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人都貼的面膜,為什麼是造假重災區?

「山東查獲1.5萬張銷往全國各地的假冒面膜」

「韓國十萬張假面膜流入中國市場」

「女子網購假冒面膜美白不成反倒毀容」

——為何面膜類產品被高頻假冒?為何市面上的假冒面膜產品肆掠橫行?

面膜可以說是美容必備品,任何一個女人看到面膜都會多看幾眼,以至於很多商家都想以賣面膜爭取顧客。可是據業內人士透露,市場上越熱銷的化妝品,網上賣這個牌子的店鋪就越多,假冒產品也就越多。

所以,如果一不小心買到了假面膜,就會出現以下嚴重後果:

1.面膜含激素致皮炎高血壓

央視曝光女生網上購買面膜後停止使用肌膚長痘。經過檢測發現面膜含激素,甚至超標6000倍,長期使用不僅會導致皮炎還會得高血壓。

2.重金屬超標導致面部生黑毛

如果化妝品中添加了過量的汞、鉛等重金屬或者是皮質類固醇激素,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使人出現記憶力衰退、失眠等癥狀,嚴重的還能造成腎臟的損害。

3.含熒光劑可致癌

有些面膜含有熒光劑,熒光劑反射淡藍色熒光,和膚色中和後,會讓皮膚看起來光彩亮潔,但輕則致皮膚過敏重則有癌變可能。

「元兇一」:大市場

近年來,隨著面膜市場的蓬勃發展,處於成長期的面膜行業,市場需求巨大。面膜已經從之前的「輕奢品」轉變成為快消品!

數據顯示,2016年線上護膚品類的格局,面膜貢獻了37%的銷售額,佔比接近4成。2017年,面膜品類一度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面對這麼大的一個市場,蝦兵蟹將也想混進來佔據一席之地。

就算沒本事、打不過,也要削尖了腦袋往裡鑽,然後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種些見不得光的菜,野蠻生長、暴利收割。

「元兇二」:低門檻

面膜進入門檻低,這是公認的。尤其是在生產環節,主要有「三低」。

1、 生產器械成本低

新裝一條日常量達到30萬片的生產線,只需投入30多萬元,就能生產出符合國家檢驗標準的面膜產品。

甚至有許多廠家,在原有護膚品生產工廠的基礎上,添加幾檯面膜的生產器械就能生產面膜~

2、 生產技術含量低

面膜從混合成分到包裝成品的生產周期約為8天,而這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包裝上。即便是品牌面膜,其真正的核心技術生產環節也不到兩小時。

3、生產原料成本低

生產原料有水、精華成分和面膜材質。其中精華成分含有玻尿酸、膠原蛋白及乳納酸。原料隻佔生產成本的一小部分。

以上「三低」都是正規生產流程中的狀態,且不論那些「三無產品」能夠在此程度上創造出怎樣駭人聽聞的「快速高效」!

例如在髒亂差的隱蔽出租屋裡,一群蓬頭垢面的大媽正徒手拿起一塊浸滿精華液的面膜,三兩下就摺疊成快,塞進花花綠綠的包裝袋裡……全程熟練靈活、鍵指如飛~

「元兇三」:高利潤

(某面膜進價售價表)

市面上的某些面膜品牌,其規模已達到3億元的銷量,但廠房、設備凈值才900萬。

而假冒面膜產品還能省下宣傳費、研發費等等一大筆費用,只需要粗製濫造即可。

「朋友圈的許多面膜大多要三四百元一盒,一片至少要50元,但實際成本估計5元一片都不到。」法律法規網曾有過相關報導。

而這樣「錢」景可觀的大市場,自然也成了那些挖空心思賺快錢的無良商家的大目標。

就像明知偷吃不可為,但眼前的美食太誘人,下手的幾率就高了~

馬克思有句經典名言:

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

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

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而當利潤達到300%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豪不畏懼。

但利潤至高是外界因素,如何獲取卻是自己的選擇。

在面膜大戰中,良心企業和品牌心懷敬畏,苦心鑽研產品、技術、消費者需求等等,從天然成分面膜的成熟市場,又轉戰到高科技創新概念的新興市場,一步步搶佔市場主導地位,一路高歌,即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份匠心精神,在當下的市場競爭中,非但沒有成為眾人楷模,反倒成了無良之輩的 「印模」。

如果說這三大「元兇」是假冒面膜產品的驅動力,那麼假冒正品帶來的直接銷量便成了收益的保證書。無論大牌還是小牌的面膜,只要稍微好賣,就會假貨橫行。

無論市場、行業亦或消費者都需要進行反思和升級,不要野蠻無序的份額爭奪,而消費者的理性和行業標杆的指引,將帶領面膜市場向著更加有序而精進的方向前進。

喬蒂友情提醒:

「生命誠可貴,

美麗價更高,

若想變美麗,

謹慎購面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