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不忙減衣,那麼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是多少呢?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陰陽者,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生物變化的規律,是四季養生的根本。

所以養生必須遵循這個規律,適時進行四時調攝。不然,就會像張景嶽《類經》中說的一樣:「今人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其陽氣以致秋冬多患瘧泄,此陰脫之為病也。」可見,春夏養陽,能預防秋冬之寒病也。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熱的過渡時節,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此時的防寒保暖依然非常重要。

因為此時雖然陽氣漸生,但陰寒卻未退盡,有時甚至還會出現「倒春寒」,讓氣象突然返回寒冷的「冬季」,所以大家要做到「春不忙減衣」,要學會「春捂秋凍」。所謂的「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是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等俗語,都是這個道理。

其實,在古代很多醫學典籍中,都曾經對「春捂」進行過正確的論述,《攝生消息論》中就說過:「春天氣象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寒易傷腠理,時備夾衣,溫暖易之,一重減一重,不可暴去。」

這裡說得非常明白,冬天的衣服不可一下子減去過多,要循序漸退,慢慢減少,才能防止陽氣喪失,病魔侵入。

至於什麼時候停止「春捂」,現在已經有了更科學更具體的答案,不然,就不利於身體健康,甚至誘發中暑等疾病的發生。

研究表明,對於多數老年人或者體弱多病的「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也就是說,在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注意,如果寒流襲來,「花開又被風吹落」時,要及時增加衣服,這就需要我們平時注意氣象預報,一定要在冷空氣到來之前的24~48小時內添加衣服,晚了就是雨後送傘,可能影響身體健康了。

至於什麼氣象增加衣服,我們一般認為,日夜溫差大於8℃就是該捂的信號了。

一旦衣服添加上去,也不要一見氣象回暖就馬上減下來,如果減得太快,仍然會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的不良後果。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什麼時候將衣服減下來呢?

醫學研究表明,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也得捂上7天左右,體弱多病或者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才能適應,減得太快依然會凍出病來。

「春捂」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經驗之談,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當然,我們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活學活用。因為這種「捂」畢竟是有限度的,它是指正常氣候下的養生方法,一旦有了特殊情況,要學會隨機應變,要學會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因人製宜,不然,就不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

作者:劉紹義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受益,請動一動你美麗的小手給小編打賞哦

謝過啦麽麽噠(づ ̄ 3 ̄)づ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