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暗下硬功夫

內容來源:本文為天地出版社出版書籍《硬功夫:助你精進的八大硬核技能》讀書筆記,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出版社授權發布。

作者簡介:崔誠靚,畢業於同濟大學,現就職於上海某城市發展谘詢研究機構,是一位為城市勾畫藍圖的規劃師。

封面設計&責編| 麗麗

第3806篇深度好文:5115 字 | 10 分鐘閱讀

讀書筆記•文化生活

本文優質度:★★口感:榴蓮披薩

筆記君說

真正厲害的人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在一些關鍵點上有著的硬功夫。

商業谘詢師、傑出的企業家、博學的大學教授、高級管理者等,他們雖然身處不同年代、不同行業,但是身上卻有著令人吃驚的相似的成功密碼。

原來,卓越也是一門有章可循的技術!掌握系統性方法,苦練硬功夫,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卓越的自己。

大成功靠時代,小成功靠自己。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暗下硬功夫,像打磨藝術品一樣塑造自我,用科學的系統方法論不斷精進!

以下,enjoy~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只有5%的比較精彩,也只有5%的比較痛苦,另外的90%都是在平淡中度過。而人都是被這5%的精彩勾引著,忍受著5%的痛苦,生活在這90%的平淡之中。”

是啊,國家有興衰,人生有起落。沒有人會永遠是聚光燈下的主角,也沒有人始終躺在生活的谷底。

一位歌手,讓他紅遍大江南北的可能只是一張專輯甚至是一首歌;

一位學者,讓他名留青史的往往只是某一項重大發現,而又會用畢生的精力把它完善;

一位企業家,哪怕只在一個領域做到世界一流水準,就足以富甲一方。

沒有必要糾結於90%的平淡,當舞台燈光聚焦在你的身上,用盡全力去表演,就足以成就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而人一生的成就,往往就是由這5%的高光時刻所定義的。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同樣適合今天這個時代。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普通是一種常態,當你看到一個人脫穎而出的時候,他早已擁有遠遠超越常人的勢能。

雖然科技給了每個人更多的機會,但是競爭卻越發激烈。要想脫穎而出,你要有真本事、硬功夫才能戰勝更多的對手。

如何在90%的平淡中鍛造硬功夫,贏得5%的精彩,又能挺過5%的苦難就成了每個人都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硬功夫一:

在未知中尋找確定性

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由於個體所掌握的信息,判斷能力及資源的不同,會對未知有著不同的判斷。如果絕大多數人都能看到的趨勢,你再投入競爭,往往就為時晚矣。

2011年,團購網站紅極一時,高峰時期有超過5000家團購網站,史稱“千團大戰”,笑到最後的也只有美團一家。

2013年,網貸平台爆發,最多的時候有2000余家平台,如今紛紛暴雷,活躍的寥寥無幾。

最近2017年的共享單車風靡一時,幾十家企業蜂擁而至,數百億資金灰飛煙滅。

事實上,在一個系統裡,往往只有處於頭部位置才能享受到高成長、高回報,這就是“頭部效應”。

當大家還沒有發現機會,或者還在猶豫徘徊的時候,你已經率先布局,成功卡位。新的領域往往並不依賴既有的經驗、規則,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一旦你選對了方向,獲得了起步期的紅利,將很快獲得成功。

大成功靠時代,小成績靠自己。掌握規律,才能放大努力。就連雷軍都感慨“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這個世界總是獎賞那些知識面寬的人,你的知識越全面,對世界的認知就越完整,便越接近於真實的狀態,對於規律的把握也就越精準。

這樣的人才能走在時代的前端,並能在這個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擁有更高的成功幾率。

硬功夫二:

在碎片信息中建立知識體系

從甲骨文,造紙術、印刷術到電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每一次信息媒介的變革都會帶來知識傳播方式、甚至是生產方式的改變。

今天我們正經歷著知識生產的去中心化,信息獲取的被動化以及學習時間的碎片化。傳統上,知識生產掌握在一小撮知識精英手裡,經權威機構發布,讓普通人接受是中心化的。

而現在在互聯網連接的每一個節點都在產生數據、創造知識、分享觀點,知識的生產來自於大家的認同,是分布式與網絡化的。

在智能手機出現前的電腦時代,大家獲取知識更多的還是通過搜索引擎去尋找,門戶網站去篩選。

而現在打開手機APP就是不斷更新的信息流,系統更是通過我們的瀏覽記錄,不斷地推薦給我們感興趣的內容。這是信息獲取的被動化。

也是因為前面知識生產的去中心化與信息獲取的被動化必然導致了我們學習時間的碎片化。

去中心化的知識產生了豐富內容的同時,也讓信息過載,篩選有價值的內容變得難上加難;

