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九州證券2億資管“踩雷”追蹤:九鼎承債 分三年還本

  九州證券2億資管“踩雷”追蹤: 九鼎承債,分三年還本

  記者 吳茜

  [ 8月18日,九州證券拿出了一份方案,大致是由九州證券大股東九鼎集團以投資人份額轉讓的形式,承接總計3億元(瀚海計劃一期2億元、二期1億元)的債務,從今年起按10%、30%、60%的比例,分三年償還本金 ]

  [ 九州證券稱,金銀島網絡擁有近30億元可處置資產(即大宗商品,主要是煤),後續會加快處置速度,以償還債務。 ]

  去杠杆、破剛兌的大方向下,近期資管行業違約、踩雷事件屢屢發生,非標類產品尤其是“重災區”。

  此前被媒體曝光的2億元“九州瀚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一期)”(下稱“瀚海計劃”)違約事件又有了新進展。第一財經記者從瀚海計劃投資者處了解到,8月18日,九州證券拿出了一份方案,大致是由九州證券大股東九鼎集團以投資人份額轉讓的形式,承接總計3億元(瀚海計劃一期2億元、二期1億元)的債務,從今年起按10%、30%、60%的比例,分三年償還本金。

  對於上述方案,部分投資者並不滿意。本周起,九州證券副總經理金鑒已到各分公司與投資人溝通,表示“如果客戶不想跟九鼎集團簽(份額轉账)合約,跟九州證券簽約也可以,具體方案可以再商量”。不過,江西、杭州等地的多位投資者向第一財經記者反映,未收到書面合約。

  針對記者的問詢,九州證券方面回應稱,公司會盡可能在合規前提下,考慮各種可行方案,最大程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破剛兌要求買者自負,但前提是“賣者盡責”。一位資管人士對記者表示,資管計劃銷售時沒有對投資者披露具體的底層資訊,管理期間沒有及時發現資產變質的跡象並提示投資者,券商資管部存在一定的失職。不過,如果由大股東九鼎集團承接投資者的持有份額,並予以現金補償,這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突然違約

  今年8月,當一位投資者到金銀島(北京)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銀島網絡”)位於北京的辦公室時發現,已是人去樓空、一地狼藉,公司官方網站也已無法打開。

  金銀島網絡是前述瀚海計劃的融資方。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天眼查顯示,2009年,金銀島網絡完成1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達晨創投。2015年,又獲得8億元B輪投資,投資方包括賽領資本、鼎暉投資、亦莊國投、達晨創投等。

  公司創始人為王宇巨集,起初定位於打造大宗商品供應鏈融資交易平台,2010年前後曾是建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重要合作方之一。而近兩年,金銀島網絡“致力於由原有的風險較低的倉單模式(即大宗商品現貨抵押融資),向代銷模式(即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發展”。

  2014年公司全資子公司金銀島寧夏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金銀島寧夏供應鏈”)成立,構成整個金銀島網絡的煤炭供應鏈板塊。

  隨著模式轉換,公司債務壓力陡增。財報顯示,2016年金銀島網絡的短期借款從2500萬元暴增至11.79億元。截至2017年2月28日,金銀島網絡(包括旗下子公司)合計負債12.84億元。

  2017年7月和9月,九州證券發行了“九州瀚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一期和二期。據九州證券員工告訴記者,瀚海計劃一期涉及投資者104人,二期將於9月中旬到期,涉及投資者數十人。

  根據《九州瀚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約》(下稱《合約》),募集規模分別為2億元和1億元,存續期1年,起投金額100萬元,業績比較基準為8%,配置於信託計劃的優先級份額、固定收益類資產或現金類資產。

  根據《合約》,一期本應於2018年7月26日完成清算,但金銀島網絡僅支付了500萬元。當日,九州證券發布公告稱,其已與金銀島溝通並制定分批還款方案,從7月26日至9月17日,分6批償還本金。

  然而至今為止,投資者隻收到了7月26日應償還的1.69%部分(即上述500萬元)。8月10日,九州證券再次發布公告稱,7月26日制定的還款計劃無法執行。

  “其實在8月10日二次違約公告發布之前,我們就已經意識到事情不對勁。”一位劉姓瀚海計劃投資者告訴記者,金銀島的資金鏈危機早有預兆。

  據其介紹,金銀島曾經發起設立的金聯儲在8月初被經偵查封,雖然金聯儲和金銀島早已做了股權上的切割,但投資者還是預感可能“爆雷”。

  “一位北京的投資者立刻去了金銀島網絡北京總部的辦公室,可已經一個人都看不到了。”前述劉姓投資者說,金聯儲、金銀島接連跑路,對融資方主動還錢的希望破滅,而8月10日原定的償還方案無法執行又確認了這個判斷。

