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石膏先生」張錫純

張錫純(1860年-1933年),字壽甫,河北省鹽山縣張遍霧村人。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鬥。

先生之母是我近族之曾姑母,與我的祖父是姑舅兄弟,因先生乳名叫「新」,所以我們晚輩們稱他張新表爺。先生知書達理,平易近人,待人以禮,深曉大義,在我們村長幼之中影響極深,曾被我族中的長者們評為三個好外甥之一。先生和我的伯父除親屬關係,又是忘年好友,我所要談及先生之軼事,是從我的伯父和近族祖父平素談論先生時所知道的。

先生篤志醫學,「遂廣求方書,遠自農軒,近至國朝著述諸家,約共閱百餘種」。他不為陳規所限,而是有所發揮,有所創新,臨床一些疑難之證,經他治理,往往妙手回春。

張錫純在治療瘟疫、痧疹、寒溫等實熱證時擅用石膏,或「無論為內傷、外感,凡遇險證,皆煎一大劑分多次服下」,「恆有令人獲意外之效。」張錫純視「石膏為寒溫實熱證之金丹」、「為寒溫第一要葯」、「為救顛扶危之大葯」、為「退外感實熱,誠為有一無二之良藥」、「為藥品中第一良藥,真有起死回生之功」。

他的朋友趙某之妻「年近六旬而得溫病,脈數而洪實,舌苔黃而乾,聞葯氣即嘔吐。先生單用石膏末六兩,煎清湯一大碗,恐其嘔吐」,囑其「一次溫服一口,盡劑而愈」,如此病例,不勝枚舉。先生臨證用石膏,輕則兩許,重則數兩,而每獲捷效,故鄉中有「石膏先生」之稱。是時,我族中的龍章曾祖父之藥房,平素多貯備石膏。龍章翁雲:張新外甥(張錫純)乃「石膏先生」,不備足石膏,如何疏方用藥治病?

我近族祖父思曾翁,弱冠之年體多病,時年正值瘟疫流行,不慎而染瘧疾。是證間日一發,證見口乾、舌燥、表裡俱熱,甚時體若燔炭,張錫純投以大劑白虎湯(石膏為其中一重要成分)加柴胡而愈。愈後問他,是證為何投以白虎湯?張錫純雲,「症系邪在少陽,而陽明熱盛,此乃瘧而兼溫之瘧也,非大劑白虎湯清之,弗能湊效也。」

張錫純於1923年因醫療糾紛案不得已關閉「立達醫院」而返回故裡,常來仁村小住,講《內經》、析《傷寒》、探奧旨,揭精蘊,談言微中,妙趣橫生。每談臨證,多論及石膏在內傷、外感、諸多危重證中的變通運用。先生曾雲:「愚臨證四十餘年,重用生石膏治癒之證當以數千計。有一證用數斤者,有一證而用至十餘斤者,其人病癒之後飲食有加,毫無寒胃之弊。」雖然張錫純的「石膏先生」之綽號來源已無從考究了,故裡至今尚有人稱謂其「石膏先生」。

歷史記載了這位對中醫藥事業有著卓越貢獻的一代大師,然隨著歲月之流逝,「石膏先生」這個美名及這段軼事將被湮沒,故撰文以志之。

本文摘自互聯網,作者劉寶恆 。由明醫公開課整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