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這樣過清明節,比我們想象得要嗨皮許多

春風駘蕩,陌上花開,又是一年清明時節。《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時間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三月天的春意是朦朧的,是初睡醒的模樣,四月清明至,春意猛的透亮起來。《歷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寒食清明合著過

節日意義上的清明起源於古代的寒食節。關於寒食節的來源說法不一,有周代禁火說、古代改火說、介子推說等。

流傳最多的還是介子推的故事。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寵姬麵姬生下兒子夷齊。為了使自己的兒子登上王位,她對太子申生加以迫害。申生被逼自盡, 公子重耳也被迫出逃。

因為重耳德才兼備,很多賢士都追隨他,介子推就是其中一個。

在逃亡途中,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進獻給久未吃到肉的重耳。重耳很感動,表示登上王位後要重賞他。後來重耳成為晉文公, 但他卻忘了介子推。此時, 介子推和母親隱居在故鄉綿山。有一天, 晉文公在別人提醒下記起了介子推, 並請他出山。但心寒至極的介子推不答應出山受封。

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晉文公下令“焚山”,不料想,介子推和母親竟被焚而死。文公後悔不已。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令將綿山改為介山,並在此往後三日禁止生火做飯,只能吃寒食。於是,禁火和吃寒食成為寒食節的重要習俗。

到了唐中期以後,清明寒食才合二為一,且以清明為重。掃墓、寒食、請新火成了唐朝清明節的主題。

清明節流傳至今,保留下來了許多相關的習俗。清明習俗主要有掃墓祭祖、寒食賜火、插柳戴柳、春遊踏青、蹴鞠、蕩秋千、放風箏、鬥禽、拔河、贈畫蛋、吃青團、吃紅藕、植樹等,當然最主要習俗是祭拜祖先,悼念親人。插柳戴柳則與古人祛鬼辟邪觀念有關,柳在古人心中有辟邪祛鬼的功能,佩戴能防鬼侵害。據記載,清代民間還有“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可見過去插柳戴柳是清明必備裝飾。

玩得簡直停不下來

由於清明掃墓、寒食的淒涼,人們往往在掃墓寒食後組織一些更具娛樂性的活動。所以,古人的清明節,比我們想象的要嗨皮許多!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是清明遊樂活動的規定項目。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丫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秋千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遊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寒食日過龍門》雲:“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可見,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大家都喜歡蕩秋千。

清明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京景物略》記京郊踏青場景:“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古人真會玩。

射柳和鬥雞也是富於特色的清明遊樂項目。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唐玄宗就喜歡鬥雞。

“寒食十三絕”您吃過嗎?

清明節還有很多相應的吃食,這幾年流行網紅青團很受歡迎,不過要說在北京有傳統的寒食節令食品,那就是著名的“寒食十三絕”。

“寒食十三絕”最具代表性的老北京小吃。據說原本叫“十三階”,是祭祀現場食物擺成的階梯狀,一共十三層,傳到海澱的八旗營房,就被叫成了“十三絕”,一直流傳至今。它們是——

薑絲排叉。薑絲排叉與普通排叉的區別就在於,麵粉中和入了鮮薑末,炸好之後,還要過蜜,鮮薑去皮切成細絲,用水把薑絲熬開後撈出薑絲,放入白糖,開鍋後放飴糖、桂花,繼續熬開後放入排叉,做出來是酥、香、甜,吃到嘴裡還有一股薑味兒。

硬面餑餑。它是一種燒餅大小的混糖戧面火燒,入口有嚼勁,微甜,用手一掰就掉渣兒。

焦圈。大家一定再熟悉不過了,經典的“豆汁+焦圈”組合,您喝不慣豆汁,一定喜歡吃這焦圈。

糖卷餜。這是一道深受女性朋友青睞的小吃,主料為山藥、大棗,聽上去就滋補養顏。

豌豆黃。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為春季的豌豆最為鮮美。當然今天人們吃豌豆黃已經不分季節了。

驢打滾,也是很多人熟悉的老北京小吃。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艾窩窩是一種用糯米製作的清真風味小吃,色澤雪白,質地粘軟,口味香甜。過去,北京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小吃店都會供應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吃這種“涼糕”,也取“節節高”的寓意,現在一年四季都能買到。

馬蹄燒餅。老北京的馬蹄燒餅,已經消逝半個多世紀了。馬蹄燒餅外焦中空,乘熱買回家掰開後,可在中間夾進去熱油渣兒、薄脆等,吃起來香酥味美。更饞人的是夾進燒羊肉、醬牛肉或熏豬頭肉,那滋味真是叫人留戀!

芝麻醬燒餅是北京地區的漢族傳統小吃,外皮酥脆,咬一口直掉渣兒。今天人們更多將其作為一種主食食用,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一家人坐在一起涮一鍋羊肉,最後來一碗湯,一個剛出爐的麻醬燒餅,真絕了!

螺絲轉兒因其形狀而得名,外皮是一根根極細的面絲,一碰即酥。

糖火燒是老北京早餐桌上常見的一種美食,香甜味厚,綿軟不粘,其特點是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成。

饊子麻花是用發酵面揉擰成麻花形,炸製而成,是遍及全國各地的一種小吃。都是油炸食品,香酥可口。

糖耳朵,因為它的形狀似人的耳朵而得名。與糖耳朵相似的還有蜜三刀,原料配製與糖耳朵完全一樣,只是形狀不同,它是三層平,中間豎劃幾刀,油炸後過蜜而成。

因為有些已經失傳,所以也有用薩其馬、奶油炸糕代替。

清明節這樣又吃又玩真的好嗎?其實據考證,這正是清明節的最佳打開方式,甲骨文的“春”訓詁上與“蠢”同,意指春天蟲子蠕動、生命勃發的狀態。所以,人們也要適應這一節氣的變化,讓自己動起來,以適應節氣的特點。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張鵬 攝影:高松

流程編輯:tf01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