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其實你要懂你的心,心律失常和冠心病要早發現

心臟概述

心臟是整個血液循環中推動血液流動的泵。心臟的位置位於胸骨體和第2-6肋軟骨後方、胸椎第5-8椎體前方的胸腔中縱隔內,2/3部分居左側胸腔,1/3部分在右側。

心肌細胞生理功能

1、一類為工作細胞,包括心房肌及心室肌,胞漿內含有大量肌原纖維,因而具有收縮功能,主要起機械收縮作用。除此以外,還具有興奮性、傳導性而無自律性。

2、一類為特殊分化的心肌細胞,包括分布在竇房結、房間束與結間束、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普肯耶纖維中的一些特殊分化的心肌細胞,胞漿中沒有或很少有肌原纖維,因而無收縮功能,主要具有自律性,有自動產生節律的能力,同時具有興奮性、傳導性。

心臟的傳導系統

心臟的傳導系統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細胞組成,主要功能是產生並傳導激動,維持心臟正常的節律。心肌細胞具有興奮性、傳導性、自律性和收縮性。傳導系統包括:竇房結、結間束、房室交界區、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纖維。心臟竇房結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臟的起搏點,其後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為房室交界區、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纖維。

它出了問題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律失常。

心臟的血管:冠狀動脈

冠狀動脈解剖:營養心臟的血管稱冠狀動脈,共有左、右兩支,分別為左冠狀動脈和右冠狀動脈,冠狀動脈起源於主動脈根部的左右動脈瓦式竇內。左冠狀動脈又有兩個分支:前降支和迴旋支。

冠心病一般就事這些血管有了問題,它們堵了就叫心梗。

心臟功能分級

1、心臟功能Ⅰ級:患有心臟病,但體力活動不受限制,一般體力活動不引起過度疲乏,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為心功能代償期);

2、心功能Ⅱ級(輕度):患有心臟病,體力活動稍受限制,休息時無癥狀; 感覺舒適,但一般體力活動會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Ⅰ。心力衰竭);

3、心功能Ⅲ級(中度):患有心臟病,體力活動大受限制,休息時無癥狀,尚感舒適,但一般輕微體力活動會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Ⅱ。心力衰竭);

4、 心功能Ⅳ級(重度):患有心臟病,體力能力完全喪失,休息時仍可存在心力衰竭癥狀或心絞痛,即呼吸困難和疲乏,進行任何體力活動都會使癥狀加重。即輕微活動能使呼吸困難和疲乏加重(Ⅲ。心力衰竭)。

一些比較常見的檢查

1、心電圖,包括「常規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

此項檢查會用於對各種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檢查。可以反映心肌受損的程度和發展過程和心房、心室的功能結構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心電圖檢查並不是萬能的,有些心肌的損傷和功能的缺陷並不總能顯示出來,像是心臟彩超、心肌酶等。根據心電圖特徵,可直接作出診斷的心血管疾病有房室傳導阻滯、束支阻滯、房顫等。

2、超聲心臟圖,也常稱作心臟彩超,主要看心臟以及鄰近大血管的結構,還有心包積液。超聲心動圖在心血管疾病診斷方面僅次於心電圖而被廣泛應用。實時、直觀顯示心臟結構(心壁厚薄、心腔大小、心臟瓣膜啟閉等) 心壁運動情況(運動幅度、協調性,較準確測定心功能)輔助診斷冠心病,對於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等心肌器質性病變診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3、胸部X線片,有平片和3位片或4位片(正位,左側位,右側位,斜位),主要看心臟大小形態,象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各種原因的心臟擴大等。

4、冠狀動脈CTA與冠狀動脈造影

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它是由於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動脈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起的心臟病。 冠脈CTA在國內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技術,目前是診斷冠心病最直接、最可靠、最特異的方法。它可以直接把冠狀動脈血管顯示出來,檢測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狹窄,有無鈣化,以及狹窄的程度和部位等。

5、冠狀動脈造影: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在X線透視引導下經導管使冠狀動脈顯影,以了解冠狀動脈的走行及管腔的大小。這樣能較明確地揭示冠狀動脈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變的位置、程度與範圍,另外還可以了解冠狀動脈的血流,同時可給予相應的治療,如支架植入術等。

6、磁共振,和CT造影的作用相似,理論上更有優勢,但實際上應用較少,因為經驗相對欠缺

6,負荷試驗,包括運動平板試驗、多巴酚丁胺試驗,等,主要用於懷疑冠心病者,也用於特定的心律失常誘發。

7,核素心肌顯像,包括靜息的與負荷的,用於懷疑心肌缺血的情況 。

8,驗血的檢查,心肌酶檢查:此項檢查是心臟受影響的靈敏指標,也是心腦病,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診斷敏感指標。

對於冠心病檢查和診斷步驟和方法

1、出現心絞痛、胸悶等癥狀,基本上可以初步做出冠心病診斷。

2、測血壓、血脂或血糖等化驗 。

3、做心電圖或者Holter,監測心肌缺血規律,以及是否伴有心律失常。

4、做超聲心動圖,了解心臟結構 。

5、確診冠心病還需要做冠狀動脈CTA或者冠狀動脈造影(CAG)。

心臟病自我診斷

生活中出現下列現象時,建議做一次心臟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心臟病,從而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體力活動時有心悸、疲勞、氣急等不適,或產生呼吸困難感。

2、勞累或緊張時 ,突然出現胸骨後疼痛或胸悶壓迫感。

3、出現脈搏過速、過慢、短促或不規則。

4、熟睡或做惡夢過程中突然驚醒,感到心悸、胸悶、呼吸不暢,需要坐起來一會兒才好轉。

5、性生活時感到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

6、飽餐、寒冷、吸煙、看情節緊張的電影或電視時,感到心悸、胸悶或胸痛 。

7、在公共場所中,容易感到胸悶、呼吸不暢和空氣不夠。

8、上樓時比以前或比別人容易出現心悸和氣急 。

9、突然出現一陣心悸、頭暈、眼前發黑,有要跌倒的感覺 。

10、兒童的活動能力比同齡差,活動時感覺心悸、氣急、乏力、口唇青紫。

11、感冒後輕微勞動也感到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覺氣急 。

12、突然胸部不適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馬上要「死去」的感覺。

13、晚間睡覺枕頭低時感到呼吸困難 ,需要高枕而睡。

14、靜息時自覺心跳有異常聲音 ,或手掌握觸前胸壁心臟部位時有震顫感。

出現以上這些情況就需要到醫院就診與心內科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