶體在一定風險,一部分醫患爭執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播放GIF

2017年7月,在成都市傳染病醫院發生一起爭執。

一名病人家屬因點滴滴壺內有空氣,感覺親人生命受到威脅。

其後對女護士大打出手,致其右眼縫了7針。

最終打人者被拘留7日,罰200元。

播放GIF

家屬的依據其實很簡單,叫空氣栓塞。

空氣栓塞是指,足量氣體進入靜脈,會造成血管堵塞,進而引起臟器梗塞,後果之一便是猝死。

這樣的解釋簡單粗暴,常常在網上被劃重點普及。

其實是犯了「不談劑量談毒性」的錯誤。

播放GIF

在臨床上,確實有著空氣栓塞這種情況,大俗話叫做「空氣針」

但空氣栓塞卻不是」進入空氣就猝死"這樣粗暴的邏輯,還需要考慮進入的量、進入的部位等等因素。

這與血液循環系統的運作息息相關。

血液循環

高中生物中學過,人體的血液循環由體循環肺循環構成雙循環。

血液從左心室泵出,進入動脈流經全身,供給組織細胞氧氣、營養物質,運走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物,再經由靜脈流入心臟,這是體循環。

血液從右心室泵出,進入肺部,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再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是肺循環。

當大量空氣進入血管,形成氣泡,在寬窄不一的血管中穿行,總有過不去堵著路的時候。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動脈中,就稱作動脈空氣栓塞(arterial gas embolism,AGE)。

動脈負責將血液運向全身各處,而氣泡阻礙血液流動,就會導致這一部位供血不足。

如果發生在大腦等重要部位,就會造成梗死。

動脈空氣栓塞

若是發生在靜脈,就稱作靜脈空氣栓塞(venous air embolism,VAE)。

此時情況更為複雜,大量空氣在右心室中被壓縮,使血液無法流到肺部,會造成直接死亡。

而空氣量少,成功穿過心臟,在肺部造成栓塞,會造成缺氧的情況。

因為情況多樣,空氣致死的劑量其實很難確定。

右心室明顯有氣泡

早在19世紀,就有相關的病例報導。

因為針對人體的空氣栓塞實驗,是無法開展的,多是以動物實驗為準:

1953年,科學家確定了狗的確切致死量為7.5ml / kg。

在1963年,又發現兔子的致死量理論上僅需0.55ml / kg即可。

播放GIF

耳緣靜脈注入空氣

致死劑量的測算,也可參考醫療案例。

從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靜脈空氣栓塞對人類的致命劑量理論上為3~5ml / kg。

以這個研究來看,一個60kg的健康成年人,所需空氣是在180ml~300ml之間。

當然,確切的致死品質意見尚未統一,也有認為是以100ml/s的速度注入300~500ml。

播放GIF

若是隻考慮不適的可能性,劑量只需在0.02ml/kg以上。

綜上可得,護士彈一彈針管,真的只是追求一種儀式感。

事實上,因為血壓高於大氣壓100mmHg,氣泡很難從狹窄的針尖進入人體。

多種因素轄製,除非刻意為之,針管內那點氣泡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的惡性事件。

播放GIF

在一些三流影視劇中,兇手用空氣針要了對方性命,警方卻一直不能發現兇手。

這劇情也太瞎。

一方面,400ml的注射量,行兇者不該提個針管,而是一個打氣筒才對。

另一方面,法醫解剖時,空氣栓塞留下了明顯的痕跡——肺部缺血泛白、心臟都是氣泡。

即容易發現作案手法,暴露身份,行事又麻煩。

播放GIF

在《中國法醫學雜誌》上一篇2009年的報導,有一例空氣針自殺就能用屍檢結果反推過程。

北京市警察局法醫部門的屍檢結果中,可窺見:

他先在胸口、肚子、大腿,嘗試數十次扎針未能找到血管,導致多處皮下氣腫。

隨後,他成功在大腿一側找到血管,連續注入近400ml空氣後,終於多處臟器栓塞死亡。

注入400ml空氣尋死,過程艱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空氣栓塞體驗也很糟糕。

雖然重度空氣栓塞時,是以秒衡量生死。

但過程中,還會體驗到呼吸停止、暈眩、身體無法協調、噁心嘔吐、四肢虛弱……

死狀之猙獰,小白兔為證。

播放GIF

雖然空氣針行兇有著各種問題,但現實生活中仍有著真實的案例,數起驚駭的刑事案件:

2018年1月,BBC報導了一位比利時天主教輔祭,用空氣針殺死10名患者,其中包括了自己的母親。

兇手擁有護士經驗,認為「賴活不如好死」,竟然自己替患者選擇「安樂死」

在義大利,一名42歲的救護車救助員,也用空氣針殺死多名急救病人。

而目的,是為當地黑手黨開設的殯儀館籠絡生意。

據報導,一具屍體可以換取300歐元。

空氣針成了行兇者自認為的最佳選擇。

可以見得,在空氣針面前,人體依然脆弱。

在人體特定部位注入空氣,所需劑量其實也不用太多。

例如腦血管只需2ml可以致命,冠狀動脈只需0.5ml造成心搏停止。

手術台上的錯誤操作,可能導致醫源性死亡。

還有許多生活中的情況,我們甚至想都沒想過。

播放GIF

一篇1994年發表在美國《急救醫學學會官方期刊》上的論文,記錄一場驚心動魄的急救案例。

美國芝加哥,一個性福的20歲女孩,在妊娠末三個月,在家中突發頭暈、氣短陰部流血。

家人將其送到急診科時已無心跳,醫生立即開始搶救。

大約搶救了7分鐘,孕婦病情沒有好轉,與此同時胎兒心音漸弱。

播放GIF

最終只能選擇緊急剖宮產,生下一名男孩。

而母親在搶救51分鐘後,宣布死亡,無力回天。

事後,由丈夫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讓醫生明白了患者的死因:病發前,夫妻兩正進行著生命大和諧的前戲。

以此推測:這是一次因為無保護性口交,引發的空氣栓塞。

播放GIF

當存在能使氣體進入的壓力梯度,例如大力吹氣。

空氣就能從傷口進入血管,引起空氣栓塞。

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但懷孕卻加大了風險。

甚至情況嚴重時,會給孩子帶來危險,空氣堵住了孩子「生的出口」。

除此外,還有更生活化的情況:

有報導稱,用雙氧水沖洗患兒的脛骨囊腫,導致肺氣體栓塞。

類似的報導,還有在頸椎、腰椎手術中使用雙氧水沖洗傷口。

這主要因為,雙氧水釋放的氧氣不能充分與外界互通,局部形成壓力,使氧氣進入血液。

可能的觸發因素這是多種多樣,幸運的是,這些危險發生屬於極端情況。

但不幸的是,人為的觸發成功率依然驚人。

*參考資料

王興仁, 邢佔軍, 張海春. 採用靜脈注射空氣自殺1例[J]. 中國法醫學雜誌, 2009.

徐振東, 梁偉民. 圍術期靜脈空氣栓塞的研究進展.

江純力. 義大利救護車救護員空氣針殺病人勾結黑手黨斂財. suckinfo.

Sweetxzhang. 6旬男子注射空氣針殺害至少10人 包括自己的母親. 騰訊新聞.

Kaiser R T. Air embolism death of a pregnant woman secondary to orogenital sex.[J].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1994,

Marek A. Mirski, M.D., Ph.D.; Abhijit Vijay Lele, M.D.; Lunei Fitzsimmons, M.D.; Thomas J. K. Toung, M.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ascular Air Embolism. Review Article. 2007.

Tim Newman. What is an air embolism. MedicalNewsToday.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