  正是在投資者與九州證券多次溝通後,有了目前的“九鼎證券承接債務、分三年償還本金”的方案。“購買產品時我根本不知道融資方是誰,產品是在九州證券買的,我們現在就找九州證券。”這位投資者說。

  記者注意到,《合約》上並未寫明該資管計劃投向哪個信託產品。而且,根據記者從九州證券銷售人員處獲得的一份《瀚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立項報告》,可以看到報告“融資主體盡職調查”部分對金銀島網絡的業務模式、財務狀況、股權結構、增信措施等做了說明,但是,隱去了融資主體(即金銀島網絡)的名稱。

  此外,部分投資者並非通過九州證券各地營業部直接購買,而是通過第三方機構購買,更加無法了解該產品的底層標的。

  融資方账戶只剩400萬

  作為資管計劃管理人,九州證券在項目存續期間是否存在失職之處?而在踩雷以後,又將如何處理善後並盡可能挽回損失?

  在違約之後,九州證券向投資者提供了當時《九州瀚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金銀島項目)盡職調查報告》(二期),其中寫明,該資管計劃通過中航信託為金銀島網絡提供融資。

  資管計劃投向集合信託優先級,金銀島網絡的大股東——北京金銀島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認購集合信託劣後級份額,比例不超過2∶1。金銀島網絡向其全資子公司——金銀島寧夏供應鏈發放貸款。

  款項打入九州證券與金銀島寧夏供應鏈的共管账戶,最終每一筆借款資金將在經九州證券審查通過的情況下,劃付給金銀島的上遊供應商或下遊用戶。

  部分投資者認為,九州證券在此期間應承擔一定責任。“金銀島網絡放給金銀島寧夏供應鏈金融的資金不是一次性放款,而是多次單筆,為何會所有款項全部無法收回?”有投資者還提出,風控措施中約定的逐日盯市制度,本應在大宗商品交易過程中發揮及時止損作用,但在已經出現虧損之後,九州證券沒有按照合約約定控住資金或者貨物,導致劣後“安全墊”失效。

  對此,九州證券回復第一財經稱,在處置資產的過程中劣後是優先級的安全墊,但並不是一個隨用隨取的保證金。只是在債權回收的階段,會先支付優先級,再支付劣後級。

  此外,瀚海計劃中並不存在“逐日盯市”。“逐日盯市只是金銀島寧夏供應鏈監測煤炭價格的風控手段,並不能100%避免資金的損失。”九州證券表示,歸根到底還是融資企業信用冰凍,資金鏈突然斷裂所致。

  九州證券資管部負責人王繼哲、九州證券董事長魏先鋒和金鑒也多次表示,對項目進行了盡職調查,並在項目存續期間保持跟進,8月10日之前一直與融資方保持了良好溝通。

  魏先鋒稱,融資企業經營本身沒有問題,只是整個行業信用收縮,中小企業普遍受到衝擊,導致現金流不足。並且,金銀島網絡擁有近30億元可處置資產(即大宗商品,主要是煤),後續會加快處置速度,以償還債務。

  既然資產豐厚,為何處置要等三年?對此九州證券回復第一財經稱,通過法院的財產保全措施,九州證券已經查封了金銀島寧夏供應鏈的股權,因為現在訴訟尚未進入執行階段,對所查封的股權暫時不能處置。同時,由於金銀島寧夏供應鏈作為金銀島網絡的子公司,並不是該資管產品的直接債務人,其擁有的資產是不能查封的。公司將結合其他可處置資產整體考慮、具體安排。

  8月22日的投資者溝通會上,金鑒較為明確地表示,瀚海計劃融資方金銀島網絡的账戶上已經只剩下400萬元,公司大部分財產都在子公司金銀島寧夏供應鏈的账上。

  但他亦表示,金銀島寧夏供應鏈原為金銀島網絡的擬掛牌/上市主體,現在面臨重組,只有等重組完畢才能完成兌付。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