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明節,又春遊又掃墓,為什麽會有這樣苦樂交織的節日呢?

清明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5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作為節氣又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祭祖、掃墓的日子。

“清明”―詞作為節氣名最早出現在西漢文獻《淮南子 ? 天文訓》中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物至此吋,皆以潔齊而潔明矣”,是說每年至此日,氣象晴和,草木破土而出,大地一片新綠,天地間“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鼠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習俗的體育活動。

每年一到清明節, 其實人們的感情是很複雜的。一方面,祭祖掃墓讓人憂傷,另一方面,踏青尋春讓人開心。為什麽在這個明媚的春天,會有這樣一個苦樂交織的節日呢?

其實在我國古代在清明節前還有兩個與清明相連的重要節日—寒食節、上巳節。歷史文獻表明清明節、寒食節、上巳節雖在一定時期各自獨立,代表著不同的寓意,甚至根本不相連的,但歷史最終選擇了把清明節與寒食、上巳相結合並以紀念先祖,伴之以踏青等活動。

寒食、祭祖、踏青,這三項主要的清明活動是怎麽融合到一起的呢?

01寒食,一個被傳了千年的謠言

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兩日。傳說寒食節和介子推有關,說介子推“割股啖君”立了大功,卻不受祿,帶著母親逃到綿山,晉文公去找沒找到,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結果介子推和他母親一起“抱木焚死”。晉文公大為後悔,於是在這天不舉火,來紀念介子推。

當然,這是假的。

《左傳》是最早記載介子推隱居綿山的文獻,《史記·晉世家》中也有介子推的記載,內容略同,但其中並無介子推“割股吱君”和被焚於綿山的記載。

那麽寒食節到底是怎麽來的呢?

事實上,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寒食節的由來是先民“換火”習俗的遺留。從先秦的文獻記載可知,當時我國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較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改火的習俗。

《周禮》中即明確記載當時有“司炬”之官,每當仲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類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往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

據《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個月。寒食節期間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對人的健康很不利。曹操當政時,下《明罰令》雲:“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傣”。曹操出於對民眾身體健康的考慮,取消寒食的習俗,寒食之風才有所收斂。至晉朝,人們才開始把寒食定在清明前一日。

寒食節增加掃墓、遊樂活動的準確時間目前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從《唐會要》的記載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間在寒食節掃墓並郊遊的習俗已經蔚然成風。

唐高宗曾經發布禁令,禁止民間在悲傷地掃墓之後又歡快地郊遊,朝廷認為民間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議的行為,是對亡靈、鬼神的不恭,是不嚴肅的、傷風敗俗的。但是,民間習俗並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減,反而越來越興盛。

後來過了一百多年,朝廷終於妥協,承認了寒食節掃墓的合法性,設為正式節日並放假。寒食節成為唐朝隆重的全國性節日。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寒食和清明只差一天,寒食禁火,清明換新火,清明在當時其實是成為了寒食節的一部分。

02上巳,踏青戀愛一樣都不能少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在我國大約出現於春秋時期。魏晉以前稱為上巳節,日期為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又稱為“元巳”。這個節日的主題是迎接生命之神的復活,並開展了沐浴拔楔、招魂續魄、男女春嬉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

由於這個節日具有過分強烈的性放縱的色彩,秦漢以來,這個節日在漢族中僅以水濱拔楔、流水泛筋、士民踏青招魂續魄等形式繼續傳承了幾百年。

《詩經·鄭風·溱洧》雲: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杓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杓藥。

大概意思就是,女生問男生約嗎?男生說已經約過啦,但不妨再約一下!由此可見,上巳節的氣氛有兩種:一是肅穆的拔楔和招魂,二是歡快的嬉戲和交往。當然人們的重點還是快樂地春遊和交往。

到唐朝時,三月三仍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重要節日,連皇帝都要在曲江邊大宴群臣,也就是所謂的“流觴曲水”。由於時間與清明臨近,上巳節重郊遊踏青的特點也被整合到清明節習俗之中。(這不就是沒玩夠嗎!)可以說,清明節盛行春遊的習俗主要是繼承了上巳節的傳統。

唐以後,清明節逐漸成了一個融合寒食節與上巳節習俗的重要民俗節日,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一詩中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這是上巳、寒食、清明三者融合一體的有力佐證。

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節發展到最盛行的時期,之後綿延不絕。

03清明,放假什麽的最開心了

如今的清明節,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法定節假日。經過千年的演變,清明節的習俗也越來越豐富。

1/踏青

清明期間正是春風得意、春意盎然的時節,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遊於野外早就已成為風俗。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踏青風俗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歷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

2/掃墓祭祀

我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成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雲:“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今天,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3/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喜愛的活動。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者畫於扎製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

4/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據說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

5/插柳

這個習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人們踏青玩遊回來,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

6/拔河

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7/蕩秋千

秋千,諧音“揪著遷移”,最早的秋千多以樹丫為架,然後拴上彩帶即可,而後發展成兩根繩索加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以唐代最為普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發展成清明節的重要習俗。寒冬一過,人們換上春裝,架起秋千,在空中飄來蕩去翩翩若飛,可以舒展心情,開闊視野,增大膽量,忘卻煩惱。

說著說著,清明節的假期就要開始了,大家準備好了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