被動的接收信息推送,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手機推送的感興趣內容,點開手機,瀏覽一下就過去了半個小時。

在這種背景下,更為緊要的是構建起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形成知識閉環,把你看到的新聞,學習到的碎片知識像一塊塊磚一樣,搭建起自己的知識宮殿,為我所用,觸類旁通。

硬功夫三:

獨立思考,判斷事情的底層邏輯

19世紀的大哲學家叔本華在他的《思想隨筆》裡,曾經這樣寫道:從根本上說,只有獨立思考才是一個人真正的靈魂。

看一個人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我們通過他的眼神就能看出,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他們的眼神充滿從容和淡定。

叔本華生活於第一次工業革命之末與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初,很多理論體系還未成型,大部分人也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獲取信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沒有足夠的信息是沒辦法進行有效思考的。

鬥轉星移,世事變遷,如今的社會,信息的創造和傳播都變得異常容易,我們又面臨著甄別、判斷的難題。可無論古今,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懷有深邃的思想都很有魅力。

在飛機上,有一種所謂的“黑匣子”來記錄飛機遇到的所有情況和駕駛員的操作,這些數據會在後期用來分析駕駛員的行為提高飛行的安全性。

那麽思維高手的“黑匣子”記錄到的他們具有怎樣的思維習慣呢?

1.思考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之上的。思維高手的知識儲備是極其龐大的,但是與一般人記憶知識不同,他們更多的是去調用知識而不是記憶知識。

2.思維高手遇到問題,絕不僅僅局限在問題本身,他們有非常強大的聯想能力,將問題放在更大的系統範疇內進行思考。

3.思維高手能在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間切換自如。

4.思維高手非常善於抓住重點。

5.思維高手非常善於拆解問題,並找到合適的人去解決問題。

6.即使在壓力之下,思維高手也能保持冷靜。

7.思維高手也非常善於利用工具。

硬功夫四:

事業起航,成為人脈王

很多人一直在苦苦尋找著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仿佛一旦擁有了某項所謂核心競爭力就可以扭轉整個職業生涯形勢,升官加薪,走上人生巔峰。

與大多數人想的正相反,職場核心競爭力是幾項能力的組合,打造核心競爭力是一項長期又艱巨的任務,根本就沒有什麽一勞永逸的事情。

打造核心競爭力真的可以讓你成為公司不可替代的人嗎?可真實世界往往並非如此,甚至連公司的董事長換掉了,公司依然可以照常運轉。

越大的公司,分工越細化,流程越標準,每個人的作用越有限。

事實上,很多人在大平台工作的時間長了,誤以為平台的優勢就是個人的能力,等他們真正自己做事情才發現無處下手。

職場核心競爭力的塑造會讓你個人越來越不依賴公司,個人就是品牌,你就是自己品牌的塑造者,而不是企業越來越離不開你。

在很多公司,擁有深厚的背景確實是一項優勢,比如銀行裡可以通過個人背景邀請到一些高淨值用戶,比如很多人的晉升也是因為上面有人提攜。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

但是如果一個企業絕大部分都是憑借關係上位而不是能力,那麽這個企業的戰鬥力會持續下降。

企業和社會一樣,都需要一個相對公正的上升通道,否則中低層計程車氣無法鼓舞,企業發展動力就不足。

而這個時代本身,人才和企業就是雙向選擇的過程,你越是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對企業的依賴越低,你能選擇的工作越多。

硬功夫五:

用自律精神打造理想中的自己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極其高產,從29歲的第一本書《且聽風吟》到2017年的《刺殺騎士團長》,僅長篇小說就有14部之多。

他每天凌晨四點左右起床,不用鬧鐘,因為生物鍾自帶鬧鈴屬性,到點了就從床上彈起。

泡咖啡,吃點心,不刷社交網絡、不剪指甲、不補回籠覺也不思考人生,立即開始工作。

寫上5-6小時,到上午十點為止,每天寫十頁,每頁四百字,換算成村上用的電腦就是兩屏半。

寫好十頁了還想寫怎麽辦?不寫了,堅決不寫。寫了八頁實在寫不下去怎麽辦?逼自己寫滿十頁,像刀架在脖子上那樣。

每一次拿起筆來,並不要下很大的決心,而是作為一種日常,固定要完成的事情,把它做完而已。同樣的事情,如跑步,他跑了30多年,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總是高估自己在短期內能完成的事情,卻又低估自己在長期所能取得的成就。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至少一項堅持了十年以上的有益習慣?如果有,這個習慣在很大程度上給你帶來了非常多的收獲,如果是一項技能,那你在這一領域肯定具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多少人羨慕著別人的身材與樣貌,羨慕著別人的成功與精彩。

但是當了解到其背後付出的艱辛和近乎殘酷的自我管理後,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在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日子裡,繼續毫無意義地耗費生命。

反思一下自己,除了天賦以為,有沒有什麽後天培養的亮點呢?如果沒有,要不要嘗試在接下來的十年培養一個呢?

