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明養生吃什麼 清明習俗三大誤區

小長假又來了!2017年4月4日是清明時節,據悉在明清要寒食。那麼你知道清明節如何養生嗎?

(資料圖)

清明節養生食物

1.螺螄

清明前後,春暖花開,大地復甦,潛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螄紛紛爬出泥土。此時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

2.蝦

「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關於清明蝦,曾經有詩這樣描述:「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說的正是清明春雨淅瀝,河鮮生長讓人垂涎的景象。

(資料圖)

3.韭菜

說到春天要吃的東西,不得不提到韭菜。在懂行人的口中,韭菜屬於「瘦物」,因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幫助瘦身並促進食慾。另外,韭菜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之說,要品嚐至鮮之味,可要抓緊呢。

4.馬蘭頭

許多野菜都是春天長成,最嫩時也是在春天,像馬蘭頭一旦過了清明,就會逐漸變老,嚼不動了,因此這幾天是最適合吃馬蘭頭的。馬蘭頭性味辛涼、微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之功效,適合春季養生食用,不但能補充維生素,緩解春困,還對初春常見的咽喉腫痛非常有效。

5.薺菜

薺菜有助於降低血壓,健胃消食,營養價值很高,還有減肥養顏美容的功效。

6.山藥

山藥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的彈性,減少皮下脂肪沉積,對於肥胖人群也極為有效,它還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可以喝蓮子、芡實加少許糖共煮。

(資料圖)

延伸閱讀:清明習俗三大誤區

1.清明節是完全悲傷的節日

前幾年,中國移動通過10086向用戶發送祝福清明節快樂的簡訊,引起了用戶的不滿。那麼,清明節是一個完全悲傷的節日嗎?清明節到底能不能祝福節日快樂呢?在高巍看來,清明節的主題不只是掃墓,更重要的是把掃墓和踏青相結合。清明節祭奠先祖,除了表達對先人的哀思,也使後人獲得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撐。而踏青郊遊作為清明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為了讓人們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應當以積極飽滿的心態投入其中。「當我們去祝福快樂的時候,恰恰也代表著我們有戰勝悲傷、困難的勇氣,這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

2.掃墓只有「正日子」最好

自上周末開始,京城各個墓園已逐漸進入祭掃高峰,儘管不少市民由於工作、交通等原因會選擇錯峰祭掃,但還是有不少人認為,掃墓只有「正日子」才最好。高巍告訴記者,這也是對清明節認識的一大誤區。

「過去掃墓本來就不是在清明當天進行的。」高巍表示,在古代,清明當天大多是僧人去掃墓,因為僧人無法娶妻生子,要在清明這一天向先祖表達不能傳宗接代的歉意。而按照傳統習俗,對大多數人來說,掃墓最好在節前的10天內或節後的10天內完成。

3.清明節就是寒食節

「清明節不就是寒食節嗎?我一直以為是同一天。」聽了一位90後北京姑娘的話,高巍搖了搖頭,「這是兩個節日,宋代以後才逐漸融合到一起。」高巍介紹,清明是我國節日體系中,唯一把節日和節氣相結合的日子。因為是節氣,所以清明不是固定的哪一天。一般情況下,每年春分後15天左右即為清明,具體日期前後變動不超過三天。

「寒食節通常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兩個節日離得非常近,所以很多人把這兩個節日合在一起了。」高巍說,現在的清明節其實包括了古代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這三個節日的習俗。掃墓、祭奠先烈、吃寒食等習俗都是從寒食節發展而來,但放風箏、盪鞦韆、插柳、拔河等春遊踏青活動則是上巳節的重要習俗。古時的上巳節通常在農曆三月初三,也有人稱作女兒節,每到這一天,人們成群結隊到水邊祭祀飲酒,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祈求新生命的到來。「春天的特點就是生髮,所以才鼓勵人們在春天要多進行戶外活動,多和大自然接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