時間既是解藥又是毒藥,如果說時間有力量,那麽一定是因為自律才將這份力量匯集起來。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

硬功夫六:

挖掘獨屬於自己的人格魅力

據某相親網站的調查顯示,有超過60%的人表示在相親的第一次見面的頭30分鐘內直接影響了他/她決定是否要繼續走下去。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說有什麽捷徑可以走,那麽一定是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最為強烈,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1957年就提出了“首因效應”並用實驗加以證實,解釋了“第一印象”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可以說,第一印象是個人魅力的綜合體現。

個體的人格是相對穩定的,是一個人獨特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模式的集合。但是人格魅力卻是可以挖掘和鍛造的。

就以第一印象為例,當我們在社交場合第一次見面可以同時展現出力量與溫暖,並適當基於對方“社交好處”的時候就非常容易贏得對方的好感。

力量是讓人覺得你能成事,是值得信賴的、靠譜的。男性在握手時傾向於短促而有力,就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

溫暖是讓人覺得你對他們是友善無害的。溫暖是一種很充沛的情感,會個人以歸屬感和被關愛感。

而社交好處不單是指你的社會地位,個人實力。在交談中給予對方以鼓勵與肯定,分享自己獨到而深刻的見解,都能讓對方有收獲感,進而獲得好印象。

硬功夫七:

做人有溫度,做事有態度

傳統的心理學一直以研究人性的黑暗、痛苦、脆弱的一面為主,包括抑鬱症、精神分裂、創傷和痛苦等主要研究對象。

直到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開創了積極心理學派,研究如何讓生命繁盛,讓個體感知幸福,探討人生的美好之處和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條件。追求幸福變得有章可循。

要想擁有幸福的生活,我們可以采取科學的方法去衡量自己所處的狀態,保持積極的情緒態度去改變自己。

學會接納自己,處理好財富關係也是同樣重要的。

在互聯網和社交應用將所有人無比緊密連接起來的世界,我們都面臨著這個多元化世界的衝擊,只有真正的接納所有的自己,才有勇氣去擁抱整個世界。

除此以外,作者還在這一章節探討了愛情理論以及幸福婚姻的秘密,對我們的生活大有裨益。

硬功夫八:

守護好支撐自己走向遠方的精神世界

在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裡有這樣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 ”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這確實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現在也不過是短短一代人的時間。

萬元戶時代都沒有走遠,就迎來了身家幾百億美金的馬爸爸。從安徽一座縣城,坐上幾個小時的高鐵,就可以來到紙醉金迷的大上海,這短短的幾個小時仿佛穿越了半個世紀。

便捷的交通、無處不在的互聯網,讓每一個人感覺到身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

手機APP裡,每天都是商業大佬的新聞,你對他們的一舉一動的了解遠遠超過了對你的鄰居;你從一個縣城來到一線,隻用了幾個小時,但是卻感覺和他們隔了一道玻璃牆。

小一點的差距,感覺努力可以達到的,往往會激發年輕人的鬥志;大一點的差距,讓人感覺好像是一瓶香水,倒進了黃浦江,讓人擁有無力感,喪失了前進的動力。而判斷一個人是否踏實的重要標誌就是,在巨大的差距面前,他是否依然能安下心來,努力進步。

很多年輕人對成功的定義是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但生活中的成功,其實更應該是超越昨天的自己,超越原生的家庭。

越努力越幸運,當你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斷的實踐、總結、調整,時間會像朋友一般回饋於你,而每一位全力以赴的年輕人也都值得更好的生活。

浮華似夢的理想並非一蹴而就,誘人的遠方雖能激發你上路的決心,但一上路就迷失,走幾步就沒了熱情,反倒是走不遠。

在你知道目標在哪裡的時候,你更要知道為什麽去哪裡,怎樣到哪裡,還有你要選擇和誰同行。如此這般,每走一步都有充實感。

高手成就卓越人生的心智模型

用系統性方法實現質變式向上成長

強者令人崇拜,他們往往是在某些領域裡很厲害的存在。這種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長期的積累、打磨才能閃閃發光。當你看到他脫穎而出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真本事、硬功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